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1930年代各派经济学家对于1932年江浙蚕丝业危机的原因、江南有无封建的争论以及茅盾本人对于蚕丝业的了解状况等问题的分析,切入到对于《春蚕》这一小说内涵复杂性和描述真实性的讨论之中,试图揭示茅盾如何基于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而将社会科学命题引入文学写作时所表现出的社会分析深度和艺术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