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农村新面貌逐渐显现。但随之而来,在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上也暴露出一些应引起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资金过于分散。由于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跟不上,每年拨付各村的资金多的也就是10多万元,少的1~2万元,资金使用的效果不明显。
二、资金的使用上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从调查情况看:上级拨付的资金大多用于公路工程和“改水、改厕”方面,很少有资金用于购科普书,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村民素质等。
三、观念存在“局限性”。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好路、建好房,并以此多争取国家拨款,因此在资金预算中过于集中在硬件上。
四、财务管理较乱。由于资金分布广,监管部门鞭长莫及,财务监督实际上成了一个“真空”。新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的是村民理事会管理,由村民选举产生,部分人没有财务管理知识,不会做账。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理事会没有建好账,做了账的也只是纸包账,支付的各项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大多是便笺、烟纸、市场上购买的三联单,核算上也不规范,资金用在什么上看不出。
于此,笔者建议:
1.新农村建设资金要加强计划管理。由于新农村建设还在试点阶段,各个县市要有计划申报,避免点多面广,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2.制定《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广,主要是政府投入、名人名士捐款、村民自筹等,资金如何使用,有关部门要制订一个管理办法。
3.监管切实到位。一是有关部门、乡镇要定期对理事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二是有计划地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监督,每年可选择4~6个资金量大的村进行检查,发现情况和问题及时向政府报告;三是资金使用要实行跟踪问效制度,定期报告制度。
(作者单位:宜丰县审计局)
一、资金过于分散。由于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跟不上,每年拨付各村的资金多的也就是10多万元,少的1~2万元,资金使用的效果不明显。
二、资金的使用上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从调查情况看:上级拨付的资金大多用于公路工程和“改水、改厕”方面,很少有资金用于购科普书,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村民素质等。
三、观念存在“局限性”。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好路、建好房,并以此多争取国家拨款,因此在资金预算中过于集中在硬件上。
四、财务管理较乱。由于资金分布广,监管部门鞭长莫及,财务监督实际上成了一个“真空”。新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的是村民理事会管理,由村民选举产生,部分人没有财务管理知识,不会做账。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理事会没有建好账,做了账的也只是纸包账,支付的各项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大多是便笺、烟纸、市场上购买的三联单,核算上也不规范,资金用在什么上看不出。
于此,笔者建议:
1.新农村建设资金要加强计划管理。由于新农村建设还在试点阶段,各个县市要有计划申报,避免点多面广,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2.制定《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广,主要是政府投入、名人名士捐款、村民自筹等,资金如何使用,有关部门要制订一个管理办法。
3.监管切实到位。一是有关部门、乡镇要定期对理事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二是有计划地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监督,每年可选择4~6个资金量大的村进行检查,发现情况和问题及时向政府报告;三是资金使用要实行跟踪问效制度,定期报告制度。
(作者单位:宜丰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