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其功能恢复起到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68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术后肩关节承重时间,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少,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肩关节的承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锁骨骨折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锁骨骨折;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74-02
  目前临床医学上针对锁骨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要提升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能力就要进行功能锻炼,因此在手术后要采取三脚巾悬吊保护的方式进行[1],特别是具有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本文主要观察分析了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身体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现将报告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受入院治疗的6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其中有42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64岁,平均年龄为42岁。导致产生锁骨骨折现象的原因包括:36例车祸,22例摔伤,其它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特征等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常规护理等临床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锁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前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例如焦虑、紧张、害怕等,因此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措施。患者的负面情绪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担心手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术后会出现的疼痛感,所以护士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具备的安全性优势等方面,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以保证患者具有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来应对手术。(2)术前常规护理。护士要妥善安排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做好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工作、静脉采血工作,注意帮助患者更衣、擦洗,以及备皮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谨遵医嘱禁止患者接触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食品,通过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后功能训练进行干预,具体措施体现如下。
  1.2.1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结束早期,护士可以引导帮助患者实施适当的床下运动,由于具备颈腕的悬吊固定条件,因此能够使患者开展屈肘、握拳等简单的动作练习,尤其注重患者的肘部与腕部的功能锻炼,例如引导患者进行腕关节的掌屈、背伸,以及肘关节的屈伸方面的活动,以保证患者在手术后身体的血液通畅,加快患者伤口消肿的速度,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肌肉运动能力,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症状。
  1.2.2术后中期功能锻炼
  手术结束的1-3天内,由于手术某些方面的因素,会引起患者伤口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会具有较明显的水肿[2],因此护士要严格嘱咐患者尽量减少肩关节的运动,以缓解伤口的疼痛。同时要维持患者的肘关节与腕关节运动,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循环,从而降低局部水肿的状况,防止出现血栓。在手术结束的第4天,患者的伤口会开始愈合,此时护士可以引导患者逐步进行肩关节的活动,例如患者可以使用健全侧的手臂托起另一侧正处于愈合期的手臂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和屈伸活动,这项活动可以持续或间断地进行,活动角度可以随着患者的愈合程度逐步提升,直到患者的骨折痊愈为止。
  1.2.3术后晚期功能锻炼
  手术结束后1周时间内,护士要引导患者进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等肌肉方面的收缩锻炼[3],3周以后护士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肘关节运动和肩关节相关的功能锻炼。当患者在进行肩关节运动时,最好结合适当的爬墙训练,使关节活动尽早恢复正常。拆线可以选择在患者手术后的10-14天内进行。
  1.2.4出院后功能锻练
  患者锁骨骨折实施固定措施后,进行前屈上举运动会对肩关节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护士可以引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爬墙运动,要根据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来进行判定,当患者在爬墙过程中肩关节出现疼痛感后稍微向下回行一段距离,并保持5分钟左右,之后再继续往上爬行,经过多次循环训练,最终保证患者的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后的肩关节承重时间,以及产生的并发症状况,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1.4统计学方法
  2 結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关节承重时间与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承重时间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1所示。
  3 讨论
  通过实际的临床护理发现,一些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内进行活动会很大机率造成骨折移位,而且患者害怕手术切口因活动引起疼痛,会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引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后早期活动,之后把逐步活动提升为主动活动。因此本次实验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在患者手术前向患者告知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通过将功能锻炼分为手术后早期、手术后中期、手术后晚期以及出院后这几阶段来进行活动,保证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关节承重时间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锁骨骨折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而且产生的并发症症状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可以提升手术的质量和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应丽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37-38.
  [2] 胡玲珠,戴吉燕.AO钛制弹性髓内钊治疗锁骨骨折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9):90-91.
  [3] 刘昌风.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J].当代护理,2010,7(3):12-13.
其他文献
期刊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大,造成的社会负担繁重.其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往往与侧凸的进展密切相关,医生的经
【关键词】结肠癌;造口术;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74-01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多学科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本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肿瘤发生骨转移患者96例,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双磷酸盐治疗,手术治疗,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结果 85名患者(88.54%)病情有所改善,持续时间至少12周,疼痛评分由原来8分降至3分以内,KPS评分由原来的40分升高到75分,骨ECT及X线等放射影像学检查,显示42名患者(43.8
期刊
[目的]通过建立臀位体位动物模型模拟宫内臀位状态研究臀位体位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双后肢捆绑维持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模仿人类宫内臀位.实验大鼠于生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有效率为77.0%;有11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5%;有9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饮食干预等诸方面对预防大肠癌的重要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 通过初“筛”出为高危人群的患者,要定期做“查”这一步。结果 接受肠镜检查的人群中,发现息肉的比例很高,80%的腺瘤性息肉为癌前病变,其中5例息肉的顶部发现癌细胞,2例为类癌。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给予各方面的指导与护理,对大肠癌的预防保健相得益彰。  【关键词】 大肠癌;预防保健;指导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