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圣殿八宝山革命公墓

来源 :北京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里长安街西端石景山路北侧,背靠着石景山区东部三山:黑山、八宝山和老山。在三山中,只有八宝山的名字家喻户晓,因为这里屹立着一座被称为中国红色文化圣殿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前世,可追溯到千年前的辽代。辽应历九年(959年),辽国著名政治家、南府宰相韩延徽去世,辽穆宗赐葬鲁谷。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制度意识是制度执行的前提。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依然存在来自思想文化、制度体系、政治环境和教育培养等方面的一些阻碍因素。因此,新时代强化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需要加强制度教育,优化政治生态,强化实践历练,开拓认知视野,形成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的强大动力,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生机活力。
陈独秀出身于书香门第,先从儒学秀才转为康梁维新派,后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又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早期领导人转向党内异端“左派反对派”,最后寂寂而终。他在北大红楼度过“五四”时期,不仅创造了自己人生的辉煌,更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小康本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浓郁的中国韵味的民间话语,后来被中国共产党发展升级为政治话语,成为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性概念。小康社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全面特性和过渡性特征。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得益于“定海神针”的坚强领导、“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坚守、“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续奋斗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作风。小康社会建设的历程及成就,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的历史见证,也为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创造了重要条件。
浩瀚的运河文化历史中,红色文化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在日前市文物局公布的《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涉及通州区的共有4处不可移动文物上榜。其中,通州旧兵营是爱国将领冯玉祥一手筹建的营盘,后来又成为解放军总参部机要局所在地,为中国解放事业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位于宋庄的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反映的则是国共决战时期和平解放北平、攻克天津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新中国成立、完整保护古都北京贡献卓越。
平谷区的鱼子山村位于群山环护的狭长山谷中,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平谷第一个党支部——鱼子山党支部就诞生在村西桃棚的一处崖洞内。抗日战争时期,平谷鱼子山根据地与盘山根据地南北呼应,成为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这一带的山川及群众为军民抗日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现有众多抗日遗迹和遗存,供后人凭吊和缅怀。
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是多元互动的完整体系,其中科技革命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条件性、根本性作用;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主轴,又是科技革命深刻变革的直接后果;政治革命是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同时将社会革命作为最终落脚点和根本指向。立足新时代,有必要弄清楚新科技革命、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新的演绎和逻辑关系,把握新时代新科技革命、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的三重革命形态的价值向度,发挥其现实性力量,推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丰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为塑造人类新文明类型提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共产主义现实性、过程性和理想性,考察了人类面向未来历史进步的实践方式、逻辑转化和最终指向。其中,“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实践方式具有现实性、革新性、过程性;“否定的否定的肯定”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逻辑转化具有连续性与递进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历史之谜的解答”论断表明历史进步的最终指向具有复归人的本质的价值规定性。历史进步逻辑具有二重性,表现为历史实际进程围绕直线型逻辑线路螺旋式上升运动,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意味着历史进步逻辑二重性实现重合,历史实际进
白乙化烈士是原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团长,丰滦密和平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41年2月4日在密云县马营西山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为了纪念他,解放战争时期,密云潮河
期刊
我叫赵一凡,是平谷区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我的职业是一名律师。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加入人民政协,通过参政议政的形式、以更加强大的力量参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我想正是党领导下中国法治社会进步的显著体现。我是以无党派身份加入平谷区政协的。
十三陵水库位于明十三陵陵域内,由于地形是盆地,历史上每遇夏季暴雨山洪暴发,雨季未到则严重缺水.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昌平十三陵地区后,提出建设水库构想.同年夏天,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