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我的启示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理论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体系完整,更是被作为指导性教育思想传播下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有远见地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标识,同时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他不仅给人们带来对音乐的享受,更体现出了音乐最为原始、自然的成分,使孩子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欣赏中的应用
  (一)直接欣赏音乐,课例1
  《金蛇狂舞》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用打击乐器响板,第二组用肢体动作,播放音乐,听到热烈奔腾的音乐,第一组敲击响板,表现越来越热闹的赛龙舟现场,听到第二主题,第二组用肢体律动随意模仿赛龙舟的动作,这种不经过准备让孩子们直接欣赏的教法,看是简单,但是它却贯彻了奥尔夫教学法中“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运用分组的活动安排、响板、动作的先后使用,声响和律动的交替等多方面的对比,体现了这首作品的三段式的结构,B、C两乐段特点、色彩的对比等,清晰的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主题,以及各主题在整首乐曲中出现的顺序,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音乐的内涵。
  (二)主动的欣赏音乐,课例2
  教师为《土耳其进行曲》设计了打击乐队伴奏谱,这里的双响筒、大鼓等能发出较强音响的乐器,读谱时用“咚”发音,用串铃能发出铃铃响声的乐器,读谱时用“铃铃”发音,用响板等适合点击的乐器,读谱时用“哒”发音。读谱,教师先读,学生领会意思后跟读,与老师一起将全谱读完。放音乐,随音乐的进行,教师逐个指点着图谱上的符号,孩子们用打击乐器按图谱分组演奏。请学生指谱,再听,奏一遍。拿掉图谱,听音乐伴奏。边欣赏,边看图谱、看指挥来演奏,这就是主动的欣赏音乐的方法。这样欣赏音乐可以让孩子更注意的听音乐。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只听不动,是很难受的,很少能自始至终十分集中地认真听完一曲,他要么不听,要么心猿意马,老师通过一个简单明了的图谱和打击乐器,把乐曲的结构明确地显示出来,教师只须稍加指点,孩子就能毫不费力地演奏起来了,这时孩子感觉到自己融入音乐,为乐曲伴奏是件开心的事。
  边欣赏边演奏,孩子一定努力让自己的演奏能与乐曲吻合,他就必须注意地聆听音乐了。在反复的演奏与聆听之中,这首乐曲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乐曲的精髓也就渗透到孩子的心里。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唱歌教学中的应用
  (一)节奏
  课例3:《小青蛙回家》歌曲结构短小,先是按节奏朗读歌词,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培养了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
  (二)表演游戏
  适合做表演游戏,又能很好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表演游戏中的童话和故事有很多,如经典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准备好人物图片、头饰等道具后,让孩子随着剧情的进展依据音乐,发挥想象,自由设计。
  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孩子根据故事和童话的内容,通过语言、动作、表演、扮演角色进行游戏。表演游戏对促进孩子的发展有特殊的作用。表演游戏可以加深孩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养成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发展;可促进孩子集体观念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他们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
  其实,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音乐,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成功的声乐演唱常离不开精湛的钢琴伴奏,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各自发挥最好的效果。钢琴伴奏的成果离不开钢琴艺术指导,它对于声乐演唱的产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就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产生的意义进行思考,浅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声乐演唱;意义  作为一门特别的的课程,钢琴艺术指导对于声乐演唱具有重要的意义。钢琴艺术指导并不是单一的教学指导课程,它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西医疗法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4
目的探讨延续中医护理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
【摘要】具有浓郁的秦汉文化特色的大西北,在丧葬习俗方面,表现出了宗教与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其中的道教音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法事活动。兰州市永登县丧葬仪式里大多会用道教仪式,在仪式里用道教音乐为死者渡魂。笔者在本文主要对永登丧葬习俗以及其道教仪式音乐做了初步的浅析,对笔者今后的仪式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文章以笔者对兰州永登县丧葬习俗和丧葬音乐的田野调查资料,探索局内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及宗教信仰的感召
【摘要】美声唱法发端于意大利。在长期的美声唱法教学中,普通话语音的准确度对学习效果可造成直接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要非常注重发音,只有将这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好,美声唱法教学工作才会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在对美声唱法教学中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声唱法、普通话语音结合的关键点。  【关键词】美声唱法教学;普通话语音;重要性  美声唱法是17世纪由“阉人歌手”创造,因为具有
【摘要】古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其具有深刻影响力和顽强生命力并一直延续至今。由古琴音乐而来的琴乐文化不是简单的音乐现象,而是融合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因素发展而来的综合文化现象。北宋是我国琴乐发展历史中一个鼎盛时期,和唐代琴乐被削弱相比较,北宋重文抑武的统治方式使大批文人阶层入仕,琴乐作为文人士大夫身份的象征得到了更多关注,也使得北宋充满了浓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