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在影片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既能提高影片的艺和性,又可以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从而更好的阐释导演的美妙簧排。
  [关键词]电影 音乐作用
  
  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加强影片的戏剧性以及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音乐的指向性作用
  
  纵观欧美各国的影片,利用歌剧的音乐魅力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手法早已屡见不鲜,那一个个精彩的视听段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在一九八七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八项提名奖的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就是其中一例,这部由美国导演拍摄的英国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出身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露茜,走出传统束缚与劳动人民乔治的爱情故事。也许是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初次相识在意大利最古老、最具历史性的都市佛罗伦萨。影片刚开始就使用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那首著名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采用意大利歌剧来做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题曲,显得尤为生动而贴切。影片选用了新西兰女高音歌唱家卡娜娃与英国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演唱版本,这个演唱版本具有浓郁的田园气息,使影片开始就充满了甜密的、唯美的、浪漫的基调,奠定了影片艺术手段的发展方向。
  
  二、音乐的渲染作用
  
  音乐的渲染作用主要是指电影音乐渲染气氛的作用,也就是电影音乐可以为影片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增强听觉感受,通过听觉这种手段为影片部分或整体的创造某种气氛,借助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画面形象更加生动。
  随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故事的深入,意大利的邂逅让露茜和乔治的这段情缘蔓延到了伦敦,夏洛特在火车站巧遇乔洽,因为她极力反对乔治追求露茜和乔治的爱情。影片通过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电影镜头转换,画面出现了夏洛特坐着马车在小路上前行,乔治骑着自行车在后面紧随。随着两个画面的交替转回,音乐出现了跳跃性、诙谐性的旋律,从音乐中表现出了对夏洛特的极力嘲笑。例如另一组镜头,乔治和露茜姐弟在草地上打球,塞西尔在读小说,音乐以双簧管和大管的交替演奏出现,双簧管音乐表现乔治他们充满朝气的青春活力和热情,以大管的低沉和诙谐来表现塞西尔的迂腐和极度空虚的不可取向。转换镜头,乔治搬家,画面出现露茜的焦急和不安,这时音乐进入,背景音乐如唱赞美诗般的圣洁,仿佛是露茜的单纯、美好的心灵写照。综上,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巧妙的衬托与渲染作用。
  
  三、剧情的推进作用
  
  电影音乐对观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到观众的内心。使人立刻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反映,这种心理反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加强影片的节奏。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电影中有一组在意大利郊游的镜头,露茜在山坡上行走时,音乐引用了卡娜娃演唱的另一首歌剧咏叹调《多营塔做了一个什么没梦》,这首咏叹调出自普契尼的另一部歌剧《燕子》。这部歌剧描写了发生在巴黎两个地位有别的男女之间爱情故事,这刚好切合了影片中的情景。这段咏叹调适时响起,优美舒缓的旋律再配上画面的恰当运用,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很好的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初恋感觉,用音乐间接描述出乔治和露西的情感转变,形成影片中人物的情感高潮,这样就可省略掉影片大段的陈述,音乐在时空中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四、音乐的完整性作用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另一组镜头,佛罗伦萨的蜜月。乔治和露茜他们又回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这个充满激情和爱的城市,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这时又再次响起,表现两人的爱情在这段音乐中得到升华。音乐使片首和片尾相呼应,剧情在头尾的结合趋于完美,从而形成了电影的完整性。
  综上,电影音乐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电影的指向作用,通过音乐烘托、渲染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促进电影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而表达影片丰富的内涵。
其他文献
[摘要]《时尚女魔头》堪称经典时尚品牌的集合体,作为当今社会普遍的消费经济现象,时尚具有经济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双重内涵。人们消费的是时尚产品的符号价值,同时这种消费行为包含了个性和社会性的复杂关系。解构当下时尚消费品的视觉元素,具有民族的、高科技的、嘻哈的、可爱的、运动的多元化特征。不断更迭的时尚产品导致资源浪费,消费者需要以理性的姿态看待时尚。  [关键词]时尚 产品 消费 视觉元素    2
制作后  调整夜景图像,先要处理好高反差影调的问题,再渲染图像的色调。《冰川圣景耀冰湖》拍摄于斯洛文尼亚西北部冰川湖-布莱德湖,湖畔密林浓翠、湖面映出倒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偶有教堂钟声飘过,沁人心扉,洗涤心灵。分析这张图像,应该以大面积的冷色调来烘托湖岛上圣玛利亚古教堂的灯光,弱化并柔化天空营造层次感;以灯光的暖色调和背景的冷色调产生冷暖对比,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STEP1  在Camer
摘要 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因此,对文学欣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极大的实际意义。把握好文学欣赏与文学活动的关系、文学欣赏对象的生成及界定、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文学欣赏文学活动欣赏对象心理过程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的精神道德内质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衍变,在种种环境因素的急剧冲击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金婚》从婚变中折射出现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变化及现代影视剧的道德指向。  关键词 《金婚》 婚变 道德    最近电视剧《金婚》热播大江南北,收视率不断增高,该剧在全国各地播出时,都创下了当地少有的高收视率。它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却能以细腻的家庭生活和人的真实情感
[摘要]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脉络,阐述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钢琴作品对各种民族乐器的模仿,有利于训练弹奏出丰富多彩的音质和音色,融会贯通中西方不同时代、风格以及演奏技术,感受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影视作品中音乐成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中国 钢琴作品 影视音乐 教学    近年来无论从“悠悠中国情——周广仁师生中国钢琴
摘要 《集结号》作为一部具有主旋律意义的商业战争片,对中国传统战争片和好莱坞现代商业战争片的叙事手法作了借鉴和突破:在线性结构中进行时空回叙,在多视点中进行时空穿越,在战争与和平两极碰撞中彰显风格。从而为中国电影的主流、商业、大众、精英话语的缝合变奏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 《集结号》叙事结构 时间 视点 风格    杨义认为中国“叙事学的要点就是把握三把尺子:一把尺子是结构,一把尺子
[摘要]影片《人在纽约》是香港导演关锦鹏继《胭脂扣》之后对其女性主义电影的进一步探索。导演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三位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完成了奠定其女性主义电影巅峰之作《阮玲玉》之前的重要作品,在其影视创作中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锦鹏《人在纽约》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一、自我与性别身份    关锦鹏,作为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位重要导演,与徐克,许鞍
[摘要]数字视频技术的普遍运用,不仅大大丰富了电视广告作品在视觉上的表现力,而且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现代电视广告正在进入一个艺术与技术互相交融的全新时代。数字视频技术的高度发展,无疑给现代电视广告创意插上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它与创意的结合表现为三个层次:(1)帮助电视广告创意实现视觉化转型;(2)结合广告创意使枯燥的产品信息变得独特而生动,具有吸引力;(3)对广告产中所定会的对象的品质或特性进行
[摘要]林黛玉和简爱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都以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对命运的抗争而为人们所称颂。虽然她们各自爱情结局大相径庭,但从精神而言,刀子们都是胜利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探究 自我意识 抗争 文化背景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简爱》中的简爱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都以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对命运的抗争而为人们所称
[摘要]现实考察已经证明在父亲缺位家庭中成长的女性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负面结果j如:过分害羞,自暴自弃,以及感情冷漠等等。本文主要以史帝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蓝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父亲缺位到底如何影响女性性格的形成,进而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关键词]癔症 父亲缺位 父亲的律    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说“我写作最大的乐趣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展现人们的性格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