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阅读之旅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两种比较特别的文学体裁。
  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是新闻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
  今天,新闻媒体的触角已经伸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新闻正在以无与伦比的力量,更新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转变着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在晨曦中醒来,无数信息便乘着传媒的翅膀,飞向你我。透过新闻,我们既可以知晓身边事,也能了解国家事;我们既可以认识小市民,也能接触大人物;我们既可以熟悉风土人情,也能触摸时代的脉搏。
  那么,怎样来读新闻?一起来认识“新闻”这一独特的体裁。
  首先,新闻是真实的。
  新闻是真实的,在于新闻所报道的每一个事件或讯息都是真实存在的,新闻就是要“让事实说话”,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要经得起核对。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新闻写作时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其次,新闻是新鲜的。
  新闻是新鲜的,在于它的时效性,即迅速及时。新闻如果没了时效性,那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新闻的价值。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不是与“旧”沾了边就不能成为新闻,对于“旧”的事件或人物,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认识到了新的价值等,依然可以成为新闻。
  另外,新闻是多面的。新闻体裁因不同的需要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以本单元选取的几篇课文为例:
  《新闻两篇》是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基本的新闻体裁。
  《三个太阳》是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录音新闻》是录音广播稿。录音新闻是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是由语言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是新闻速写。新闻速写也称特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消息文体。
  此外,建议同学们在多读、多听新闻的同时,也能积极开展新闻采访与写作。学以致用,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第六单元是诗歌单元,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拔萃”语出自《孟子》:“出於其类,拔乎其萃。”“诗词拔萃”意在选取古今诗词中的精品以供同学们诵读与赏析。用心诵读本单元所选的一组诗词,你将会感受到诗词的灿烂与华美。
  那么,怎样更好地欣赏诗词之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大致讲了三层意思,下面就以诗词的创作和欣赏为例来简单谈一谈。
  1.“情动而辞发”。
  “情动”是诗词创作的源起。明白这一点,是准确赏析诗词的前提。诗词的创作,往往是客观现实(外在的事物、个人的经历等)在作者的内心泛起了涟漪甚至是激起了波澜,即“情动”,这些情绪情感在心中酝酿涌动,最终通过诗词文章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由“境”以生“情”、由“情”而成“文”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奇妙的“能量”转换,看作是诗词创作过程中充满想象力的化学反应,而“情动”则是其中的催化剂。
  2.“披文入情”与“沿波讨源”。
  “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是诗词阅读的方法。作者所动之情,往往不会在其作品里明白地说出,马虎的读者也许只能看到作者的文辞。
  有了上面一层意思的理解,那么读者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事实上,这样的方法也是相当有效的。
  3.“虽幽必显”。
  探“幽”是诗词赏析的目的。探索作者在诗歌里没有明白说出的话语,感悟作者在诗歌里没有直接表露的情意,这是一种寻源,更像是一次探寻宝藏的奇妙旅程。
  这个奇妙的旅途,是充满惊奇与惊喜的。你一定会感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意。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可以吟《毛泽东词二首》,领略毛泽东同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今人情怀;我们可以诵《古代诗词三首》,聆听由“乐府”到“唐诗宋词”的古人弦歌;我们还可以读一读现代诗,唱一唱歌词;另外,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赛诗会,五千年的华夏文化熔铸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比一比,赛一赛,如此种种,怎一个欣喜了得!
  现在,让我们收拾好心情,和这两个特别的文学体裁相约,开启阅读之旅吧。
其他文献
他山,不难理解,指的是别处的山,又引申泛指山石。“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他山见潮落,隐匿于天际,若是要辨别这山的奇妙,说道山的优劣,难免要作一番比较。于是己山、他山,眼前的山、远方的山,熟悉的山、陌生的山,就常需两两比较,心中总会钟情于一山,而这山往往是故土之山,居所之山,祖国之山,由此感慨“他山总不如”。  苏轼《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这首诗的意思并不
摘 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对志愿者响应(满意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活动帮助志愿者有效积累社会资本,使得志愿者有更高满意度并在志愿工作中更加投入,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连接志愿者管理活动和志愿者响应,并且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发挥着不同作用。  关 键 词:体育赛事志愿者;社会资本;满意度;工作投入水平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加号“ ”、减号“-”是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他认为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合并的意思;在加号上去掉一竖表示减少、拿去的意思.  乘号“×”是1631年英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创造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因为乘法与加法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他把加号斜着写表示相乘.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易与字母“x”混淆,主张用“·”,至今“×”与“·”并用.  除号“÷”是1659年瑞
摘 要:2019北京高考理综第23题在多个方面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命题趋势,突出了实验考查方式的创新,本文将对该题中涉及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定量与半定量和定性分析等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2019年北京高考试题;创新思维;实验考查;等级性考试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3-006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李志刚(
胡博文小档案:  第8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24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扬州市第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扬州市少年科学院副院长……这仅仅是扬州市竹西中学九(11)班学生胡博文所获得的部分科技创新荣誉。15岁的他,科技创新之路才刚刚起步……  “无心”走上创新路  胡博文走上科技创新路,完全出于偶然。2009年秋学期开学,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五年级的科学
我现在上七年级,写作文也是常有的事,我爸每天都让我写日记,他说:“写好作文的基础,就是先把日记写好。”我不想写,所以他一直等我放学后盯着我写。周末他还不让我玩电脑,就让我一直写作业。请问整天都在学习是有益的吗?(竹泓君)  假如一个营养师,每天为你们配好了一定量的营养餐,吃完之后你爸爸又给你加餐,可能会营养过剩,对健康不利。写日记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好处,这话本身没错。但你爸爸抢了语文老师的工作,这不
学习越来越紧张,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位好老师,“体恤民情”最重要,高老师之所以在我们心目中是位不错的老班,便与他的细心以及对我们的了解有关。  初三了,最后一个在初中过的圣诞节了,每个人心中都在默默地想:我们是否该留下些什么?正在这时,喜讯从天而降,高老师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可谓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圣诞节我们全班将去KTV过。  欢呼声、兴奋声、讨论声……  雄赳赳、气昂昂,经过漫长的上午半天,我们
谣言 有说法称,夏天车内温度奇高,矿泉水瓶置于高温环境或放在阳光下暴晒会释放出有毒物质. 更有帖子称,矿泉水瓶在遇热后会有致癌物释放并溶于水中.  真相 市面上90%的塑料瓶装饮料采用PET材料作为瓶体材料. PET熔化温度需超过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 汽车内达不到这样的高温,所以温度升高后就析出有毒物质的说法没有依据.  尽管实验证实了暴晒后的瓶装水并不会致癌,但是专家仍
“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国王(又简称为图坦国王)的陵墓上镌刻的墓志铭。这个神秘而恐怖的“法老咒语”不仅给作家以创作灵感,更让考古学家着迷。事实真的如此吗?能不能用科学解释那些看似神秘的现象呢?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正全力以赴地撰写一部新书,全面驳斥“法老咒语”。他在书中披露,“法老咒语
摘 要:通过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法对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各类符号表征进行分析,寻绎其价值观由“锦标主义”向“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转变过程及逻辑机理。研究认为:通过反思早期对现代奥运符号移植的弊病,全国民族运动会逐渐形成对奖牌、会徽、火炬、媒体话语等锦标主义符号的在地化重构。与此同时,在文化自觉和符号政治的推动下,蕴含“中华民族一家亲”价值观的符号不断集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开幕式、会徽、赛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