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女神严金秀:33年打拼出女性榜样人物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看上去有些清瘦、文弱,卻在隧道建设这个满是男人的行业里一枝独秀。她是国内顶尖隧道专家,是国际隧道协会唯一的一位亚洲女性,更是2016年新一届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副主席。
  严金秀在隧道建设行业摸爬滚打33年,不仅主持完成了国内一大批隧道技术研究及工程施工的攻关课题,还曾率领中国隧道施工队,到马来西亚等国家,解决隧道施工出现的罕见世界性难题。2017年12月11日,在由网易女人和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主办的“2017女性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她荣获年度女性榜样人物。
  阴差阳错,本想学医却进了隧道行业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原来是想学医的,后来为什么转了方向呢?
  严金秀(以下简称严):是的,学医是我从小的梦想。然而,高考却改变了我人生的初衷,我被录取到了成都地质学院。我从没想到过会搞地质学,因此一开始根本心不在焉,但学着学着却渐渐对这门学科起了兴趣。就算是挑战人生吧,1984年,我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进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工作。那个研究所主要从事铁路、公路隧道的研究。一次,我听所里的领导讲,改革开放后,中国隧道工程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领导还举了一个例子,如在山区,有的公路盘山而建,这样相对于车辆直线行驶,不仅路程上会大大增加,而且如果海拔太高,再加上恶劣的雨雪天气,就会更加增大行车困难:如果修建隧道,就会接近于直线来往两地之间,不仅节约时间,还更加安全。未了,他还说了一句:“搞隧道大有作为啊!”
  记:一进入研究所您就从事隧道工程的研究吗?
  严:1984年1O月,我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派往大瑶山隧道施工现场。那是我国当时最长的隧道,全长14.29公里,被看作我国隧道工程技术现代化的起步,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大批铁路精英都在隧道工地上。虽然当时工地条件很艰苦,但我认为那是自己威长过程中的一段宝贵经历,因为我了解了中国隧道施工到底是什么水平,有多危险。领导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做好隧道方面的技术信息分析工作。我二话没说就投入到了资料的学习、翻译和分析中。因为没有留学英语国家的教育背景,要翻译国外的隧道信息知识,我首先得攻克英语关。没办法,我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啃,积极向前辈请教,同时力争为许多行业性会议做服务。
  记:搞隧道可是男性的行业,既苦又累,您想没想过放弃?
  严:不错,隧道行业满是男人,隧道工程也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因为重体力劳动多,各种设备笨重,对女性来说非常有挑战性。我刚工作的时候,研究院里一位思想超前的老院长曾鼓励女性科研人员:“女人不能围着锅碗瓢盆转,要自强自立,否则你老公也会瞧不起你的!”
  传播中国声音,在国际隧道界崭露头角
  记:您本可以选择待在实验室里,为何要经常走进隧道呢?
  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现场较危险,很多女性工程师都选择了在实验室做研究,而我却成了当时隧道施工现场唯一的一名女工程师。在我看来,科研工作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查查资料写写论文就可以的。特别是隧道工程,研究本身就和地质、现场密切相关,比如岩土参数,如果不到工地现场,只在办公室做计算的话,出入会很大。所以,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现场去。科研需要大量的投入,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有时候也确实会忙与累,但如果喜欢这个工作,热爱这个职业,就会很享受这个奋斗过程。
  记:作为国际隧协执委,您为扩大中国影响四处奔波,能具体说说吗?
  严:2013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39届国际隧协会员国大会上,我高票当选执委,并兼任国际隧协深埋长大隧道工作组总监。作为世界隧道大会技术委员会专家,我要承担大量会议论文评选及技术会议的主持工作:而作为ITA的国际隧道培训专家,我从2014年起连续4年为世界隧道大会国际培训授课,受到好评。任国际隧协执委期间,我先后代表ITA在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作了15次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被业内人士称为“ITA最为活跃的执委”。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而是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传播中国声音的机会。每一次参加执委会,我都会努力去做主题报告,扩大中国影响,同时利用主持国际会议的机会纠正国外对中国的错误批评,让外国人摘掉有色眼镜,见识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
  攻坚克难,33年打拼成女性榜样人物
  记:您作为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的副总经理,经常负责公司海外的隧道项目,能说说这个吗?
  严:2014年,由我组织团队投标并成功中标马来西亚达苏湖输水隧道施工项目,实现了公司海外项目自主开发零的突破。当年,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邀请我去讲课,课间休息跟学员互动时,一位老先生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岩溶隧道有什么风险?可能引发什么后果?每一米造价多少?他问得非常细,而且针对性特别强。后来,我了解到这位老先生是当地一家设计公司的老总,他们公司在负责一个排洪输水项目,其中卡脖子项目就是这个隧道。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率团队主动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因此他们的项目招标时,我们公司顺利中标。
  记:您在海外主持过哪些隧道工程项目?
  严:有了第一个海外项目的成功经验后,我在海外经营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2015年,我开发了马来西亚难度很大的海底隧道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项目,成功签订了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重组成立以后的第一个海外项目。2016年,吉隆坡又传来喜讯,我组织投标的吉隆坡地铁二期监测任务叉喜获中标。至今,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已在马来西亚、老挝、印尼等国家拿下了隧道设计咨询、监测、检测、施工等方面的8个项目,企业的海外经营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由我组建的团队积极实施并跟踪一批海外项目,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在国内隧道工程中的贡献有哪些?
