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中的监测与处理

来源 :郧阳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中的监测与处理,并推荐一种便利安全的换血双通道。方法:对5例6人次重症新生儿溶血症实施换血治疗,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以患儿血容量的2倍进行同步换血,并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肛门温度、中心静脉压。结果:换血过程中血清电解质、血糖及血肌肝无明显变化,而随换血量的增加,中心静脉压呈升高趋势,体温呈下降趋势。结论:(1)安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可满足换血治疗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CI)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K+、Ca2+-Mg2+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测定49例CI和29例健康人的ET、Na+-K+ATPase、Ca2+-Mg2
我院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期妊娠60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为进一步明确此方法终止妊娠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现总结分析如下:
应用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由于其疗效好、简便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作为成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但131I治疗后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原发性结核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占人群的7/10万[1].重症结脑,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其后遗症多,病死率更高.本文收集了1993年1月至2000年6
花斑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生于婴儿者很少见.笔者自2000年3月~8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皮肤性病科进修期间发现并确诊二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男,8个月,
目的: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与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疗效、不良反应,为价廉的Dex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发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其死亡和致残率,必须提高对HIE的综合治疗.我院新生儿科于1997年2月~1999年2月共收治HIE 76例,均于
原发性心脏肿瘤较少见,主要为粘液瘤,好发于左心房.1991年4月~1999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9例左房粘液瘤,均病理确诊.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3例,女6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兔眼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晶体后囊混浊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新西兰白色家兔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细胞融合后用胰蛋白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