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展示空间中的几何元素及构架应用日趋广泛,几何构架对展陈环境氛围的影响和提升显而易见。本人基于几何构架的美学、视觉导览、结构等诸多功能,研究它对空间形式展览氛围的影响,在满足其功能效用后,几何元素起到装饰的作用,从而达到装饰艺术与设计功能的和谐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几何构架;空间氛围;展陈道具
一、引言
随着现代设计思潮的融入,人们不仅仅停留于对传统设计的改良,因而萌生出新的设计理念。当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于是几何形态的理念诞生。最终几何构架的产生,是由几何形态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空间氛围的营造范围较广,可大致从以下几点来设计,即空间氛围设计的要求,空间氛围设计的平面划分,空间设计分割的方式和方法。
几何构架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几何构架是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的立体化。也就是一个只具有形状与大小的几何图形,不考虑其他因素,从而立体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几何构架。人们总会把几何构架当做简单的设计,但“简单”的设计中蕴藏着不简单的理念。当然,几何构架形态的演变,在空间氛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还需重新探索。本文通过“几何构架”这一切入点进行空间构造的研究,同时在特定的空间氛围中承担扩充空间,局部装饰的作用。
二、几何构架的形式分析与设计手法
2.1几何构架的形式分析
几何构架中包含了点线面体的设计元素。点线面体元素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理解错综复杂的艺术空间,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一般又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几何构架是平面图形的立体化,即从一个平面成为立体。
几何构架的形成,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几何体,也可以是简单几何体的组合。简单组合体有两种基本构成形式: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和简单几何体减去一部分而形成的体块。简单组合体要比单一几何体要有更丰富的节奏变化。
在现代设计中,人们对于几何构架的形式,思维更加广泛。由线框组成的框架也成为几何构架的形式范围。线是最基本的元素,“少即是多”成为设计思潮,多个或多种线框的组合,当组合线框到了足够大时,会使之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此时,几何框架也承担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几何构架的构成形式中,面与面的衔接是构成几何构架的基础,当多个或多种的面互相衔接时,又成为一种几何构架,小的体积则可以作为产品或装饰艺术,当体积足够大时,在空间中起着分隔作用。
2.2几何构架的设计方法
几何构架可根据其形状、大小表达不同的功能,在空间设计的方案中,采用块面组合体的方式将空间分割围合的充满视觉感,并作稍有的“退后”,使整个展览能体现出一个装饰的作用,突出展品的展陈效果。通常在一些空间中,采用三角图形、四边形为主体的一种折纸空间的视觉表达,将原有冷峻的室内增加了些设计语言。同时,几何构架的展台制作与大空间的设计风格遥相呼应,大体感中包含小体感,小体感中反应简约的设计风格。而几何构架作为在空间氛围中的营造者,装饰功能首当其冲,作为展览空间,应具有展览空间本具有的观赏功能,使观赏者一目了然空间设计的流线、观赏主题等。小型的几何构架充当空间场所的展架以及视觉聚焦中心。通过空间的结构、方柱等布局,通过一系列的分割与围合等方法将零散的空间布局统一并整体化,几何构架的造型至此也有导向的作用。
几何构架颜色的不同,会让观赏者的心理与情绪上变化。白色设计,通常被当做底色,不会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在设计师看来,白色的设计具有简约、敏感、活力的特征。白色具有增加空间亮度的功能,在原本灰暗的空间内,白色的反光增加亮度的同时,也有扩大空间的作用,在视觉上,打破了空间拥挤的布局。在现实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白色的几何构架介入其他颜色的墙面与地面后,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几何构架的作用,也成为了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色的设计中,有时也可以掺杂其他颜色,一方面可以将空间主次分类,另一方面可以将色彩种类丰富化。
材质运用也是设计中不容小视的重要方向,在设计美学中就包含有材料美,材料美不在于材料的数量多少,价值高低,而在于运用的恰当与否。不同的材质会使人有不同的感受。石材会使人觉得冷峻、硬朗,并伴随一定的尖锐感;木材会使人觉得稳重,在施工工艺中,木材的施工要比石材简易的多;板材由于其质量比较轻,相对施工工艺也更加容易,板材使人觉得空间轻盈,不沉闷。
三、空间氛围中几何构架的作用
3.1几何构架在空间氛围中的可行性分析
空间氛围的营造,需要几何构架的介入。空间氛围是我们设计的场地利用何种设计手段,营造一种我们所需要的氛围,比如:庆典中欢快的气氛,具有商业气氛的展览,或烈士陵园的庄严肃静等,空间氛围的营造目的是为了让进入该场地的人能与我们所预先设计的心理变化产生共鸣。
