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培育 统筹资源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力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江苏省涟水县农广校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重点在学员遴选、资源整合、服务延伸、政策扶持等四个方面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近200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全面调查,遴选学员,做到“三个精准”
  摸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基本情况,是做好培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一是培训对象统计精准。由县农广校牵头,统一布置、县乡村联动,利用冬春农闲季节进村入户开展农业从业人员调查统计。初步摸清全县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培育对象信息库,入库学员1万余名。二是培训需求了解精准。对培育对象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对培训意愿、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进行调查。把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和真正有培训需求的农民纳入到培训中,提高了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培训人员分类精准。对培育对象,分类型、分层次、分产业进行精准培训。将经营规模较大、求知欲强的青年农民选送参加部级生产经营型及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进行深造;将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型人员列入省级培训班,从素质、技术、技能、营销、管理等方面系统安排培训;对规模较小、以提供劳务技能为主的从业人员安排专业技能型及地方培训计划,侧重对实用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
  二、统筹资源,合力推进,把握“三个关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农广校作为牵头部门,积极统筹其他资源,充分发挥其他部门作用,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是利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涉农高校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农广校与相关院校进行对接,签订合作培训协议,组织学员到相关院校进行集中培训。学校组织8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和6名青年农场主分别到淮安生物工程学院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系统培训,今年又选送69名种植大户到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深造,同时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涟水县为学员授课。二是发挥相关部门组织资源优势。与县委组织部、农工办、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合作,分别开设以大学生村官、家庭农场主、农村妇女骨干、青年农民等为主要培训对象的专题培训班,发挥各部门的组织优势,共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与县农委的各业务站所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育方案,分产业开展分类培育。同时将本县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技术骨干和农经管理部门的技术干部等纳入讲师团和指导服务团队。三是吸引社会资源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注重与农科教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合作,依托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培训设施条件较好、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按照“特色化、规模化、科技化、园区化、标准化、组织化”的标准和“有阵地、有规模、有设施、有科技、有制度、有教师、有牌子”的要求,在全县选择15家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能满足培训需求的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和龙头企业等建立实训课堂。实行挂牌及动态管理,每年审评一次,末位淘汰、滚动管理。
  三、创新思维,提升水平,延伸“三项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创建服务平台,为学员提供延伸拓展服务。一是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开展信息延伸服务。以打造新型职业农民之家为宗旨,由农广校牵头成立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吸纳会员200余人。协会通过农产品产销会、对接农业项目权威发布等一系列活动,为会员提供最快捷、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对学员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做到实地指导有协议、有内容、有场景、有评价。二是创新“金融帮办”,做好资金延伸服务。培训班专门安排农村金融讲座,举办“金融帮办”活动,进行“银农对接”“银社对接”“银企对接”,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仅邮储银行涟水支行近三年就对近500名学员发放贷款近5000万元。三是对接学历教育,做好学历延伸服务。对参加培训的大户学员,动员参加涉农中专学历教育,以专项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创业教育为辅助,以后续培训和服务项目为补充,实现中职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有效衔接。几年来,共有1243名学员进入农广校涉农中专学习,占受训学员的10%。
  四、规范管理,政策助推,形成“三个明确”
  近年来,全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若干政策意见(试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2015年以来共有87人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标准。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规模、收入、学历等条件,按初、中、高分别制定认定标准。如稻麦等农作物按初、中、高面积分别为50亩、100亩、200亩,纯收入分别达到当地人均年纯收入的2、4、6倍,同时对带动农户发展、学历层次、品牌认证等提出相关要求。二是明确认定程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县级认定、农委公示的程序开展认定,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作为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的有效凭证,同时,每年还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复审一次。三是明确扶持政策。主要通过整合涉农项目优先支持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保险优惠等降低生产成本,项目资金扶持创业、结对帮扶指导提高等措施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政策扶持。
  几年来,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些成效,培植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统计,学员创办、领办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占90%以上;土地流转规模总额40万亩,其中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规模占总额的25%。同时,也提升了农广校培育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民要培训、培训找农广”的良好格局。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涟水县分校
  黄维勤 左 利 谢同建
其他文献
领略苗族风情最佳处,非贵州黔东南莫属。一路而来,群山列翠,一峰又一峰。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老老少少跳起芦笙舞,欢声笑语,歌舞相伴。玩得尽兴,还需美味,到了黔东南,不吃酸汤鱼,算得上一大遗憾。  关于吃鱼,种类很多:清蒸煎煮;糖醋蒜溜;辣红白汤……吃法也多样。而黔东南人却最爱酸汤鱼,这是当地极品之美味,当地民间便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为证。“捞窜”是黔东南本地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泰州市现有农广校5所(其中市级分校1所,县级分校4所),共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20人),大专以上学历兼职教师2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01人,中级职称167人)。近几年来,泰
青年是最富有活力的创业力量。近年来,上海市郊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农业经营者,他们运用农业新技术、经营新模式、“互联网 ”等新手段,开创出一片现代都市农业的新天地。在全国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下,2015年6月,上海市启动了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从这个群体中,遴选了120名学员,开展为期三年的培育指导、创业孵化与跟踪服务,着力培养一批创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带动
皤滩位于仙居中部的永安溪畔的河谷平原上,拥有悠久的历史。约从唐光化年间开始,由于水路便利,皤滩渡口形成了不定期的集市。宋元时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皤滩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始发挥作用,民间埠头纷纷建成,人们沿溪择地建房,龙形古街初具规模。此后八方商贾集聚古街,皤滩商埠迅速扩张。由于以盐业为主的商业鼎盛,皤滩的龙形古街渐次建成。古街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衰。自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起,长达14年的旱灾
在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人们将时尚搅动得五彩缤纷。随着时光的流淌,有些时尚也可以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经典。他们在历史的静谧打磨中似乎获得了一种凝固的永恒,当年人们的艳羡已经成为一种久久的眷恋。那些土、石、竹、草、色、油、绸、线、核……原来可以有如此的妙用。    《红楼梦》中,薛蟠把在苏州捏的自己的泥像带到了大观园,引得大观园里的小姐仆人争相观看——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
截至目前,山东省全省推进99个县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山东省农广校体系始终发挥主渠道作用,承担着整个培训工作的设计和指导。底数清,方向明。从试点工作开展伊始,特别注重以县域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农民自身素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制定了“分开层次、满足需求、创新模式、保障效果”的培训总体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推进,职业
近年来,泰州市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个,全市认定、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超8000家,经营土地总面积20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58%以上,其中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约占
中央档案馆收藏毛泽东文稿全宗共有档案47381件,其中文稿部分有25068件,时间跨度是从1912年到1976年。  《国内问题要注意》是毛泽东最后一篇文稿,这是一张字条。这样的字条,在中央档案馆藏有200多张。1974年,毛泽东得了白内障,视力不好,字迹模糊,有的都叠在一起了,所以很难看清楚。毛泽东在1976年4月30日写的三项指示“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照過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
1  鹰国约克郡的一座小山下,住着一个叫汤米的男孩,他是学校天文爱好组的成员,对外太空的一切怀有强烈兴趣。他经常在自家的后院通过望远镜看天上神秘的星星。  这天,汤米的妈妈去米国参加桃乐丝姨妈的婚礼了,现在是邻居格林太太在监护他。吃完晚饭后,格林太太回家熨衣服了,汤米打算把望远镜架起来。没等他架好,平静的夜空出现了情况,一个火球从高空坠落,然后一声巨响,在小山上空爆炸了。  一颗陨石闯入了大气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 58’ ,北纬31° 15’ —31°75’ ,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级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