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模拟联合国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2月中旬,由南京市金陵中学主办的为期5天的2018汇文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简称汇文模联)有来自全国各地180余所中学的120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会议。
  汇文模联创始于2011年,以“Hold the future(把握未来)”为口号,致力于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世界公民。2016年起,从全国性模联转为国际性模联,并由每年一届改为每年在寒暑假各开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0届,全国累计有6000多人次参与。
  令人遗憾的是,笔者以“模拟联合国”并含“中学生”或“高中生”为题名检索中国知网所有期刊文献,检索到的结果为“3”。分别是《中外高中生举办中国首次模拟联合国大会》(消息报道)《美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介绍美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情况)《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发展近况研究》(虽然介绍了我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情况,但发表于2012年,未涵盖近几年来该活动的新趋势、新进展、新认识)。
  可見,学术界对当前我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结合自己对汇文模联的现场观察,与多位模拟联合国社团成员的深度访谈以及相关文献,对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的育人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中学生模拟联合国
  2005年3月,我国首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中学生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就民主、人权、粮食、健康、儿童、妇女、老龄化、艾滋病、原子能、气候变化、非殖民化、国际法和司法、海洋和海洋法、和平与安全、水等议题进行探讨。
  中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在会议主席团主持下,团队角色扮演“代表”不同国家的“外交官”,根据联合国活动的议事规则,就世界事务中的某个具体话题为本人所“代表”的国家发声,维护所“代表”国家的利益,展示所“代表”国家的形象,参与国际事务讨论,并接受“代表”其他国家的同学提问,通过演讲、辩论、磋商、协商,形成决议草案,并就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模联活动不仅使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国际知识,还培养了同学们跨文化国际交际能力、沟通谈判能力、思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基础。中学生模联活动对负责相关会务、传递意向条、为“代表”提供方便的志愿者也有积极的育人作用。
  二、如何发挥中学生模联的作用
  1.设置模联选修课
  模联选修课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有中国特色。内容应包括讲解联合国词汇表达、梳理联合国基础知识、时下国际热门话题探讨、资料查阅整理方法、分小组话题讨论、演讲技巧培训、联合国大会流程讲解与辩论技巧培训、联合国正式文书培训、批判性逻辑思维培训、演说技巧培训与辩论综合培训、“中国系统”介绍等内容。
  为了在模联活动演讲中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学生要学会利用金山词霸、有道翻译、谷歌翻译等查阅词汇;对联合国的发展历史、组织结构、主要成就及作用、历任领导等基础知识加以梳理,同时要关注联合国官方网站,及时了解联合国的最新动态。
  此外,学生还要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最近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学会利用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并掌握资料查阅整理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小组讨论话题,学会把握话题内容要点,并通过小组学习和团队协作提出解决方案;学会独立自信地进行演讲、游说、辩论和磋商。
  学生不仅要熟悉模联会议规则、流程和细节,还要掌握辩论中每个环节的专业术语;通过训练,学会规范地进行文书写作;培养思辨精神、创新思维,阐述己方观点时论证要合理、推理要严谨、表达要清晰;了解“中国系统”的运行方式。
  2.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动
  如果第一课堂由教师主导,侧重“教”,第二课堂则应以学生为主,侧重“练”, 让学生自主“实战演练”。学校可组建模联学生社团,配备指导教师,提供活动场地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开展校内模联活动,进一步进行联合国词汇与表达训练、辩论技巧训练、谈判能力训练、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文书写作训练以及其他模联综合训练。
  选拔模联活动表现优异的中学生,学校资助其参加寒暑假期间举办的全省、全国性的模联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众演讲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领导力、参政意识,并渗透妥协能力的培养。
  3.创新模联活动形式
  模联活动不只有英文会场,也要有中文会场,为英语表达能力不强的中学生参加模联活动提供方便。模联讨论的不只是国际话题,也要有国内热点话题。
  从2014年开始,汇文模联推出了“中国系统”,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模式。“中国系统”模拟我国当前政治及社会环境、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流程,着眼于教育改革、企业改革、税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时下国内热点话题,模拟扮演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业及事业单位、各阶层民众等不同类型主体,召开有中国特色的多会场会议体系,更贴近现实,更能激发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公民意识、创新思维。