以校园中举行的展览活动为例,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干净、宽敞的空间氛围,让观赏者进入展览空间后有序的按照流线参观。构架空间的围合方式大致分为:封闭式分隔、半开放式分隔、象征性分隔、弹性分隔、局部分隔等。根据实际场地的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隔方式:半开放式分隔,采用透空式展柜与隔板,或用几何构架进行分隔,视线通透而不阻碍,空间之间也不乏连续性与流动性。局部分隔,即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为了减少展品间视线阻碍,从而利用高于视线的隔断来分割,因分割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不同来判断视觉强弱。象征性分隔,界面模糊,空间更加开放,空间的分割没有明确界限,视线上不受阻碍,但透过象征性区隔,在心理上仍有两个空间。采用以上三种分隔手段,将一个组合式的展览空间更加合理的利用。
综上所述,几何构架的设计节奏与空间氛围完全吻合,几何构架的形式、色彩、材质在一个沉静冷峻的氛围中,不仅丰富了设计层次,而且几何构架的数量、大小也与展陈氛围贴切。
3.2几何构架在空间氛围中的作用分析
在展示设计中,除了凸显出展览的主体之外,要注重其功能效用。通常在展览中,我们需要展示一系列展品。因此,在空间的装饰中,我们会对空间的布局上作稍有“退后”,从而体现展品的价值。比如采取面与面的衔接而构成的几何构架,其外在结构就像是“折纸”,由多个平面组成后,构成一个几何体,面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几何构架的复杂程度。
作为展陈道具的几何构架,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不与展品发生主次冲突,以免喧宾夺主。展陈道具的分类比较广泛,展台、展柜、展具等都在此范畴。展陈道具在展示设计中并非单一存在,需要與其他展示手段相结合,衬托灯光或作为展示平台等。
而实验证明,白色的板材作为几何构架的实际施工的主打材料。“白色设计”,表达纯净的理念。单一的颜色可以突出几何构架造型的多样化。白色的板材也有聚光的作用,提升明暗度的同时也使得空间在视觉中放大。几何构架的设计在形态上与空间结构紧密连接。一方面在空间中装饰空间,另一方面,几何构架也在空间中充当展陈道具。
四、结语
在空间中,几何构架体量的运用是重点。点、线、面组成的几何构架在空间中有怎样的转变方式,怎样从点的排布到线的构成再升为面的衔接,并且在实际过程中,设计的视觉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视觉中造型的美与丑,并不代表在实际空间中的美与丑,不同的空间大小对设计元素的表达就不同。白色空间的设计也使得空间变得明亮。在实际施工中,面的衔接所组成的体,可以扩大空间,而且也不会使空间显得杂乱无章。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夏镜湖.平面构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章旺.设计构成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几何构架;空间氛围;展陈道具
一、引言
随着现代设计思潮的融入,人们不仅仅停留于对传统设计的改良,因而萌生出新的设计理念。当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于是几何形态的理念诞生。最终几何构架的产生,是由几何形态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空间氛围的营造范围较广,可大致从以下几点来设计,即空间氛围设计的要求,空间氛围设计的平面划分,空间设计分割的方式和方法。
几何构架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几何构架是空间中的几何图形的立体化。也就是一个只具有形状与大小的几何图形,不考虑其他因素,从而立体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几何构架。人们总会把几何构架当做简单的设计,但“简单”的设计中蕴藏着不简单的理念。当然,几何构架形态的演变,在空间氛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还需重新探索。本文通过“几何构架”这一切入点进行空间构造的研究,同时在特定的空间氛围中承担扩充空间,局部装饰的作用。
二、几何构架的形式分析与设计手法
2.1几何构架的形式分析
几何构架中包含了点线面体的设计元素。点线面体元素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理解错综复杂的艺术空间,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一般又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几何构架是平面图形的立体化,即从一个平面成为立体。
几何构架的形成,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几何体,也可以是简单几何体的组合。简单组合体有两种基本构成形式: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和简单几何体减去一部分而形成的体块。简单组合体要比单一几何体要有更丰富的节奏变化。
在现代设计中,人们对于几何构架的形式,思维更加广泛。由线框组成的框架也成为几何构架的形式范围。线是最基本的元素,“少即是多”成为设计思潮,多个或多种线框的组合,当组合线框到了足够大时,会使之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此时,几何框架也承担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几何构架的构成形式中,面与面的衔接是构成几何构架的基础,当多个或多种的面互相衔接时,又成为一种几何构架,小的体积则可以作为产品或装饰艺术,当体积足够大时,在空间中起着分隔作用。
