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倡算法多样化,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把握好算法多样化感到困惑。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 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
  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要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智力水平不同,导致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时有所不同,因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多种多样的算法。如我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例1“23-7”时,课本上只介绍一种方法,而我让学生操作小棒后共得出四种算法:
  (1)一根一根地减,即23-1-1-1-1-1-1-1=16。
  (2)23- 7 = (13+10)-7=13+(10-7)=16
  (3)23 -7 =23-(3+4)=(23-3)-4= 16
  (4)23 -7 =(10+13)-7=10+(13-7)= 16
  在以上四种算法中,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能想出二至四种算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只能想出简单的一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定于课本上的答案,这样容易框死学生的思维。但也不能任由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想出或拼出没有思考价值的算法。
  其实,算法多样化是群体算法的多样化,而不是个体算法的多样化,有的教师对此有认识误区。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54+35”时,先让学生尝试计算以得出尽可能多的算法,在全班学生得出5种以上算法之后,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这些算法。像这样的教学就违背了算法多样化的实质。在教学中,我们完全不必强求每位学生都掌握多种算法。
  二、 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
  我们把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的算法称为“原始算法”, 这种“原始算法”在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和层次性。在学生众多的算法中,有的是高层次思维的算法,有的则是低层次思维的算法,有的是为了迎合教师拼凑出来的根本没有思考价值的算法。像后两种算法就应该进行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质疑、辩论中促使低层次思维向高层次思维发展,真正达到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76-19”的过程中,在全班交流环节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这样算的:76-10=66,66-9=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
  生2: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算76-10=66,再算66-9=57。
  师: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这样算的:76-20=56,56
  +1=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了?请解释一下。
  生4: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算76-20,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
  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
  生5: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
  师:谁来解释一下?
  生6 :比如买东西是花了19元,付20元是多付了1元,所以要找回他1元。
  师:说得真有道理!还有小朋友想说说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7: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
  师:答案是对的,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8:比较难,不方便。
  生9:一会儿加,一会儿减,容易弄错。
  师:这个方法大家发现不太方便,那么就放到旁边……
  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了自己的方法,而且在引导学生相互间的理解上作了铺垫;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了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他们的优化意识;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便于建构优化多种算法的理念。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同伴交流的方法提出疑问、进行补充或集体评价,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达到相互的理解,教师用“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不同的方法,虽然它们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教师用“他的方法方便吗?”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比较,并且将不合理、不简便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不显眼处,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通过不断地比较,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得以闪现和碰撞,自我认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 “优化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1. 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优化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哪种算法比较好”以及“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得出,教师不能干预,不能包办代替,要把优化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优化算法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合作意识、评价能力等。
  2. 优化算法并不是统一于一种算法。优化算法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意见,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选择结果。对于学生而言,究竟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教师不能把优化算法统一于一种算法。
  3 . 要在优化算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让学生在优化算法的过程中掌握“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方法,因为这种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处,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责编林剑)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高中教改内容出发,阐述了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为化学相关专业大一学生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可对中学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提高,也为后续化学基础课乃至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美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石。自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以贸易逆差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强征进口关税,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整体性的课堂教学改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案例教学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并且发展十分迅速。本文根据独立学院本科学生的特点,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
倦怠的生理表现症状为疲乏困倦,心理表现则是常常提不起精神做事,对新生事物不再感兴趣,工作不再能带来激情、满足和愉快。当工作遇到障碍,停滞不前,心理处于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由于有新鲜感,教学积极性往往较高;但这一行干久了,有些教师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繁琐的工作带来的压力、单调乏味的重复劳动导致的厌倦感,以及许多非人力、非主观努力能够控制的结果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