  中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因此中学生模联活动应大力推动中文会场、“中国系统”发展,进一步调动广大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它是防守用的城墙。  它静静地矗立在边关。  人们在建造城墙时,不仅给了它坚硬的肉体,还给了它坚守的任务。  但那是在和平时期,它的坚守似乎变成了一个笑话,没人觉得这有什么用。  一只小鸟落在墙头,叽叽喳喳地说:“你看你,天天站在这里,跟木头一样,身上也没有什么漂亮的装饰,看我的羽毛……”  城墙沉默着。  小鸟看城墙不搭话,又说:“你没必要这么认真,偶尔偷偷懒,享受一下,反正敌人也不会打来……”
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差分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从自动到电子的发展过程。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算筹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已无法考证,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的使用就已非常普遍了。根据史书的记载,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
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淡薄,这已成为通用技术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  依据美国科勒教授ARCS动机模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学生心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在差异中不断寻求共性,而这个共性就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ARCS动机模型是针对这个共性而探索出的一种框架模型,在该模型中,注意力、相关性、
依据现阶段的技术手段,干热岩地热资源是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干热岩普遍埋藏于距地表3km至10 km的深处,温度范围在150℃至650℃。我国干热岩所储存的热能约为已探明地热资源总量的30%。  一般干热岩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地方是新火山活动区或地壳已经变薄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全球板块或构造地体的边缘。  一、如何利用干热岩地热能  通过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利用干热岩
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主办的搞笑诺贝尔奖至今已举办了29届,今年的主题为“习惯”。  本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不仅阵容强大,请到了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erome Friedman、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Rich Roberts,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环节——致敬以谦逊和幽默闻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光学之父、搞笑诺贝尔奖“扫地神僧”Roy J. Glauber。去年1
球员位置分析与科技创新看上去并没有多少关联,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  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备受关注,NBA联盟的30支球队汇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中球员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通过观看30场经典篮球比赛录像我发现,球员在自身位置上的发挥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如何让球员更科学地站位,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行业现状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迁移到新的地区,并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环境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破坏该地区生态平衡,引发生态灾难的现象。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多种。近10年来,中国相继发现了西花蓟马、Q型烟粉虱、三叶草斑潜蝇等危险物种的入侵,平均每年增加1种至2种。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本
在迪士尼乐园的游客中心有一个奇特的部门——快乐部门,虽然它只是一个下设部门,却拥有一项至高无上的权利:只要发现在迪士尼游乐场里有小朋友不开心,他们可以调动任何一个动画人物陪伴这个小朋友。那么,快乐部门是怎么来的?  一次高层会议上,所有人都为迪士尼乐园的发展献计献策,有人说应该多建设一些特色景点,有人说应该改进材料让动画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还有人说应该派遣工程师到别的乐园考察。所有人都讨论得热火朝
新式飛机概念座椅Move旨在改善中短途航班乘客的乘坐体验。它通过应用程序分析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向乘客发送消息,以便他们更舒适地乘坐航班。比如,建议乘客起身并在舱内走动以改善血液循环,或进行伸展等。乘客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座椅模式,例如“按摩”“用餐”等。
他是学理科出身的德语老师,却机缘巧合地爱上了折纸。凭着非同寻常的“纸”上功夫,他不仅登上了西班牙折纸协会杂志的封面,作品《青花瓶》《鼎》《守護天使》等更是用作中国的国礼。他就是中国现代折纸艺术家刘通。  刘通爱上折纸纯属机缘巧合。2006年,刘通被父母送去德国学习机械专业。有一天坐公交车时,他看见一对情侣正在闹别扭,女孩噘着嘴,男孩在不停地哄。刘通饶有兴趣地看着有些尴尬的男孩,甚至有些“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