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24岁.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个月,左侧舌肌颤动4 d入院.查体: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左偏.颅脑CT及MRI提示斜坡中下段占位病变并向左侧岩骨尖部生长,病变骨质呈膨胀性破坏.T1WI为稍低信号混杂影,T2WI为较高信号混杂影;病变内可见斑点状、片状钙化.入院诊断:岩斜区占位病变.左枕远外侧入路硬膜外切除肿瘤.术中刮出物为红褐色沙砾样组织,大小约3 cm×3 cm ×5 cm,质地坚硬,血运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第一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第一医院磁共振室,050000,石家庄第一医院磁共振室,050000,石家庄第一医院病理科,050000,石家庄第一医院磁共振室,0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24岁.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个月,左侧舌肌颤动4 d入院.查体: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左偏.颅脑CT及MRI提示斜坡中下段占位病变并向左侧岩骨尖部生长,病变骨质呈膨胀性破坏.T1WI为稍低信号混杂影,T2WI为较高信号混杂影;病变内可见斑点状、片状钙化.入院诊断:岩斜区占位病变.左枕远外侧入路硬膜外切除肿瘤.术中刮出物为红褐色沙砾样组织,大小约3 cm×3 cm ×5 cm,质地坚硬,血运欠丰富.病理诊断:软骨母细胞瘤.镜下可见软骨母细胞呈中等大小,圆形,境界清楚,胞质丰富淡红色或透明,核大位于细胞中央,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有核纵沟。
其他文献
颅内微动脉瘤[1](≤3 mm)因动脉瘤体较小,加上出血急性期血管痉挛,诊断有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并处理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早期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是诊断微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颅内微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3]。
患者 女,54岁.因头外伤3 d伴头痛恶心入院.3 d前患者乘坐汽车,因道路颠簸,头顶碰在车顶上,当时受力局部头痛,2 d前出现持续性全头胀痛.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患者既往体健,近来未服用任何药物,月经不规律,尚未绝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各项值均正常.头CT提示:窦汇、右侧横窦、部分矢状窦、直窦血栓形成.入院诊断:硬膜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创伤疾病中的一种急危重症,一旦发生致命性出血,将会造成术中病人的生命危险,即使是肿瘤类疾病术中静脉寞因肿瘤的切除而需切除部分静脉窦壁时[1],其静脉窦壁损伤的修复虽不复杂但也会使术者较为棘手.本文探讨1991年10月至2007年8月我院治疗84例颅内静脉窦损伤类型及修补方法。
语言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自然界进化到人脑这一高度复杂的物质的产物.语言在人类交往、社会发展、个体认知和人格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语言成为心理学、人文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共同兴趣所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出现了多种脑功能检测手段,这些方法包括脑功能成像的方法[1-2]、事件相关电位[3-5]、脑电图[6-7]、脑磁图[8-10]、经颅磁刺激[11-12]、大脑皮层电刺激[13-14
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癫痫患者约900万,同时还以每年40万的数量递增,其中600万左右为活动性癫痫患者,约49.8%的患者尚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1-2].随着对癫痫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癫痫的外科治疗,现结合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以下几点供思考。
患者 女,67岁.因头皮暗红色结节1年,于2008年5月来我院门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米粒样结节,质软,无糜烂溃破,无疼痛和瘙痒,在当地医院予以手术切除(病历丢失,具体不详),现发现头皮切口愈合不佳,皮损逐渐增加,融合成大面积肿块,并且溃破伴出血。
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行单孔钻颅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60例,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大鼠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海马中JNK的磷酸化改变,探讨JNK磷酸化与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点燃组,癫痫点燃成功后取脑,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海马中JNK的表达变化,采用TUNEL染色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形态学改变.结果 36只大鼠在12-20 d成功点燃.Western blot显示点燃
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1053例,17例术后疼痛无缓解,现总结如下。
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27例病人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将125-Ⅰ粒子植入肿瘤残腔或瘤巢内,经长期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