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元素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而元素观是初中化学教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元素观的渗透,利用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化学元素观,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强化学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元素观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之后分析了元素观在初中化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元素观;渗透;途径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初中化学中渗透元素观,有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通过对元素观的了解,使学生明白不同的事物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元素组成,在没有改变这些元素的前提下,可以将这些元素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元素观被应用于化学反应和物质构成等实验的研究中,使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元素观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元素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作為初中化学的核心观点,对学生学好化学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初中化学中元素观主要包括:元素的定义、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元素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和排列、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等。根据新化学课程中的教学指导要求,对初中化学教学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过程中元素观念的重视度,将元素观念逐渐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化学思想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所以,在新课改实施背景下,需要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化学元素观,使学生以元素思维角度来认识化学中的物质,掌握物质间相互反应而产生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化学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二、元素观在初中化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对化学元素形态变化的观察,促进元素观的渗透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形成相应的化学观。由于学生化学观念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在宏观角度下对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变化无法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观察,有助于学生从化学物质变化的角度逐渐形成化学元素观。例如,在学习“元素”这节内容时,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化学元素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元素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物质元素形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促进学生元素观的培养。比如铁制品,教师拿出两块铁片,一块是崭新的铁片,表面光滑无铁锈,另一块是放置很长时间的旧铁片,表面布满了铁锈,教师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块旧铁片为什么会生锈吗?”有的学生回答道“因为这块旧铁片被放在了潮湿的环境中,所以铁片才生锈了。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铁是与哪些化学元素发生了反应才导致生锈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物质化学变化进行反思,让学生从生活中物质变化的角度进行观察,认识到物质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使学生掌握化学元素间生成的反应规律,通过对化学元素形态变化的观察,将元素观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二)通过对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促进元素观的渗透
  化学反应是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使其化学元素进行重新排列和组合的过程。但在化学反应中即使出现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元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这个变化规律,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化学反应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教师通过进行物质的化学反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进行重新排列和组合,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元素观。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这节内容时,教师先对学生提出问题:“在实验中哪些化学物质能用来制取氧气?”利用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得出结论,回答道:“CO2、H2O、H2O2等都可以用制取氧气”,教师接着问道“KMnO4是不是也能用来制取氧气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开始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反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包含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对之前的问题进行探讨,经过讨论学生得出“因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能够分解出氧气。”学生经过对化学反应的观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进而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中寻找元素变化的规律,使学生明白在化学物质中所包含的化学元素是不会因为化学反应而发生改变的,只是元素在化学反应下进行了重新的排列和组合,让学生对元素观有了初步认识。
  (三)通过实际生活情境,促进元素观的渗透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实际生活情境渗透化学元素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立起元素观。比如,在讲解“元素”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质,像补钙、补锌的药片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这些物质能补充人身体的什么?”让学生在互相思考和讨论中得出:“能补充人身体的钙元素和锌元素,这是因为人的身体里缺少了这两种元素,需要对这两种元素进行补充。”进而引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对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体现形成初步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元素观,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
  结语
  在初中化学中渗透元素观,有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加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元素观的渗透,通过对元素形态、化学反应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元素观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文聪. 初三学生化学元素观的测评研究[D].广州大学,2018.
  [2]  曹守全.如何促进学生“元素观”的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07):86.
  [3]  邢迪.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素观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多部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不同的内补散进行对比,简要分析各种内补散的方剂组成、主治、功用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各类内补散的不同之处,希望可以有针对性的运用于临床应用之中,为相应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内补散;《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卫济宝书》;同名方剂  中医传承源远流长,自《黄帝内经》等四大经典问世之后,各代名家不断书写出一部部流传千古的旷世中医著作。在各家著作之中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微服务的应用开发架构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人员的关注和青睐,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使用微服务架构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但是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也引入了很多对应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微服务架构核心安全问题,从用户访问微服务的身份认证和鉴权、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时身份认证与鉴权,微服务与第三方通信的边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目前针对这些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  微服务架构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中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教师就更应该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了。不过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推理性极强的学科,向来是教学学习中的重难点,故而教师应当用科学适合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比如将数量关系运用到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就能够有效攻克数学这一重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学;运用研究  数学不
期刊
摘 要: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教工党支部担负着在立德树人这个主业上引领广大教师和党员建功立业的使命,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功能应该体现在定位功能、铸魂功能、引导功能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教工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功能  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体现“立德树人”理念和内涵,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融入到课堂全过程的实施和体验。高校院系基
期刊
摘 要: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己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化学教学,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打破了教学的沉闷局面,教学实效得到了及时反馈,保证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理化教学;克服误区;把握原则;合理应用  心理学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体系处于不断变革中,原因是时代的不同对教育的要求有所不同。基于此,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会计人才具备互联网技术能力,使会计知识与会计技能实现现代化要求。而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领域是高校,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使会计教育具备现代化元素,促进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策略  互
期刊
情境是“情”和“境”的统一。英语情境就是指在英语课堂上根据某种生活场面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学习语法并且进行写作训练不仅可行易行而,且相比于其它方法具
期刊
摘 要: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省会城市和外贸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其教育服务贸易在全国位居前列。当“留学”成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名片,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缕清发展留学生教育同城市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抓住机遇,发挥广州的优势,通过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促进广州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话题。本文以分析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对推动广州城市国际化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来穗留学生教育所带来的扫除思想障碍、提供
期刊
摘 要:工会工作在新形势和新时期的企业建设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让工会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在一起,为新时期企业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撑是关键所在。学用结合成为当前工会工作创新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此探索了工作工作开展的新方式。  关键词:学用结合;工会工作;创新  一、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有新的认识  工会工作最根本的职责就在于协调和落实,也就是说要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作为历史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难度不高,但是这个阶段的历史学习却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历史课堂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往往会非常的枯燥,学生很难对历史产生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各类学科都在寻找教学的新出路,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史料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尝试。史料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材料,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