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的艺术魅力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起《歌剧魅影》,涌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那熟悉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华丽的舞台效果,以及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等等。它与《猫》一样,同为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韦伯所作,二者都以淋漓尽致的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而闻名。但不同的是,同样作为四大音乐剧之一的《歌剧魅影》,更多是以其悲伤的爱情主题、华丽精美舞台、服装和充满神秘、恐怖色彩的旋律,征服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文将从剧本、音乐、舞台场景等方面来研究《歌剧魅影》,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研究音乐剧三大要素在音乐剧中是如何应用的,探究其对我国音乐剧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魅影;三要素的综合研究;艺术魅力
  绪论
  音乐剧作为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兴起于英国的集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表演形式。而随着艺术形式的逐渐多元化,以往单纯的音乐形式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此时音乐剧的出现可以说是恰恰满足了现在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压力下的人们。在三百年不到的时间里,音乐剧从欧洲大陆传至纽约最终风靡全世界,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备受大众青睐和喜爱,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一、剧本选择与戏剧性
  剧本是音乐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观众提供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还为剧中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提供了创作依据。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由于观众的观剧需求的不同,可以使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审美风格呈现出各种不同色彩。就如同欧洲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尤其是人像雕塑都按照严格的比例来设计;而11世纪下半叶,构图别致、色彩明快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却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到了现代,人们更推崇能充分利用空间但又不繁琐的简约风。这就好比吃饭,人不会愿意永远只吃一种口味的饭菜,所以,只要能抓住观众的口味,做一道人见人爱的菜,就已经算成功了一半。
  好的音乐剧一般应具备五个条件:1、好的故事;2、好的音乐;3、好的舞台效果;4、好的角色;5、观众的热烈反应。对于音乐剧来说,剧本的选择非常重要,逻辑完整且情节动人的剧本是使整个音乐剧走向成功大门的敲门砖。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剧制作人麦金托什要将“好的故事”置于这众多条件之首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要获得商业成功,首要的就是卖个观众一个好的故事。但音乐剧的剧本与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剧本有所不同,在音乐剧中使用时也不能照着原戏剧剧本生搬硬套(如《歌剧魅影》剧本前身就是法国小说家勒鲁的《歌剧院的幽灵》)。音乐剧顾名思义是以音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剧,所以剧本应以音乐为主体,要求文字内容要更为简洁,这就必须减少或缩短剧中人物的台词,而把更多的音乐穿插其中。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剧本才是属于音乐剧的剧本。
  《歌剧魅影》中的戏剧元素:故事情节选择以带有恐怖悬疑色彩的爱情为主题,惊险刺激的场景结合恰到好处的情感转折,两者的交织和对比使整个剧唯美中又带有一丝神秘,这正好迎合了当时观众的喜好。尤其在塑造魅影一角时,韦伯将所有神秘色彩赋予在他身上,试想,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漆黑的水面,站在船上神秘人,他黑色的披风以及在烛光下时隐时现的白色面具,伴随他低沉的声音,害怕是在所难免的,但更多地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和强烈的神秘感。借助爱情故事的种种跌宕让魅影如幽灵般的形象更贴近了普通人,观众就会给予角色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二、音乐的创作
  好的音乐剧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归根结底是音乐剧中的音乐足够动人,音乐当之无愧是音乐剧最核心的表现手段。在一部音乐剧中,观众可能会忘记故事细节,舞蹈服装,甚至忘记演员,但唯独忘不了音乐本身。排除其他艺术元素,单看音乐本身,也依旧能通过它去理解音乐剧中种种情感。一部好的音乐剧,它的音乐主题给人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就如同《歌剧魅影》中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猫》中的《Memory》,《艾薇塔》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等等一直被人们所熟知一样。这些歌曲的成功就和作曲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创作上首先歌曲要符合音乐剧剧情发展,音乐风格要统一,其次是歌曲本身的魅力,动人的旋律,简洁但真切的歌词,使得这些歌曲百听不厌,久被传唱成为经典。
  以剧本为前提的歌曲最大的特点是它同样也具备戏剧功能,在剧中歌曲承担着叙述故事、抒发情感、塑造性格、展示戏剧冲突等一系列任务。音乐虽重要,但最终服务于“剧”本身,无论是剧中的歌曲创作还是配乐创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呈现剧情。优秀的音乐剧音乐不仅能让人记住它的曲调歌词,还能让人记住与之相关的其他类艺术元素,而它们被记住的关键原因一定是音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剧魅影》中所有的音乐都是韦伯以此为前提来创做的,通过歌唱家莎拉·布莱曼的精彩演绎,更是美妙绝伦。
  三、舞蹈元素及舞台包装
  《歌剧魅影》从诞生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版本,每个版本包含的舞蹈部分重量各有不同。在2004年《歌剧魅影》电影版本中,整部作品中芭蕾舞部分较简单,也没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导演的重点在于突出呈现三位主人公人之间的感情线,舞蹈多为片段;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演出的现场版《歌剧魅影25周年音乐会》中,则加入了相当多的舞蹈内容,从《汉尼拔》到《Masquerade》,从演员数量到舞蹈编排,不难看出制作人的用心,而舞蹈本身能还原场景氛围,引领观众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帮助观众理解戏剧事件。
  舞台包装方面,从《歌剧魅影25周年音乐会》的舞臺布景、演员服装道具中不难看到导演在舞台包装上投入的心血。对于音乐剧,舞台效果及服装道具就是剧作的脸面。而剧中,演员化妆是为便于塑造人物形象,舞台布景则是为了营造氛围还原整个时代,以此为基础再搭配以合理的灯光和音响效果,整部音乐剧带给观众的就是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四、结语
