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玻璃體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到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126例,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高眼压组(n=37)和非高眼壓组(n=89),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7例患者发生早期高眼压,高眼压发生率为29.37%。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高眼压与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是否行晶状体切除术、是否眼内填充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 字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OR=0.916、1.182、1.354,P=0.045、0.036、0.032)。结论: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更合理的术式,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 高眼压; 相关因素
  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Early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Tamponade/SONG J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9):066-06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of early intraocular hypertension after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tamponade.Method:The data of 1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tamponad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group(n=37) and non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group(n=89)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Pears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ocular hypertension after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tamponade.Result:37 patients with early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the incidence rate of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29.37%.Pears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patients with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were related with clinical staging,whether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whether treated with lensectomy,whether intraocular tamponade and laser light coagulation( 字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cataract surgery and intraocular tamponade is early vitreous body cutting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tamponade after the risk factors of IOP elevation(OR=0.916,1.182,1.354,P=0.045,0.036,0.032).Conclusion: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operation, selection of operation more reasonable, postoperative active monitoring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symptomatic treatment, followed up active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vitreous body resection.
  【Key words】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tamponade;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Related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Lianyungang 222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19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既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致盲的主要原因[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是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2]。但是从临床来看,受制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患者个体差异,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风险较高,影响了患者恢复质量[3]。分析PDR患者VRS术后高眼压的风险因素,有利于更好的指导PDR患者治疗,改善预后[4]。鉴于此,本文以本院收治的126例PDR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患者VRS术后高眼压发生风险,提出了预防措施,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2)经1985年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分期标准,分期4~6期;(3)行VRS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4)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术前高眼压者;(2)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者;(3)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4)手术未达到预期效果,另行其他治疗者。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42~63岁,平均(57.61±9.38)岁;分期:4期28例,5期51例,6期47例。
  1.2 方法
  1.2.1 手术及术后检查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实施。术前散瞳,球后、球周注射利多卡因5 mL。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如有晶状体混浊,应先行晶状体摘除术。切除玻璃体、体后皮质等,电凝活动性出血。平复视网膜后,行视网膜全光凝。然后使用硅油或C3F8完成填充,填充完毕后,测眼压。眼压达到手术标准后,予以抗生素、激素等抗感染处理,并包扎术眼。在住院期间,每天常规测眼压、视力、眼底检查等。观察患者是否发生高眼压。高眼压诊断标准为:在患者第一次换药后,定时测量眼压。只要任意一次眼压>25 mm Hg,即判定为高眼压[5]。
  1.2.2 危险因素筛选 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高眼压,将患者分为高眼压组和非高眼压组。根据循证医学证据[6-9],将潜在影响因素分为年龄(<65岁或≥65岁)、性别(男或女)、填充物性质(硅油或C3F8)、病变分期(4、5、6期)、激光光凝情況(全视网膜光凝或补充视网膜光凝)、眼内填充(是或否)、视网膜脱离(是或否)、晶状体切除术(是或否)等。对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本组术后发生高眼压37例,高眼压发生率为29.37%;89例未发生高眼压。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PDR患者VRS术后高眼压与临床分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密切相关( 字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见表1。
  2.2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PRD患者VRS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PDR作为糖尿病进展到一定程度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10]。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VRS联合眼内填充术成为PDR治疗的主流方案[11]。但是该方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术后容易发生青光眼、高眼压、并发性白内障、视网膜出血等并发症。其中高眼压的发生风险较高,而且危害也较为严重[12]。从各类报道来看,高眼压发生率在15%~35%[3,6,13]。本研究中共126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眼压37例,高眼压发生率为29.37%。研究结果也证实了PDR患者行VRS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风险较大。高眼压滞缓了患者术后恢复,加大了患者生理和心理双重负担。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还可能造成患者永久失明。因此,积极预防高眼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积极预防的目标,需要对PDR患者VRS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本研究中,通过Pearson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就PDR患者VRS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发生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单因素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填充物类型等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均不相关(P>0.05)。