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咏茶诗词将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与茶道文化紧密结合,更是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繁荣的代表之作。文章主要从咏茶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层面展开论述,重点分析咏茶诗词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表达,帮助读者对咏茶诗词形成更深刻的印象,深入了解咏茶诗词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咏茶诗词;诗词审美;诗词创作
作者简介:张洁薇(1980.6-),女,汉,广东湛江人,硕士,中文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至唐宋的诗词或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一、咏茶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咏茶诗词是唐宋时期诗词爱好者通过对茶的喜爱,将情感描绘在诗词中,通过咏茶逐渐延伸成对生活理想乃至于情感的感悟。咏茶诗词起源于诗人词家对于他的爱好,在唐代时期国家富庶百姓安居,在繁荣的经济体系背后文化也处于开放发展的局面,诗词歌赋随之兴起,并且唐代茶风盛行。更成为朝廷乃至于民间的流行趋势,饮茶的人增多咏茶的人更随之涌来,咏茶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宋代时期文学氛围十分浓郁,唐代咏茶文化起源后在宋代时期得到大力发展,进入到宋代时期咏茶诗词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句式。著名的诗人词家欧阳修、朱熹、陆游以及苏轼等,咏茶诗词已经超过二百余首,足以见得在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著名诗人词家的影响下,其他诗词爱好者也纷纷效仿。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以及意识形态,激发了诗词爱好者的创作灵感。茶不仅在诗词中可以比喻品格,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因此咏茶诗词更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在唐宋时期广为流传。
二、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审美特征
唐宋时期咏茶诗词在审美方面独具一格。唐代诗人词家,大部分属于浪漫主义,诗词创作中,更多的体现出了儒家思想,清廉爱民,已经成为咏茶诗词的主要审美方向。浪漫主义情怀促使下,大部分词人都追求清静淡泊的诗词意境,同时茶与禅道之间,更有屡不清的关联。将诗词中的茶道与参悟静修中的禅道紧密结合,所创作的诗词意境悠远。茶道与佛道之间的融合,是唐宋时期诗词创作的独特审美,所形成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哲学道理,更能够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调节在一起。可以总结为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审美追求为和谐,不仅表现为情感方面滴和谐,体现出诗词创作中作品主流审美中的和谐,给人一种清新淡然的审美感觉。阅读过程中并不会有过多的情感起伏,但却能够是绵绵细雨带给读者情感的滋润。唐代时期大部分诗词是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歌颂,但在繁华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免有些词人担心国家未来的发展,此时的咏茶诗词在审美追求方面表现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热烈的,另一个方向则是寂寞的。审美特征方面,咏茶诗词将茶文化融合在其中,对茶的审美更是直接体现在诗词作品中,作品风格自然别具一格。
三、咏茶诗词的艺术风格
1、茶的意识形态
咏茶诗词在艺术风格方面,与茶的意识形态如出一辙。茶叶具有独特的形态与色泽之美,单从茶的加工制作工艺中,便有着深远的意境之美。茶的制作工序追求自然淳朴,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咏茶诗词更是洗尽铅华,以一种清新淡然的词汇形式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描绘。咏茶诗词的艺术风格更追求自然,虽然在词汇上不会拥有过多繁杂的描绘,但所表露的情感并不会因此减弱。茶的清香气息也是独特的,虽然不似花香那般浓烈,但味道却清新持久。咏茶诗词所创作出的作品,也具有这方面滴艺术特征,咏茶诗词以一种清淡的艺术形态存在,在流传过程中却能够深入人心。词人将茶的意向暗喻君子的品格寫入词中,并通过联想,构建出一副以茶为背景的景象,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声情并茂,阅读便能够联想出优美的景象。
2、咏茶诗词的艺术表达
咏茶诗词在艺术表达方面追求以茶造景,茶叶袅袅的景象烘托出的情感更为自然。词人在功名场中的厌倦,通过以茶造景以茶言情,来体现出对平淡自然生活的追求。这种雅致的艺术表达手法,是咏茶诗词中独特存在的。茶不仅能够表现出一种君子的品格,也可以通过暗喻的方法来体现出词人所追求向往的生活。茶是平淡清香的,在诗词艺术表达中,茶更是一种洒脱性格的提现。提到茶人们便能够联想到居士闲然自得的生活,这是文人高尚的品格追求,也是咏茶诗词中所营造出的理想境界。咏茶诗词的艺术表达手法更为空灵,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是一种多变的艺术形式。咏茶诗词在发展中,更不断融合了其他诗词的艺术特征,使茶的品格在诗词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情感的表达控制,也更加精准,咏茶诗词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至今流传广泛。
结语:
茶是唐宋文人开展诗词创作过程中重要的灵感来源,而包含茶自身特性和唐宋文人自身审美追求与人生理想的茶诗,更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与茶文化发展史中宝贵的璀璨明珠。总之,无论是唐代文人通过咏茶诗所表现出的对禅茶一味和超脱意境的追求,还是宋代文人通过咏茶诗所表现出的以茶喻理、以茶修德和随缘自适的处世态度,都让咏茶诗实现了艺术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并让茶叶本身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与精神层面,这对于我国诗词文化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忽 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俊豪. 唐宋咏茶诗词艺术风格与审美意境浅谈[J]. 福建茶叶, 2018(1):295-296.
[2]韩启振. 传统咏茶诗词文化的大众推广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6):467-468
[3]岑晨. 宋代“咏茶”散文内涵及艺术特色评述[J]. 福建茶叶, 2018(1):296-297.