  我们在享受高雅高质量的音乐的同时,就着剧情所带来的冲击,同时华美的舞蹈和气势宏大的场景,以及让人心跳的幽默和诙谐,等无一不是让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地享受。所有这些整合于一身的音乐剧,让各种大艺术成为一个整体,其生命力好似一个艺术上的巨无霸,它产生与发展,不仅仅对各种分支艺术起到了积极推动发展作用,使各种艺术有了最新鲜的土壤,而且有着无限开拓艺术领域的潜力,并有可能成为当今艺术最璀璨的那颗明星,让其艺术成为永恒的艺术之最。每一种艺术形式在剧中的存在和出现,都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假如其一种艺术达不到高质量,将对整个音乐剧造成极大的破坏,《歌剧魅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各种艺术完美融合上的成功,由于《歌剧魅影》索要表达的内涵太广太深,本文仅仅是对音乐剧的整体分析,以表对音乐剧的一种崇高的赞许和敬畏。
  参考文献
  [1] [英]白瑞纳克,音乐剧魅影[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6
  [2] 黄定于,音乐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70
  [3]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2
  [4]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想录》是巴金在晚年时期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因其对文学世界、对当代社会、对人类思想的伟大启蒙和价值意义而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巴金用他的“文革博物馆”冲击且动摇了这两千多年来人们固守的封建传统思想,启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意义,批判且揭露了文革时期“长官们”的所作所为,并对那段黑暗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我主要从巴金的创作经历和思想的发展来阐述《随想录》的思想意蕴。  关键词:
期刊
上个世纪已来,互联网迅速发展,信息的自由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当前,网络行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大学是网络行为问题产生的“温床”,目前,互联网已覆盖了每一位大学生,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社交,購物等,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不适当的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出现了行为偏差,大学生成为最易产生网络行为问题的群体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受到社会学、心理学
期刊
摘 要:信贷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直接威胁着银行的资金安全。作为商业银行中的有生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因其发展的过程和业务对象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了解农商行信贷风险及其管理的现状,分析信贷风险的成因,对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其信贷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农村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对
期刊
摘 要: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极具魅力的一部分,把其精神内涵和文化实质注入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不仅能体现现代设计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而且更能使现代设计兼具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而现代设计中的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吉祥图案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从而更好的把握住民族文化精神的实质,并从中提取精华,提升现代包装设计的价值。  关键词:吉祥图案;装饰艺术;包装设
期刊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迅速壮大。网络媒体将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新闻传播方式转变为以新闻受众为中心的新闻传播方式,再加上网络媒体自身具备的便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的特征,也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自由、灵活。然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当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管对策,而点击率、收视收听率是网络媒体的生存根本,由于经济利益驱使,部分网络媒体摈弃了新闻职业操守,虚假新闻、媚俗新
期刊
摘 要: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香槟酒更是葡萄酒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世界人民用来欢庆喜悦、庆祝成功的不二法宝。香槟酒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本文就试图通过揭秘法国香槟酒的历史与文化,展现法国人的浪漫酒文化。  关键词:香槟;文化;法国人  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2017年法国生产葡萄酒高达45亿升,2012年法国人均消费葡萄酒高达44升。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过:“没
期刊
摘 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压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大。为了找到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能被有效解决的合理措施,本文针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主要问题在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老人寿命的延长、独生子女工作方式和节奏的变化对此将从政府、社区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城市  一、引言  1982年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也形成了诸多的传统文化类型,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中,传统艺术图案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和关注。在传统艺术图案中,其具有着多样的图形设计语言,其对现代化图案设计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本文就针对传统艺术图案中的图形设计语言进行研究,来对这种艺术文化形式进行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图案;图形设计;语言研究  前
期刊
摘 要:近来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世界能源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发展越来越重视。汽车工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列入“中国制造 2025”战略重点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发展快速的时期。此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接受度、产品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同
期刊
2009 年,中国的网民们首次在互联网门户网站上发现了“新浪微博”。而在此之前,“twitter”已经在国外的新媒体平台上风靡。“微博”在很短的时间内即成为了大众分享信息、传达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即时互动新媒体平台。各个阶层的人们利用及其简短的文字或者图片传达信息和沟通感情,于是又形成了“微平台”。而这种拥有碎片化特征的,冲击力和传播率很强的表达形式迅速扩散到了其他传媒领域,并出现了如“微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