2.2几何构架的设计方法
几何构架可根据其形状、大小表达不同的功能,在空间设计的方案中,采用块面组合体的方式将空间分割围合的充满视觉感,并作稍有的“退后”,使整个展览能体现出一个装饰的作用,突出展品的展陈效果。通常在一些空间中,采用三角图形、四边形为主体的一种折纸空间的视觉表达,将原有冷峻的室内增加了些设计语言。同时,几何构架的展台制作与大空间的设计风格遥相呼应,大体感中包含小体感,小体感中反应简约的设计风格。而几何构架作为在空间氛围中的营造者,装饰功能首当其冲,作为展览空间,应具有展览空间本具有的观赏功能,使观赏者一目了然空间设计的流线、观赏主题等。小型的几何构架充当空间场所的展架以及视觉聚焦中心。通过空间的结构、方柱等布局,通过一系列的分割与围合等方法将零散的空间布局统一并整体化,几何构架的造型至此也有导向的作用。
几何构架颜色的不同,会让观赏者的心理与情绪上变化。白色设计,通常被当做底色,不会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在设计师看来,白色的设计具有简约、敏感、活力的特征。白色具有增加空间亮度的功能,在原本灰暗的空间内,白色的反光增加亮度的同时,也有扩大空间的作用,在视觉上,打破了空间拥挤的布局。在现实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白色的几何构架介入其他颜色的墙面与地面后,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几何构架的作用,也成为了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白色的设计中,有时也可以掺杂其他颜色,一方面可以将空间主次分类,另一方面可以将色彩种类丰富化。
材质运用也是设计中不容小视的重要方向,在设计美学中就包含有材料美,材料美不在于材料的数量多少,价值高低,而在于运用的恰当与否。不同的材质会使人有不同的感受。石材会使人觉得冷峻、硬朗,并伴随一定的尖锐感;木材会使人觉得稳重,在施工工艺中,木材的施工要比石材简易的多;板材由于其质量比较轻,相对施工工艺也更加容易,板材使人觉得空间轻盈,不沉闷。
三、空间氛围中几何构架的作用
3.1几何构架在空间氛围中的可行性分析
空间氛围的营造,需要几何构架的介入。空间氛围是我们设计的场地利用何种设计手段,营造一种我们所需要的氛围,比如:庆典中欢快的气氛,具有商业气氛的展览,或烈士陵园的庄严肃静等,空间氛围的营造目的是为了让进入该场地的人能与我们所预先设计的心理变化产生共鸣。
以校园中举行的展览活动为例,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干净、宽敞的空间氛围,让观赏者进入展览空间后有序的按照流线参观。构架空间的围合方式大致分为:封闭式分隔、半开放式分隔、象征性分隔、弹性分隔、局部分隔等。根据实际场地的状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隔方式:半开放式分隔,采用透空式展柜与隔板,或用几何构架进行分隔,视线通透而不阻碍,空间之间也不乏连续性与流动性。局部分隔,即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为了减少展品间视线阻碍,从而利用高于视线的隔断来分割,因分割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不同来判断视觉强弱。象征性分隔,界面模糊,空间更加开放,空间的分割没有明确界限,视线上不受阻碍,但透过象征性区隔,在心理上仍有两个空间。采用以上三种分隔手段,将一个组合式的展览空间更加合理的利用。
综上所述,几何构架的设计节奏与空间氛围完全吻合,几何构架的形式、色彩、材质在一个沉静冷峻的氛围中,不仅丰富了设计层次,而且几何构架的数量、大小也与展陈氛围贴切。
3.2几何构架在空间氛围中的作用分析
在展示设计中,除了凸显出展览的主体之外,要注重其功能效用。通常在展览中,我们需要展示一系列展品。因此,在空间的装饰中,我们会对空间的布局上作稍有“退后”,从而体现展品的价值。比如采取面与面的衔接而构成的几何构架,其外在结构就像是“折纸”,由多个平面组成后,构成一个几何体,面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几何构架的复杂程度。
作为展陈道具的几何构架,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不与展品发生主次冲突,以免喧宾夺主。展陈道具的分类比较广泛,展台、展柜、展具等都在此范畴。展陈道具在展示设计中并非单一存在,需要與其他展示手段相结合,衬托灯光或作为展示平台等。
而实验证明,白色的板材作为几何构架的实际施工的主打材料。“白色设计”,表达纯净的理念。单一的颜色可以突出几何构架造型的多样化。白色的板材也有聚光的作用,提升明暗度的同时也使得空间在视觉中放大。几何构架的设计在形态上与空间结构紧密连接。一方面在空间中装饰空间,另一方面,几何构架也在空间中充当展陈道具。
四、结语
在空间中,几何构架体量的运用是重点。点、线、面组成的几何构架在空间中有怎样的转变方式,怎样从点的排布到线的构成再升为面的衔接,并且在实际过程中,设计的视觉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视觉中造型的美与丑,并不代表在实际空间中的美与丑,不同的空间大小对设计元素的表达就不同。白色空间的设计也使得空间变得明亮。在实际施工中,面的衔接所组成的体,可以扩大空间,而且也不会使空间显得杂乱无章。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夏镜湖.平面构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章旺.设计构成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