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规划解读

来源 :科技与经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香港为例,从其城市概括说起,再详细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空间形态变化。还将香港中环作为特色街区,分时间段对各阶段的发展和标志性建筑物分别介绍。最后,企图从香港城市的规划与空间形态中,对我们的城市规划有些启迪作用。
  [关键字]:城市规划; 空间形态; 香港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45-02
  
  前言:
  
  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在鸦片战争时期,被割给英国。到了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香港的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之后,香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较下,香港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地方。对于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城市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1. 城市概括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交通、金融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东侧,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距广州市中心约140KM。香港主要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包括了230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066。53KM2。现有人口600多万,98%以上属于中国国籍。香港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89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2. 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结构发展历程
  
  香港当局和政府历来重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其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发展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香港特殊的发展历史,客观上导致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2.1 初步发展阶段
  1841年英国人强占了香港岛,并对香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他们开发香港的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城"。香港开埠时期正值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深刻地刻下了英国殖民文化的烙印,并对香港后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缓慢发展期
  这一阶段是指从1930年到1946年,此时香港被卷入国际经济政治旋涡,直接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最终,多元国际时代取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由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转变成国际风格的高层新建筑。1935年建成的汇丰银行成为香港城市天际线变化的突出标志,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3 高度发展阶段
  从1970年到1997年,由于香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导致香港城市形态发生巨变,形成高度集约化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建筑形态高层化;建筑功能复杂化;建筑风格个性化;城市天际线体现大尺度、高密度、多层次的特点。
  2.4 全新发展阶段
  至1997年之后,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
  
  3. 典型街区分析
  
  香港中环是香港的重点街区,它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香港城市形态的变迁。如建于1886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是当时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模仿欧洲古典式,盛行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到了1935年,雄居中环的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高的大厦,成为当时香港的象征。如今,香港重重叠叠,鳞次比的座座高楼高耸入云,特别是中环一带,更是大厦毗连,飞廊交接,造型别致,各具风采。耗资50亿港币,高52层的汇丰银行大厦,巍峨雄伟,正面像巨大的火箭塔,大厦主体如待命发射、直冲云霄的巨大火箭。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设计,造型新颖的高70层的中国雁行新建大楼,如节节生高的竹子,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楼最高一节柱好象竖立的大拇指"第一"的雄姿直指蓝天。香港中环银行建筑高度和风格的变化是香港建筑高层化、风格个性化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多元化的特征。
  相关中环的街道高度比一直在急剧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人口的增长快,人口密度高,人多地少,香港当局长期以来采取"高层和高密度"的城市建设方针的结果,也是香港高度集约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最突出反映。
  香港开埠时期,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突出的"点"。20世纪40年代,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汇丰银行大厦、中国银行新建大楼等新一代建筑成为香港中环天际线中最耀眼的"点",此时的香港中环天际线是多层次的群体。政府山、总督府以及圣约翰教堂等早期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退居为香港中环天际线的背景,香港中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协调共生,进一步突出了香港城市天际线大尺度、高密度和多层次的特点。
  
  4. 结语
  
  香港面积虽然面积很小,但人口相当密集。在如此密度高的地区,建成有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景观,这对我们的城市规划有以下几方面的启迪:
  4.1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纵观香港城市的发展,促进其城市发展的动力,正是其作为自由贸易港之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之后才得以城市的发展。
  香港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客观带来了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香港国际贸易的繁荣,既带动了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2 城市规划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作用
  城市规划过程都会在城市某些地段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用以体现地方特色。在香港中环的介绍中,汇丰银行作为其标志建筑不断发展。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形成,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地区发展的需要。这一事例说明标志建筑不仅是其本身在该地作用的体现,同时也是在营造了一种城市景观,让该地具有某种标识性。
  城市规划中,设置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景观上的作用有引导作用和形成城市景观系统的关键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黎伟聪. 香港城市规期检讨[M].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l997.
  [2] 宛素春, 等. 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 王纪武, 等. 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启示[J]. 规划师, 2002. (9).
其他文献
继中小企业发展兴盛之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更高的发展模式,以某一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集群竞争替代企业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使得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具有深远的经济社会意义。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农业大省,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地处中国中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形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品种丰富。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
期刊
摘要:文章从4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8年21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根据分析结果,认为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有:产业结构与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不足、科技投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结合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一步青岛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加强现
期刊
摘要:金融具有资金筹集、分散风险、优化配置和信用约束的功能,金融支持在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反过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也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背景,研究金融支持与城市创新力的灰色关联度,金融业从业人员比例和边际资本生产率与城市创新力的灰色关联度虽大,短期贷款占比、科技贷款占比和技术改造贷款占比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度最小,是因
期刊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能源消费作为一种特定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亦是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飞跃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是粗放式的,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以1990-2010年期间内我国碳排放量和GDP变化趋势为例,如图1所示。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制定,我国产业的空间布局必定产生高度的集聚现象,可以说产业集聚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有关产业集聚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如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空间
期刊
摘要:利用Eviews软件对1991—2011年间物流成本与GDP数据取对数之后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恩格尔一格兰杰检验(AEG),估计出物流成本和GDP的数量关系式,
期刊
摘要: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虽然广为研究,但一直缺乏微观层面的数据支持。运用2005--2007年86.6万家企业数据进行分年度和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结果表明①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②企业研发投入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③将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估计模型,可以发现规模较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反而较小。因而中国企业绩效的提升,有赖于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持久度。
期刊
摘要:旨在探讨工作嵌入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结构特征和内容因素,在不同行业选择了16位曾有离职经历的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类,借鉴工作嵌入构念的现有结构模型,分析得到在中国情境下工作嵌入理论的结构和内容特征。研究发现:除社区维度外其它维度都显著存在;联系、匹配、牺牲三类依附关系也得以表现;家庭和亲属对员工离职决策的影响格外突出。
期刊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离职原因,在国内外离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调研问卷并对s公司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薪酬福利、家庭因素、培训与发展、工作条件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文章据此提出了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小型企业降低离职率、增强人员稳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据《中国经营报》调查发现:全国民营企业
期刊
[摘要]:随着环保型循环经济呼声的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的园林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建设"生态文明" 社会,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重要体现。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园林文化;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61-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