性別与高眼压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已经为文献[14-15]所证实。一般而言,除了具有明显性别特征的疾病外,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填充物类型之所以不会影响术后高眼压,这应该在于无论是硅油填充物,还是C3F8填充物,均有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并且经过了临床的广泛证实,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年龄与高眼压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多数研究认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风险更大[16-17]。本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这一点,出现这一情况,应该与个体样本选择有关。此外,本研究对年龄的划分以65岁作为界限。但是在郑通美[14]的报道中则以50岁作为界限。年龄界限的划分不同,也可能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差异。
  单因素分析结果证实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PDR患者VRS术后高眼压与临床分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PRD患者VRS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P<0.05)。从理论层面而言,病情越严重,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高。临床分期反映了患者病情严重状况,因此患者在术后也容易发生更高的高眼压风险。这提示对于临床分期越严重的患者,越要注重高眼压的预防和控制。合并视网膜脱离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视网膜脱离患者会失去脉络膜的血管供应,形成更多的血管生长因子,并加大高眼压的发生风险[16]。晶状体切除术会加大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风险。刘月仙[17]认为晶状体切除术后造成晶状体缺失,让气体和硅油更靠近虹膜,会发生瞳孔阻滞,并引起高眼压。刘朝[18]的研究则表明眼内填充会加大高眼压发生风险,与本研究结论相一致。刘朝认为眼内填充加大了炎症反应风险,而且还可能引起诸如眼内水肿、粘连等情况。眼内水肿和粘连则又会引起高眼压。马健利等[19]则建议有眼内填充患者,可以选择放出更多填充物的方式以降低高眼压风险。相比于补充视网膜光凝,全视网膜光凝对眼部相关器官的损伤更大。同时,还会造成手术时间增长,提高了手术难度。因此,全视网膜光凝也会加大患者高眼压的发生风险。曹芬等[20]则提出了合理使用激光手术的建议,通过正确使用睫状体光凝、放置睫状体引流装置等手段,以预防高眼压。   综上所述,PDR患者VRS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既要改善手术操作技巧,把握好手术实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还要要做好术后异常情况监测,尤其是重视高分期患者的重点预防,以控制高眼压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屠颖,陈惠英.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刊,2012,47(2):73-75.
  [2]陈再洪,涂运输,许光军,等.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重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3):133-135.
  [3]许薇薇,黄一飞.玻璃体切除、眼内光凝联合眼内填充治疗睫状体解离伴玻璃体积血[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7):673-675.
  [4]郭隽,刘豪杰,付林.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5,36(12):41-43.
  [5]谷军峰,魏亚明,王兴利,等.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并发症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47(3):190-192.
  [6]熊宇,夏晓波.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处理[J].眼科,2016,25(5):357-360.
  [7]于茜,陈少军,黄小勇,等.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愈后及并发症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0):2076-2079.
  [8]赵倩,曾建军.责任制下的专人体位护理与心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J].华西医学,2014,29(7):1336-1338.
  [9]魏亚明,宋桂花,王兴利,等.广视野倒置系统下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7):719-721.
  [10]孟祥俊,周明,刘豪杰.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入术治疗牵拉性视网膜脱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85-387.
  [11]周林,姚进.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5,36(1):74-77.
  [12]梁雪梅,李婧婧,秦斌.改良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5(9):1649-1651.
  [13]许超.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J].中外医疗,2014,34(8):83-84.
  [14]郑通美.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5,14(11):161,164.
  [15]陈彬,韩宇,叶宏权,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5):428-430.
  [16]韩婧楠,万超,赵宁,等.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压升高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5):429-433.
  [17]刘月仙. 影响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因素[J]. 长春中医藥大学学报,2015,31(3):618-619.
  [18]刘朝.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10(16):63-65,68.
  [19]马健利,孙先勇.23G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J].国际眼科杂志,2012,13(11):2094-2097.
  [20]曹芬,王鲜.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J].现代醫药卫生,2016,32(15):2336-2339.
其他文献
研究了BTA,MBI,MBT等3种铜缓蚀剂在H2S环境中的缓蚀性能,采用量子化学研究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苯三唑在铜表面所形成的配合物保护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MBT抗H2S
把同类异型产品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提出了同类异型产品环境因子的2种确定方法,推导了极大似然估计和利用混合泊松分布模型的矩估计环境因子估计公式。
在国内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现代数字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具备较为广泛的技术应用范围,结合实际生产生活经验可知,在现代数字技术切实应用的情形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在管理科学化、工作岗位责任化、各项工作规程化、质量考核标准化、本底资料档案化的基础上,我省又制定了22项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监测指标,使病毒性肝炎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事故,通过加强桩基检测则会在防范和控制方面具有很强的基础作用,因而一定要积极探索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
我园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些做法陈国强一、充分认识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紧迫性应该说,幼儿教师在经过专业学校的培养后是具有了“为人师”的基本合格素质的,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桥梁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菱形挂篮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桥梁建筑建设的工作实践情况,在菱形挂
<正>尊敬的各位同道们、朋友们:您们好!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2008CSIR)将于2008年8月20-24日在北京中信国安第一城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
期刊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大背景下,如何在建筑设计时实现节能、节水、节材和节地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唯有如此,才能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排水设计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需要对住宅设施配置、户型、楼层等多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