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环境创设的策略与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包括区域空间的选择、场地设置、材料的准备等等,幼师应当在开展区域游戏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区域游戏中。与此同时,在区域游戲开展前,教师也应当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并让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
  引言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区域游戏开始成为幼儿园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幼师在区域游戏展开前也会做好活动环境创设工作。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区域环境应当具体形象
  影响幼儿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像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以及区域游戏的环境都会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区域游戏的环境比较形象、具体,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儿,让幼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如此一来幼儿就可以更好地从区域活动中学到知识。具体地,幼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设置多个分区,合理安排桌子、椅子以及其他设备的位置,确保幼儿可以更加方便地取到游戏中需要的材料。另外,幼师也应当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分区都具备趣味性,给每个分区设置自己的主题,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其中,这样区域活动的效果才可以更好地得到保证[1]。
  (二)保证区域环境的融洽
  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师在创设区域游戏环境时应当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幼儿参与活动时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让幼儿能够勇敢地去尝试,通过幼儿区域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自制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区域游戏材料的合理配置
  (一)结合幼儿特点选择材料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多变化的物体很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选择材料时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多方面地进行搜集,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材料的多样化。另外,在区域活动过程中除了选择可以纸张来制作教学用具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用具当做活动材料,并且在制作用具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其中,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剪裁,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时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2]。
  (二)材料的投放要具备层次性和多样性
  教师在制定同一教学目标之后应当结合不同层次的需求来给幼儿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求,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其中,进而从活动的过程得到综合能力都的提升。另外,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应当秉承多样性的原则并制定规范的活动规则让幼儿知悉,保证活动开展的秩序,另外,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去思考数的相关概念,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准备多种材料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规则,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形形色色的木珠、塑料棒、纽扣、几何图形等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让幼儿从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有规律排序的方法。可检性则主要是说教师应当给幼儿提供蕴涵可检性因素的材料或者在幼儿操作完成之后可以将结果保留下来[3]。
  三、环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标识性环境”
  首先“标示性”环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学会遵守集体规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看“标识性环境”指的是幼儿和教师按照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创设的环境,它对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有非常明确的指示作用。例如,在展开区域活动时教师为了控制区域内的人数会在入口处粘贴很多警示性的图案,让幼儿根据图案的数量判断自己能否继续进入区域参加活动。
  (二)创设“支架性环境”
  区域游戏活动展开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利用活动材料与教师、幼儿活动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只是关注材料的新颖性、对幼儿的吸引力,并没有关注材料本身的作用[4]。创设“支架性环境”的目的是让材料本身的教育作用可以发挥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前对所有的游戏材料进行选择,尽可能地选择选择可以发挥支架作用的材料。例如,教师在操作区只给幼儿提供绳子和穿线板这两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这时如果没有支架幼儿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这时教师只需要给幼儿提供完整的步骤示意图,幼儿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如此一来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区域活动得到自信心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快乐,也可以得到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和正式的教育活动不同,它没有很强的严谨性,可以让儿童遵循自身的发展特征来进行学习,让幼儿有机会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摆弄发现新知识,去不断地巩固自己已经积累的经验。幼师可以给幼儿传射一个真正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自主地参与到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环境的创设可以帮助更好地发挥区域游戏的效果,让幼儿教育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都可以通过区域游戏活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德芳.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环境创设的策略与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5):P.64-64.
  [2] 陈中兰.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 亚太教育, 2015, 000(027):202-202.
  [3] 赖建茜.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5(4):58-59.
  [4] 谌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探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372-037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成绩提高慢、知识掌握不牢固、习题练习错误率高等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措施,为提高初中生学习效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效率;提高;辅助作用  数学知识是学生们学习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在初中教育大纲中占其有一定的分量。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语文知识。教师还要重视课堂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知识,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从“一、注重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开展合作学习,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三、注重课堂提问,促进学生课堂参与”三个方面入手,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
期刊
【摘要】概要写作是一种时兴的融阅读和写作为一体的控制型写作,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习作都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研究发现,高三学生概要写作时,“读”的目标不明确,“写”的语言不精确,严重影响了概要写作的准确性。通过一年半、共计二轮的行动研究,笔者构建了高中英语“二段六步”CT概要写作教学模式。二段为“读”与“写”,六步为全文理解、要点理解、核查理解、要点翻译、篇章翻译和英译语篇。通过实施“二段六步
期刊
摘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培养为目标,从葡萄糖组成、官能团、特征反应、分子结构、反应类型这几个角度,分别进行模型设计与实验探究,通过情境、问题、活动和评价这四条主线展开对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探究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下对糖类物质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解决问题,建构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探究模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探
期刊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还有校外培训负担,也就减去了一部分学生课堂外的练习和培训时间,但是学生的成绩依旧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家长还有老师以及学生自己非常重视的目标。因此双减政策的执行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上更高效的学习,既能够在课堂上有效获得知识,还能够及时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双减形势下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变得尤为重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评价,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学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督促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还能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认识。本文就评价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数学教学的评价维度以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评价维度  在高中数学教
期刊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出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别从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主动思考以及分解解题步骤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有效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流方向,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创业形式,可以带动更多大学生打开自己的想象,并且发现更多的创业机会。但同时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为要想让网络为学生所用,就要努力发现网络的优势所在,如今,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期刊
摘要: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阶段,在素质教育下,呼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让体育事业变得越来越重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培养學生的合作意识、吃苦的精神和真实的实践感受。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人格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为适应当前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人才培养的改革,课程教学的改革尤为关键。本文以专业核心课程土木工程施工为例,通过分析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此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知识,是每一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