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电路设计软件的框架与实现

来源 :软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导量子电路被认为是量子计算领域最有前景的物理实现方法之一。随着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目前急需一款量子电路自动化设计软件提高设计效率、增强可靠性。介绍基于Wolfram语言的cQED软件框架与实现方案,从几何图案中提取器件的电参数,为给定的电路网络生成哈密顿量,然后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研究电路动力学。该软件还可以完成量子比特的放置与布线,将产生的图形保存为半导体物理版图,优化量子电路设计流程。
其他文献
为改善ORB特征点提取与匹配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误匹配现象,提高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精度,基于ORB-SLAM2系统框架改进误匹配剔除算法,对RGB图像中ORB特征点的提取进行优化,同时降低关键帧中ORB特征点的误匹配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误匹配剔除的SLAM算法较RANSAC算法在正确匹配点对数量和运行速度上分别提高了7%、38%。在进行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时,采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公开TUM数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采取阶段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80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量、止血用时、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粉制动器的非线性和滞后性对加载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加载精度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磁粉制动器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通过扰动观测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电磁学原理推导出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得到系统近似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ID控制、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改进的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进一步增加了系统鲁棒性。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行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为有效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结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与实际填写情况研究住院病案首页患者基本信息校验规则,基于SpringBoot等JavaWeb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住院病案首页患者基本信息质控系统。系统能够对已经采集的病案首页数据进行校验,生成校验报告,为后续的病案首页数据规范填报提供帮助,初步实现患者基本信息校验过程自动化。该系统能够辅助病案填报人员更规范地填写与整理病案,有利于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由于车联网场景特殊性对许多任务的时延要求非常高,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将服务端下沉至用户一侧,与云端相比,其具备更低的时延及更高的网络服务质量。为了减少车联网中的时延消耗、能量消耗并提高计算任务卸载成功率,设计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策略。在该策略对任务的计算消耗、通信消耗和延迟时间等数个维度进行建模,并根据任务特性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计算其卸载位置,同时借助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控制器实现对边缘服务器资源的调控并下发流表控制卸载流量走向。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提高MEC服务器任务卸载成功率的
为了无创、准确地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首次提出将超声指端动脉容积测量与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原理相结合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将超声用于指端动脉容积变化测量,可直接反映肱动脉阻断前后指端动脉容积和血流量变化。专门设计一个指套式超声传感器,提出求取多次超声回波信号的二维能量谱,并在超声探头中心频率与脉率交汇的频率区域内进行谱峰搜索的算法,极大地消除了各种干扰对测量的影响,同时提出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由t检验结果可知,该指标在两个年龄受试组中有显著差异(P=0.002),青年受试组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
为提高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需要实时监控刀具磨损状态。通过建立不同磨损量的刀具模型进行切削仿真,获得不同刀具磨损量下的切削温度。以硬质合金刀具切削316不锈钢为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传递过程、刀具磨损过程和磨损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切削仿真模型,通过改变速度、切深等切削参数,找到切削温度与刀具磨损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切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切削热主要集中于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域及刀尖区域,
常见且难以避免的多余物是航天电子设备的质量隐患,基于微粒碰撞噪声检测采集到的试验信号受强背景噪声干扰,难以直接识别出多余物。为此,引入集成噪声重构经验模式分解(ENEMD),利用原信号的固有噪声分量,实现降噪和多余物特征的精确提取,并以峭度指标判别多余物的存在性,最后结合LabVIEW开发了一种多余物自动检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航天设备中存在的多余物,避免人为误判。
目的: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8月-2020年1月收治脑胶质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脑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36例,少枝细胞瘤18例,混合胶质瘤6例。通过CT平扫,星形细胞瘤、少枝细胞瘤、混合胶质瘤的敏感度分别为86.11%(31/36)、83.33%(15/18)、66.67%(4/6),特异度分别为77.78%(28/36)、77.78%(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