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人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表皮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从幼儿包皮中分离表皮细胞,用Ⅳ型胶原纯化表皮干细胞,分别在常规(血清组)、无血清(无血清1组)和无血清但添加牛垂体提取物(无血清2组)条件下进行培养.20 d后观察比较3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克隆计数、传代计数、α6 及CD71表达情况,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CK5/8、CK10的阳性细胞百分比. 结果无血清1组与血清组细胞形态相近,均可形成43个左右克隆,可传代10次,α6briCD71dim细胞百分比为(48±6)%,(72.7±6.2)%的细胞处于G0/G1期,CK19、CK5/8、CK10表达情况与血清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清2组除细胞克隆数、CK10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前两组外(P
其他文献
为探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SPF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21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方
试验选用5周龄织金白鹅100只,随机分成5组(Ⅰ、Ⅱ、Ⅲ、Ⅳ、V组),每组20只.Ⅰ组饲喂对照日粮,对照日粮精料不添加紫花苕草粉,Ⅱ、Ⅲ、Ⅳ、V组分别饲喂用紫花苕草粉替代10%、20
结合当前严峻的兽医公共卫生形势,对《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和探索,使教学体系统一和连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实验操作技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 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
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and Hewitson)和艳婀珍蝶Actinote thaliapyrrha(Fabricius)幼虫对饥饿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初孵幼虫、2龄和4龄幼虫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在完成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的基础上
目的 调查长春市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长春市312名护士,应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
本文初步探析了滨海新区商务服务业的现状,并对滨海新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滨海新区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近期在福州江智明先生的鸟类标本收藏中发现1只1956年3月采自福建沿海的黑背信天翁Diomedea immutabilis标本,为中国鸟类新纪录.
今年11月5日是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陈世骧先生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进化分类理论家.40年前,在陈世骧先生等老一辈动物分类学家们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