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文化的储备与发掘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档案文化的建设工作,可以积极地培养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对档案文化的储备以及发掘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档案文化承载社会效应,以及档案文化储备和发掘的意义等方面。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档案文化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文化;储备;发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了发展和繁荣的景象。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档案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档案文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和具体的要求来对档案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的思想观念。
  1 档案文化承载社会效应
  1.1 档案文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档案文化就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人类所具备的档案意识,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管理高效性的档案文化。社会总体文化也属于档案文化的发展范畴。其中,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本身具有社会文化的一些共性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档案文化本身所拥有的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其中,档案文化本身的社会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档案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发展中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契合文学、艺术等方面联系密切。第二,档案文化可以在社会活动中找到原型。档案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第三,档案文化无论是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都具有一定独特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集真实性和不可替代性为一体。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服务。
  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前瞻性意义明显。档案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文明的作用,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的视野,完善其精神世界。另外,在进行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提升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部门的形象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档案文化促进社会功能的发挥
  从档案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属于国家文化事业的构成部分,档案文化本身可以作为文化资源,对档案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可以对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明确,还可以积极地发扬传统的教育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些关于档案文化的电视节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当地档案文化发展的现状来对社会功能进行优化。展现出档案文化本身的魅力,提升档案文化建设的高效性。
  2 档案文化储备的重要性
  在进行档案文化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档案文化储备是前提和基础,从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新时期的档案文化属于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彻底地离开传统的档案文化。在实际的档案文化储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依法接受和征集档案,提升档案建设工作的力度
  现如今,在档案文化储备方面上,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重要的档案资源体系,以提升档案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撑。另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应该从社会发展的现状入手,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到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延伸文化建设领域的范围,做好档案资源的政绩工作,实现全方位地覆盖。
  2.1.1 制度规范到位。建立健全档案文化资料收集、归档、接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档案资源的接收工作力度。
  2.1.2 掌握信息跟踪服务到位。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体系,全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详细掌握档案文化资源的产生、分布、发展状况,为档案资源的征集接收做足信息储备。
  2.1.3 征集接收到位。既要依法完整接收档案资源进馆,还必须采取广泛的社会征集、接受捐赠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将有关各类档案资料,诸如省域、市域、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名人录,著名文化作品、著作、剧作,繁荣文化建设的典型单位、典型人物以及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工作进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声像、电子、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档案文化资料适时接收进入本地档案馆,不断地积累、充实和丰厚档案文化底蕴。
  2.2 加大投入,确保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各级各类档案馆要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特别要优先对社会征集到的各类档案资源,进行必要的整理、编目、扫描和数字化处理,作为专题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国家档案馆建起“专题档案数据库”,力争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管理现代化、利用网络化,丰富馆藏内容,储备文化资源,以备今后传承利用,为文化再发展、更繁荣提供服务。
  3 着力发掘档案文化精品
  除了打好储备基础之外,着力档案的开发利用,使之转换成符合现实需要的文化精品力作,是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又一个关键点。
  3.1 要以增强和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本着“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档案工作由“机要型”、“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开发利用型”的转变。采取多种手段,多元探索利用档案文化资源途径,有效挖掘、开发、利用现有历史档案资源,使之转化为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文化产品。
  3.2 开发利用档案需要宽泛的合作平台,应由政府牵头,协调组织文化、档案、电影电视、传媒、文史、文联、社科联、作协、书协、美协等部门、团体及文化产业集团,搭建有效开发利用的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群策群力、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深入挖掘档案文化资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打造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尤其对已解密的重大历史事件档案资料,更应深入挖掘,以此为素材,精雕细刻,向社会推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各类文化力作,打造文化“精品”,丰富和繁荣我国的文化市场,力求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进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档案的储备和发掘等工作加强重视,这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利用率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难度较大,各项内容还不够完善,但是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开发和探索,相信,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郑金月.特色开放创新—论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J].浙江档案,2012(1).
  [2]安珊.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设[J].浙江档案,2012(5).
  [3]蒋国勇.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类型与特点[J].浙江档案,2012(8).
  [4]张爱国.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J].浙江档案,2012(8).
  [5]胡颖.档案文化服务社会大有作为[J].北京档案,2012(9).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硅沉着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硅沉着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
控制系统的建立,往往先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建立数学模型往往涉及到许多数学简化算法。控制论是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创立的一个数学理论,它最初以数学模型为理论
形式化方法在硬件、软件的设计和验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不同理论的形式化验证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对形式化验证工具定理证明系统HOL作了介绍,并结合例子说明HOL系统在硬
目的探讨通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低渗性脑48例的临床分析,观察低渗性脑病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血
摘 要:《论语》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用精炼的语言道出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及其规范,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到家庭伦理的转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孔子的孝文化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孝”;现代意义  《论语 》是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南怀瑾说到:“孔子学说与《
某基坑紧挨既有建筑,周边环境复杂,变形要求高,地质条件较差,既有建筑保护要求高。针对本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及施工条件,采用对既有建筑基础锚杆静压桩加固,基础底部再进
护理部工作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全院行政护理、业务技术管理工作。并拟定、检查、指导、督促护理质量。对护理的升、调、奖、惩及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做及时的调查研究
目的讨论患者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用B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笔者医院进行颈部浅表淋巴肿大结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将所有被选患者分别进行术
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单单是体现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上,可以说不断是任何一个学科的高等教育中,都应该适当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当今社会中各种思想相互交织作用,大学生这个特殊
目的:探讨老年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至2004年间652例〉60岁住院老年人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结果:钙化性瓣膜病的发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