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肌间血管瘤误诊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198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肌间血管瘤的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减少误诊的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关键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肌间血管瘤24例的治疗体会及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24例中有13例术前误诊,误诊率为54.2%.门诊获随访11个月~9年10个月,平均4年7个月.彻底切除的22例术后有1例复发;未完全切除术后2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没有再复发.随访时有5例轻微跛行或肌力下降,快步行走或奔跑时明显.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 儿童肌间血管瘤临床表现比较隐蔽,常规检查容易漏诊,应利用多种检查手段确诊,降低术前误诊率.术前明确病变范围,熟悉解剖位置,保护重要结构和肢体功能,争取彻底切除,如手术风险较大,应分次手术切除配合介入栓塞治疗。

其他文献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常引起心房内血栓及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基因层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40基因、钠通道基因、血管紧张素原
目的 探讨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漏斗胸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Nuss手术治疗CHD术后漏斗胸28例的病例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HD术后漏斗胸28例患儿行Nuss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75 min,平均(61.1±7.6)min;住院时间7~13 d,平均(9.2±1.5)d.术中出现心包积血、心脏压塞1
目的 总结小儿胃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月间行小儿胃切除术15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均手术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年10例;3年以内5例.9例行不规则胃壁病灶切除、小于50%胃体切除及毕Ⅰ式胃肠重建,术后1年期随访血色素、白蛋白以及身高体重均达到正常标准,饮食及生长发育状况良好.行胃体切除达50%以上以及采取毕Ⅱ式胃
目的调查双流县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了解双流地区糖尿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城乡间的分布,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双流县居民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
目的 评价介入栓塞对肝母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介入栓塞后经手术治疗的肝母细胞瘤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术前予介入栓塞治疗2~4个疗程后,均可手术切除,术后2周均予辅助化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肿瘤的完整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存活30例.结论 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减少肿瘤血供,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综合治疗后可提高
期刊
患儿 男,6h,足月剖宫产.出生时即被发现头顶部一红色包块(图1).体检:头顶部可见约5 cm×3 cm×3 cm暗红色肿物,隆出皮面,瘤体边缘皮肤色泽正常,质软,无明显活动度,未触及波动感.局部彩色超声:可扫及深约1.9cm实性不均质回声,内可见强回声光团,与深部未见明显相通.头颅MRI平扫:左顶部可见一类圆形以等T1、T2信号为主包块影,中心可见稍短T1、短T2信号影,病灶大小约2.4cm×3
期刊
期刊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复杂性阑尾炎100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LA组和OA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LA组有24例中转开腹手术,Trocar孔/切口感染发生率(6.1%)较OA组(11.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目的 探讨重症腹型紫癜出现外科并发症时的手术处理方法及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腹型紫癜12例的临床资料.出现的外科并发症包括:肠套叠8例,肠梗阻2例,肠穿孔2例.结果 5例肠套叠因受累肠管血供良好行手术复位;另7例均出现了肠坏死,其中4例位于回肠,1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盲部,1例出现空肠和回肠两处坏死.这7例都作了肠造瘘+延期肠吻合术.关造瘘时间为初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