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六韬》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兼政书。三国时,刘备在给他儿子刘禅的遗诏里说:"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这说明刘备和诸葛亮都很注重《六韬》。由于该书大部分篇幅是论述军事,因之北宋神宗政府在元丰年间将《六韬》、《孙子》、《吴子》、《尉缭子》等七部兵书合编在一起,号称"武经七书",作为考试武臣和钻研军事的必读课本。所以今天我们要是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六韬》一书也就值得一读。研究《六韬》,首先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的成书时间;一个是它的内容出处。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将有助于对它的深一步研究。现在,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其他文献
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脱水、糖原消耗、电解质丢失等生理变化。结合饮料渗透压、糖的种类和浓度对水分吸收以及不同类型糖对糖氧化速率的影响,综述了运动饮料如何有效的在运
<正>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出现,我国许多地区加快了耕地流转的进程,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一些新型的市场化流转模
<正> “自我”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兴起的“文化热”,相当突出地把研究“自我”作为重要课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对自我进行研讨,中外学者的出发点、目的、
出现在明亡之际的《西游补》虽然沿袭了神魔小说的题材,但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说将富贵功名、英雄美人等具有价值判断意味的元素统统放入了虚幻世界,对
<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于说井田制是奴隶制下的土地国有制。不少书,不少著作家,都这样表述。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第一、它说不上是什么土地国有制,第二、它的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由血小板合成并释放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磷脂酸分子。S1P和LPA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因此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和进步。就建筑市场的现状来看,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整个行业中企业素质参差不齐,而建筑工程的质量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文章从建
骆宾基的小说《北望园的春天》,在众声喧哗的叙事手法中,交织着对情感的体验、对艺术功用的探讨、对世态人情的剖析。在对“春天”意象的营造中,充分折射出作家本人的心路历
大数据的出现,不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且还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在大数据环境下对教育事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基于此,本文以数字信
中学班级文化是以班级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集体思想道德、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和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是体现班集体发展的精神载体,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组成三要素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