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生态公益林植物多样性分析研究

来源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样线法和标准地法,调查记录植物群落物种,通过Excel 2010软件对选取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卓资县公益林不同植被型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针叶林植物物种丰富,均匀度较低,灌丛植物物种较单一,阔叶林和草原植物物种均匀度高。(2)随着林龄的增加,落叶松林和杨树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小,优势种逐渐突出,均匀度逐渐增加,白桦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多样性越来越高。(3)随着盖度变大,柠条灌丛植物物种丰富度提高,虎榛子灌丛丰富度变小,优势种越来越单一。(4)在统计的7个植物群落类型
其他文献
温州花卉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创新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流通体系不健全、综合效
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综合效益。依据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借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指标体系,以乔木林林分(小班)为研究对象,提取8个相关指标,采用权重赋值法,评价了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指数为0.73,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为“好”。(2)茂兰保护区以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好”的乔木林林分为主,面积为14041.94 hm<
文章以6个杨树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3种不同浓度盐分处理下的生根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盐分、不同处理浓度对6个品种的平均根数、最长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轻度盐碱对辽胡1号杨生根数量有促进作用,对群众杨和辽胡1号杨的根长生长有促进作用;3种盐分中NaHCO3对各品种的生根数量和最长根影响最大;6个品种中辽胡1号杨、群众杨和新疆杨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兴安岭地区顶级地带性植被阔叶红松林资源逐年锐减,因而其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小兴安岭红松的年轮与气候进行相关分析发现:1980年前红松径向生长有明显的加速趋势,1980年后红松的径向生长呈较显著下降趋势。温度是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受月最低温度的影响,红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生长季初期(4月)、上一年冬季(12、1月)以及当年生长季的初期(4月)及当年生长季(6月的)月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降水对红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明显弱于温度。红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生长季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重要基础。文章阐述了回民区森林资产价值的核算范围及方法,并对森林资源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核算,可为今后森林资产经营提供参考。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89个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管理建议,以期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自然空中课堂的教学资源,提出将教学设计资源、实验资源、媒体资源、评价资源以及学科德育资源有效整合到线下课堂的方法,旨在拓宽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
文章分析了彰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设成效,介绍了主要的经验做法,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认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广大林农的合法权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调查是掌握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就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林地变更调查情况加以阐述,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经营保护利用方针、政策的制定,编制经营方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林地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等提供技术性参考依据。
文章以大兴安岭南段白桦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针法(TDP)配合小型自动气象站的方法,对优势树种白桦的树干液流及气象因子进行了同步监测,统计分析了其夜间液流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天(6:00~19:00时)液流速率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夜间(19:00时至次日6:00时)液流速率值很小,但并不为0;夜间液流速率前半夜(0:00时之前)大于后半夜(0:00时之后);夜间液流与空气温度、饱和水气压差和风速表现出了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4、0.36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