关键词:咏茶诗词;诗词审美;诗词创作
作者简介:张洁薇(1980.6-),女,汉,广东湛江人,硕士,中文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至唐宋的诗词或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一、咏茶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咏茶诗词是唐宋时期诗词爱好者通过对茶的喜爱,将情感描绘在诗词中,通过咏茶逐渐延伸成对生活理想乃至于情感的感悟。咏茶诗词起源于诗人词家对于他的爱好,在唐代时期国家富庶百姓安居,在繁荣的经济体系背后文化也处于开放发展的局面,诗词歌赋随之兴起,并且唐代茶风盛行。更成为朝廷乃至于民间的流行趋势,饮茶的人增多咏茶的人更随之涌来,咏茶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宋代时期文学氛围十分浓郁,唐代咏茶文化起源后在宋代时期得到大力发展,进入到宋代时期咏茶诗词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句式。著名的诗人词家欧阳修、朱熹、陆游以及苏轼等,咏茶诗词已经超过二百余首,足以见得在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著名诗人词家的影响下,其他诗词爱好者也纷纷效仿。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以及意识形态,激发了诗词爱好者的创作灵感。茶不仅在诗词中可以比喻品格,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因此咏茶诗词更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在唐宋时期广为流传。
二、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审美特征
唐宋时期咏茶诗词在审美方面独具一格。唐代诗人词家,大部分属于浪漫主义,诗词创作中,更多的体现出了儒家思想,清廉爱民,已经成为咏茶诗词的主要审美方向。浪漫主义情怀促使下,大部分词人都追求清静淡泊的诗词意境,同时茶与禅道之间,更有屡不清的关联。将诗词中的茶道与参悟静修中的禅道紧密结合,所创作的诗词意境悠远。茶道与佛道之间的融合,是唐宋时期诗词创作的独特审美,所形成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哲学道理,更能够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调节在一起。可以总结为唐宋时期咏茶诗词的审美追求为和谐,不仅表现为情感方面滴和谐,体现出诗词创作中作品主流审美中的和谐,给人一种清新淡然的审美感觉。阅读过程中并不会有过多的情感起伏,但却能够是绵绵细雨带给读者情感的滋润。唐代时期大部分诗词是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歌颂,但在繁华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免有些词人担心国家未来的发展,此时的咏茶诗词在审美追求方面表现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热烈的,另一个方向则是寂寞的。审美特征方面,咏茶诗词将茶文化融合在其中,对茶的审美更是直接体现在诗词作品中,作品风格自然别具一格。
三、咏茶诗词的艺术风格
1、茶的意识形态
咏茶诗词在艺术风格方面,与茶的意识形态如出一辙。茶叶具有独特的形态与色泽之美,单从茶的加工制作工艺中,便有着深远的意境之美。茶的制作工序追求自然淳朴,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咏茶诗词更是洗尽铅华,以一种清新淡然的词汇形式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描绘。咏茶诗词的艺术风格更追求自然,虽然在词汇上不会拥有过多繁杂的描绘,但所表露的情感并不会因此减弱。茶的清香气息也是独特的,虽然不似花香那般浓烈,但味道却清新持久。咏茶诗词所创作出的作品,也具有这方面滴艺术特征,咏茶诗词以一种清淡的艺术形态存在,在流传过程中却能够深入人心。词人将茶的意向暗喻君子的品格寫入词中,并通过联想,构建出一副以茶为背景的景象,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声情并茂,阅读便能够联想出优美的景象。
2、咏茶诗词的艺术表达
咏茶诗词在艺术表达方面追求以茶造景,茶叶袅袅的景象烘托出的情感更为自然。词人在功名场中的厌倦,通过以茶造景以茶言情,来体现出对平淡自然生活的追求。这种雅致的艺术表达手法,是咏茶诗词中独特存在的。茶不仅能够表现出一种君子的品格,也可以通过暗喻的方法来体现出词人所追求向往的生活。茶是平淡清香的,在诗词艺术表达中,茶更是一种洒脱性格的提现。提到茶人们便能够联想到居士闲然自得的生活,这是文人高尚的品格追求,也是咏茶诗词中所营造出的理想境界。咏茶诗词的艺术表达手法更为空灵,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是一种多变的艺术形式。咏茶诗词在发展中,更不断融合了其他诗词的艺术特征,使茶的品格在诗词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情感的表达控制,也更加精准,咏茶诗词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至今流传广泛。
结语:
茶是唐宋文人开展诗词创作过程中重要的灵感来源,而包含茶自身特性和唐宋文人自身审美追求与人生理想的茶诗,更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与茶文化发展史中宝贵的璀璨明珠。总之,无论是唐代文人通过咏茶诗所表现出的对禅茶一味和超脱意境的追求,还是宋代文人通过咏茶诗所表现出的以茶喻理、以茶修德和随缘自适的处世态度,都让咏茶诗实现了艺术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并让茶叶本身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与精神层面,这对于我国诗词文化与茶文化的协同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忽 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俊豪. 唐宋咏茶诗词艺术风格与审美意境浅谈[J]. 福建茶叶, 2018(1):295-296.
[2]韩启振. 传统咏茶诗词文化的大众推广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6):467-468
[3]岑晨. 宋代“咏茶”散文内涵及艺术特色评述[J]. 福建茶叶, 2018(1):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