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五字诀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提高,而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能力快速提高。经过十余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紧扣中学英语教学“趣”“基”“杂”“巧”和“测”五个字,将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一、 “趣”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方面,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小幽默、谜语等导入听力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结合动作、表情,以及现代化的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等直观性教学媒体进行听力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2.创设情境,引发听力兴趣
  在听力练习之前,教师创设与训练内容相关的情境并提出有关问题,如天气问题、劝告和建议、禁止和警告、约会、传递信息、看病、购物等等。通常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效果。
  3.动手操作,提高听力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易于提高兴趣,有利于理解知识。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把听与操作结合起来。
  4.优化训练,增添听力兴趣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训练时要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训练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训练模式,保持训练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二、“基”
  扎实的语言知识是听懂英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等四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教师要特别重视语音知识的教学。一是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二是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指导学生准确发出元音和辅音,总结发元音、辅音相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训练学生适应强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语音规律,训练学生分辨句群、意群、辨听前后缀的能力等等,从而提高学生辨音能力和对句意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一方面,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充分激发学生探寻单词间联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掌握词汇的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语义障碍,增强学生的语义能力。语义是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的内在含义。
  三、“杂”
  开展学生英语听力训练“量”要够,“时间”要足。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材料都可以让学生听,听力练习的时间、途径、形式都要“杂”,要丰富,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听力训练氛围,使学生在“无意识”的训练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英语听力水平。
  四、 “巧”
  1.听前准备要“巧”
  在做听力训练之前,引导学生做深呼吸或闭目片刻来稳定情绪。当录音开始播放时,学生就能马上集中精力,进入状态。
  2.浏览答题要“巧”
  在播放录音前,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听力材料,借助图例标题或问题的选项,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的内容。
  3.听记形式要“巧”
  做听力训练时,引导学生做到脑记和笔记相结合,这样会记得更牢。
  五、“测”
  1.新生入学摸底测试
  教师应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教学计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随堂测试
  教师在教完一个或相关的几个单元之后,进行一个小型测验,主要是为了总结归纳教学要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
  3.期中期末测试
  在学期中间和学期末了,教师应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测试,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各种听力技能统一运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职工子弟学校)
  责任编辑:黄婉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