学习与反思——为教师成长“补钙”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应邀参加某公司职员应聘,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员分三天三次用相同考题的试卷进行考核,朋友三次都以相同的答案相同的分值(99分)名列第一;而同来应聘的另一女孩,第一次以95分名列第二,第二次以98分名列第二,第三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与朋友并列第一。这样这位女孩被公司录取,而朋友以三次高分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公司总经理道出了原委:朋友虽三次都高分,但三次答案一模一样,公司职员不单要有才华,更应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公司之所以三次考核试卷一样,不仅仅考知识,也考反思能力。朋友听后,哑口无言。”
  看了上面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佼佼者”,几十年如一日,连续几届学生都用同一种教法,同一本教案,几乎一成不变。这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1.教师需要学习。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要想做一位让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在基层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搬现成的教案集、参考书而“编写”教案,甚至很多教师还是课后案、教后案,那些干净的优秀教案就是这样克隆出来的吧。这样的教案在教学上起不到多大作用,只是一种教书的工具,或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遮羞布”。使用这样的教案做课显然不会做出一节好课,这样的教案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设计,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学情和现状,那就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艺术。教案是具有明显独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案不仅要有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修改,还有课后补充、反思等多个环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教学艺术风格,设计的教案各不相同。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等多种理念,那么我们的教案也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因此同一教师不同情况教案设计也会不同。
  世界在不断变化、发展,教育形势也在变化、发展,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变化、发展,我们的教案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生状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等多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好教案!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通过学习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新理念与追求,在运用过程中得到彰显与落实,实践与反思,交流与探究,互动与创新。我们与课改为友,与知识为友,静下心去学习。
  教师要购买一些教育名著、课改丛书等,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每日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经常看专业刊物,专业知识经常学习,厚积薄发广博摄取。学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感教师责任之重大,时刻有职业紧迫感。“勤奋学习,不懈思考,勇于实践”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教师因此也应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教师要做到知与行统一,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广博的爱心激发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2.教师需要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之处,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反思是一个酝酿、发现、创新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应做到既从理性层面审视实践,又从实践层面揣摩、体验理论的深奥。教师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具有了理性思维的眼光,就可以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中挖掘出别人难以发现的闪光点,也就为自己的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内容。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教学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要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教师始终带着问题面对教育现象,使教师逐渐的具备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具备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就会找到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触点,其反思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加深入,反思的效果会更明显。
  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教师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自我反思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自我反思本质是一种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应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教师双重角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整合自评与他评的结果,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与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而且是一种文化,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努力;反思又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
  (作者单位:山西浑源县千佛岭中学 浑源县王庄堡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中。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冲突似乎越来越激烈,这一点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报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新闻报道形式软化、新闻报道内容的雷同昭示了新闻消费主
我在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公共新闻网》节目任制片人多年,接触过大量的民生新闻稿件,结合工作实践,整理出一些对民生新闻的思考,愿此文能对民生新闻的健康成长有所补益。
观 念  课改与高考不应是一对矛与盾    高中课程改革之所以遇到更多困难,高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招生改革小组,在2004年高中课改实验开始前推出新的改革方案,让高中课改的实验者放下“包袱”。但是,直至今日,新的高考方案仍未浮出水面。   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
由于人类活动方式与规模的加大,地球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同时全球的能源危机也在逐渐加剧.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对于居住建筑的需求也变得越
电缆附件(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是运行故障发生的主要部位,其性能是影响电缆供电的重要因素。构建基于LTE230MHz无线专网的智能配电在线预警体系,可实现对配电设施、设备的实
新课程向纵深推进了四五年,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掌握怎么样,新课程培训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带着疑惑对一所40名教师的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参加省级培
最近,上海市教委、吉林省教育厅等教育部门宣布:为淡化校际间的无序竞争,重点高中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验性示范高中。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示范高中建设中也出现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谋势在人!本刊记者@杨慧萍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
期刊
在当今新的传媒格局中,一些新兴媒体在分割着传统纸质媒体所拥有的读者市场,也在分解着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这一新形势下,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既建立在固有的权威性
1.班子会议。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行政协调活动,通过会议及时对班子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对班子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