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沙棘种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证明,沙棘种源苗期生长量、生长进程及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等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生长性状变异呈以等效纬度和海拔为负相关地理变异模式;种子性状变异以经向为主,纬向为辅的双向变异,表现为高经度、等效纬度偏低的种源种子长宽此小,千粒重大,发芽率高,种子品质优良;沙棘地理变异体现了由干到湿,由冷到暖种源呈正向渐变的规律;根据苗期综合表现,将沙棘种源划分5个种群:西北华北种群、新疆种群和西藏种群,其中西北华北种群为优良种群。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两种材料表面软骨细胞的增殖特性预测形成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获取幼兔关节软骨细胞,种植于两种材料表面,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冻干骨和聚羟基
细胞抽提物重编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是将供体细胞抽提物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受体细胞向供体细胞的形态、基因、功能等方面发生改变。目前,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体细胞与体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法:选取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6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本文综述了游离肌肉移植的临床应用、移植肌肉的选择、移植后肌肉的变化及功能的影响因素、游离移植对肌肉供区的影响等。
目的探讨应用可塑形三维钛网修复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所致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患者,以可塑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结果 43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
本文介绍了基因治疗在韧带肌腱损伤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基因治疗的优点及其限制因素进行了概述.
目的为携带淋巴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肢体阻塞性淋巴水肿提供解剖学依据和皮瓣设计思路。方法在16侧新鲜尸体上下肢上行普鲁士蓝-氯仿间接注射染色,解剖、观察浅集合淋巴管在
2007年2月14-18日,美国骨科医师年会(AAOS)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本次会议代表来自北美洲、欧洲、亚洲、澳洲、中南美洲等共约4万余人。现将脊柱外科
高钙血症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脊髓损伤激发破骨细胞活性,加速骨吸收,导致骨钙的释放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本文对脊髓损伤后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