  严:2011年开通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给青岛人解决了大问题,开车5分钟就能穿过这条中国最长的海底隧道。但这条隧道经过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带,共穿越18条断层破碎带,最深的地方在海下80多米,密密实实被海水包裹的长度大约4公里。漏水、渗水,进水后如何排出?工程难度非常之大。当时我绞尽脑汁,最终,我们课题组提出的胶州湾海底隧道防排水原则和系统防排水方案,对工程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胶州湾海底隧道建成通车至今,防排水性能一直稳定。我还主持完成了“特长隧道修建技术信息研究”“世界沉管隧道工程技术研究”“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的信息与施工研究”等一大批课题的攻关。由我主持完成的“野三关隧道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研究”是我国铁路第一个隧道风险管理研究项目,专家们说我开创了中国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的先河。前阵子我又参与了冬奥会配套工程京张高铁的八达岭隧道、清华园隧道技术会议,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指导……
  据《妇女生活》整理
其他文献
绵阳涪城区安昌路,一套不大的房子,每天都在上演“一群老人哄一位老人”的场景。这群老人是六兄妹,最老的已古稀,最小的也年届60。伺候的对象,则是92岁的老母亲。  老母亲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多种疾病,几年前叉诊断出老年痴呆。幸运的是,6位子女24小时轮流值班照料她,吃飯、喂药、测血糖、打胰岛素……他们细细写下妈妈每天的饮食起居、吃药情况。16年来,已有30多万字。46本厚厚的护理日记,记录着妈
期刊
1980年的10月5日,日本东京武道馆内掌声雷动,座无虚席。万千观众心目当中的偶像,山口百惠在这儿举行告别演唱会,伴随着《告别那一方》的音乐缓缓地落下,年仅21岁的山口百惠,将手中白色的话筒高高地举起,又缓缓地放到了舞台的中央,她不舍而又坚决地转身离去,永远地告别了鲜花和掌声,告别了自己喜爱的舞台和观众。父亲的真面目让她失去童年  山口百惠在自己的自传《苍茫时分》当中是这么描述的,她说:“我不会柔
期刊
如懿、令妃都不是最爱,更没有夏雨荷,富察皇后才是乾隆的“白月光”。  《如懿传》的迟迟未定档,《还珠格格》的“前传”效应,使得眼下正在网络播出的于正新剧《延禧攻略》,出人意料地火了。  乾隆皇帝大概是中国的影视剧最热衷于表现的皇帝之一。他后宫嫔妃很多,叉喜欢诗和远方,所以关于他的传说里总少不了风流这两个字。  但在《延禧攻略》里,乾隆不花心,与孝贤皇后(富察氏)作为一对超级CP,在朋友圈里举起恩爱
期刊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既欣慰又伤感。就拿柴米油盐这居家过日子的生活必需品来说吧,单单就这么一个“柴”字就已经天翻地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如今,每当拧开燃气灶开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点火做饭时,我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父母过去用“煤块儿”烧火做饭的艰辛岁月。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这些从东北搬迁到陕西南部的工厂职工一直沿袭着东北人的生活习惯,那时家里做饭是烧煤块,拉风箱。哈哈,风箱!估计现在的年轻人
期刊
常贵田,相声表演艺术家,1954年开始学相声,从艺64年创作演出了《动力研究》《帽子工厂》《祝你幸福》等经典作品,王谦祥、李增瑞自上世纪60年代就在一起,学习搭档了五十余年,先后创作演出了《戏与歌》《换包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姜昆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后与李文华、唐杰忠、戴志诚搭档,创作演出了多部经典作品。改革开放40年,几位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用他们各自的作品做了注脚、做了印证,艺术是源于生
期刊
2017年4月9日,第三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而获得这一眉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的,是香港演员惠英红,这次获奖距离她上次获得这个奖项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五年。有人则这样形容她:她的人生比电影还像电影。近日她做客《朗读者》讲述自己拼搏的前半生。  记忆中家里就很穷  惠英红的祖籍是山东诸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带着他们全家搬到了香港。父亲从小生活在山东青岛一个大户人家,从小上学甚至都不用
期刊
今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位名叫黄金娟的获奖者十分引入注目,因为她是第一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普通女工。那么,这个普通的女工,又是如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呢?  今年54岁的黄金娟是浙江绍兴人,1984年毕业于浙西电力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绍兴电力局计量检定室工作,常年和电能表打交道。那时的她,才20岁出头。  有梦就追,成为全国技术能手  黄金娟长得瘦瘦
期刊
有這样一位老兵,他若换上便装,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可在军营中,处处有关于他的传说,上至将军,下到列兵,每个遇到他的人,都会尊称他一声“老班长”!他就是入伍30年,参加过28次重大军事行动、1300多次实装训练,没下错过一个口令、做错过一个动作、接错过一根电缆、报错过一个信号、记错过一个数据、按错过一个按钮的火箭军某部的“兵王”、一级军士长王忠心!  初见王忠心的人,都很难把这个其貌不扬、语
期刊
“我是家里的老大,就该我撑起这个家,不想让他们冒险。”河北女子康静打消了丈夫的顾虑,拦下了弟弟妹妹,毅然决定“割皮救父”。4月的一天,家在石家庄市平山县的康静赶到医院时得知,父亲康清海在工作时意外跌入高温水池,全身99%”的皮肤严重烫伤。而她当时看到的场景已经“不敢用语言形容”。初诊大部分为三度烫伤,植皮救命迫在眉睫。当时康静小女儿才8个月,仍需哺乳。考虑到此,丈夫起初并不同意她供皮。7月4日,康
期刊
7月22日中午,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的气温已达36℃,一栋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在群山里显得异常幽静,一位年轻人坐在院子里的池塘边。他在做什么?你可能想不到,这是一份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活计——活字印刷。这个年轻人叫叶永来,28岁,杭州人。他一丝不苟地在棠梨木字模上刻着宋体字,“我没其他爱好,就爱国学和书法,不喜欢喧嚣的都市,只有书法和雕刻让我快乐。”叶永来说。叶永来在这里做仿古活字印刷已经3个多月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