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共模电压和中点电位的虚拟SVPWM策略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点箝位式(NPC)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逆变器存在中点电位波动和共模电压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可以兼顾中点电位波动抑制和降低共模电压。在分析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原理基础上通过优化基本电压矢量构成和基本矢量的作用顺序达到降低共模电压的目标;同时采用闭环控制策略,监测中点电位和中点电流流向,动态调整中矢量形式,将中点电位波动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验证改进调制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策略相较于传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母线负荷数据异常辨识方法适应性差、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母线负荷数据现状剖析异常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因子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于母线负荷异常数据辨识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母线负荷异常数据辨识方法。该方法引入因子分析将母线负荷曲线分解为表征曲线正常时序变化规律的基本分量和表征曲线数据异常或随机波动特征的随机分量;同时基于负荷曲线随机分量给出了异常数据辨识的3σ判定准则。最后,以重庆某供电公司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较现有方法更具合理性、有效性。
"削山填沟造地"等岩土工程在湿陷性黄土沟壑地区屡见不鲜,掌握填方区沉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获取的56景TerraSAR-X StripMap模式影像,利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了陕北某湿陷性黄土填方地基工程的沉降信息,并与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监测区3个水准点的沉降测量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在填方区地表以沉降为主,在挖方区地表以抬升为主,研究
以水上资源管理大数据建设为切入点,以长江航道为工作区,以三维地理空间大数据为支撑,研究通过建立长江航道高精度、动态的三维空间数据服务体系,构建开放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长江经济带安全发展提供高精度空间位置服务,推进水上资源信息深度融合应用,提升水上应急管理在宏观决策、事件推演、指挥调度等工作中的响应能力。
针对现有故障率计算模型不能同时兼顾设备运行状态和网架结构对设备故障率的影响,以及配电网的风险评估模型不能有效反映设备的实时状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故障率的配电网实时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主要故障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原有的状态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将计算准确的设备故障率代入基于健康指数的实时故障率模型中,拟合得到待定系数,根据在线监测数据计算设备在渐变性因素影响下的故障率,根据待评估配电设备所处环境突发性因素的实时强度、装备水平和网架结构水平,计算突发性潜在故障率和综合故障率。采用馈线分区的方法计算
国家速滑馆为全球首个采用CO_2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冰面约1.2万m~2,为精确控制冰面温度、厚度和稳定性等,其制冰排管的高精度安装非常重要。传统测量方法通过30%的抽查,以离散抽样检查评估排管整体情况,盲目性高且工作效率低;而采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可提取每根排管的空间位置信息,更全面、高效地检测制冷排管的安装情况。本文提出基于多靶球棱镜的三维激光作业方式,突破了在复杂施工环境下高定位
为满足配电电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需求,本文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研发了配电电缆移动GIS管理系统,解决了电缆通道要素碎片化、电缆井剖面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移动终端高精度定位等技术难题,实现了配电电缆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线路路径的快速精准定位。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本文开发的移动GIS管理系统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线路查找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配电网抢修的工作效率,
由于有砟铁路的精测工作效率与精度要求极高,常规人工测量手段精度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测量速度慢,无法满足有砟铁路的捣固进度。本文介绍了GEDO IMS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重点对其应用于有砟铁路的精测效率和精度,以及联合大机捣固作业作全面测试。
结合城市现有POI要素,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法、标注差椭圆、最近邻分析及热点分析等,将城市空间要素聚集分布情况与现行总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整体呈现出团块型聚集发展模式,POI分布密度由核心城区依次向外递减。五大不同要素类型中,休闲娱乐类呈现出一聚集核心,多中心离散的放射型分布模式。生活居住、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三者逐渐形成一核心、多中心的发展机制。金融商务类分布最为聚集紧凑,发展相对滞后
针对配电网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设备的差异性、时效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检修策略和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合理评估配电网的可靠性,从而为配电网的规划和检修安排提供依据。首先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设备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和故障率的关系曲线计算设备的故障率、可用率和不可用率;然后基于最小路法与故障枚举法,枚举配电网的可行运行方案与故障状态;最后利用设备故障率与负荷点负荷信息,计算系统整体的故障概率和故障后果,从而获得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对中国南方某地区10 kV实际电网
传统的航道测绘信息管理及融合技术应用不足,难以全面反映航道周边自然地理环境、设施设备分布及建构筑物对水上安全的影响。本文首先以大规模航道实景三维模型构建、优化与结构化处理为目标,针对航道水面实景三维模型破损、缺失问题,引入多尺度水平集影像分割方法。然后利用模型上空洞缓冲区影像自动初始化水平集模型,从而快速迭代分割得到准确的航道水域范围。最后进行水体实景三维模型重构优化与航标模型单体化提取。本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