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综合征行腹主动脉置换3年后再发主动脉夹层一例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方综合征(MF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腹主动脉瘤是MFS的罕见症状[2,3,4,5]。该文报道了1例男性患者,22岁,3年前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入院,行腹主动脉+左侧髂动脉置换术,今再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和腹主动脉瘤。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为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研究表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奥马珠单克隆抗体是已上市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与血液中游离IgE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过敏性炎症反应,已作为一类精准靶向药物为哮喘患儿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学龄期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儿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儿童的健康状况是全社会发展的基石。儿科学是一门研究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是儿科学发展的基石。最全面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与健康状况即是每名儿童拥有生长曲线图、发育状况评估与预防接种的详细资料。
期刊
目的探讨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4~7岁儿童乳恒牙替换及其与体格生长的关系,分析恒牙发育长期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4~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6—10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7 973名儿童,其中男19 035名,女18 938名。6岁以下每6个月为1组,6~<7岁1岁为1组。现场检查乳牙脱
新生儿破伤风现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非新生儿破伤风仍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对非新生儿破伤风认识水平和警惕性差,容易误诊、漏诊。提高和维持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不同年龄人群免疫接种率,确保所有人都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规范外伤后破伤风免疫制剂的选择和使用,可有效预防非新生儿破伤风和减少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期刊
期刊
川崎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主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因冠状动脉内膜增生或血栓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栓治疗无效的患儿,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现对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现状、手术指征、桥血管选择及预后进行综述。
期刊
患儿女,5岁3月龄,因肢体无力3个月余入院,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严重酸中毒,低钾血症;双眼玻璃体混浊,角膜基质灰白混浊;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基底节区可见对称性斑片状致密影。基因检测发现患儿SLC4A4基因外显子区域存在1个c.145C>T杂合变异,与其父检测结果一致;内含子区域存在一个c.1499+1G>A杂合变异,与其母检测结果一致。患儿以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为特点,且伴有多系统病变,应注意先天
期刊
目的探讨以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为首发表现的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以HLH为首发表现的HAAA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6.0(2.7~12.7)岁。所有患儿在发病初期均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高热、肝肿大、入院前血生化提示肝功能损伤[天冬氨酸转氨酶
目的探讨BCL11B基因突变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患儿的临床、免疫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BCL11B基因突变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精细免疫分型、淋巴细胞功能检测及基因突变特点,并以"BCL11B突变""免疫缺陷49型""BCL11B mutation""immunodeficiency 49"为检索词,检索
重复刻板行为(RRB)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核心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社交、沟通、适应等技能发展和预后。目前RRB可通过药物和行为进行干预,但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由此,针对ASD患儿RRB的研究现状和干预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