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协议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煤矿井下实际工况和复杂环境,本文提出利用ZigBee协议栈来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选择CC2530芯片和常用传感器,利用CC2530芯片的数据收发功能,来完成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
  【关键词】    煤矿井下    Z-Stack    CC2530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引言:
  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也是保障我国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因此煤炭的产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煤矿井下特殊复杂的环境,也使得传感器数据的有线传输存在通信成本高、网络覆盖面小、移动不方便等缺点[1]。采用ZigBee协议搭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采集煤矿井下的温湿度、瓦斯气体浓度和煤矿机械的运行状态等常规信息,然后进行节点之间的数据收发,可实现煤矿井下的远程数据监测系统,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对煤矿井下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ZigBee概述
  ZigBee是一种能够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协议,具有低速率传输、组网容量大、通信稳定以及成本低等特点。ZigBee协议由ZigBee联盟主导开发,协议的相关标准由该联盟所定义。 据统计,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广泛运用到多种类型的场景中,包括当前发展迅速的民用和工业市场[2]。由于ZigBee是一种标准化的无线通信协议,因此生产商能够利用ZigBee协议来开发通信可靠、组网稳定、价格便宜且能耗较低的产品。
  如图1所示, 一个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网络包含有四层结构,自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NWK)以及应用层(APL)。其中,下面的物理层和MAC层是由IEEE 802.15.4标准来定义,而上面的网络层和应用层则由ZigBee联盟来定义[3]。基于ZigBee协议的网络能够使用868MHz、916MHz和2.4GHz这三个频段进行无线数据通讯。如果将图1所示的各层协议集成在一起,就能够组成ZigBee协议栈。ZigBee协议栈可以通过函数的方式来实现,技术开发人员可直接在最上面的应用层上调用这些函数。
  在ZigBee网络最常见的星形结构中,从机的数量理论上可达254个,且在同一个区域内能同时存在上百个ZigBee网络。如果使用Mesh结构来组网,ZigBee网络中节点的数量能够达到惊人的65536个。因此,在煤矿井下复杂的环境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大量的节点来采集需要监测的数据,并通过ZigBee协议栈组网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二、节点硬件设计
  本文旨在使用ZigBee协议构建一个星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若干个传感器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若干个终端设备用来采集不同的传感器数据,当这些终端设备采集到传感器的数据后,能够通过ZigBee协议将这些传感器数据无线发送给给协调器模块。当协调器模块接收到来自其他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数据时,可以实现数据实时显示、数据转发和异常报警等功能。
  2.1处理器模块
  节点硬件选型的核心在于芯片选型,结合实际场景的使用需求,本文最终选择了由TI公司研发的下一代芯片,即CC2530芯片作为节点中的处理器。CC2530芯片集成了性能优良的RF收发器和8051 微控制器内核,具有可编程的闪存,并配置了8KB RAM[5]。经测试CC2530芯片的无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0kbp/s, 传输数据的距离理论上可以达到200米左右。 CC2530模块如果用作终端节点,大部分时间可以处在休眠模式,因此能够满足煤矿井下对低能耗的要求。
  2.2傳感器模块
  本文选择了几种常见的传感器模块,来模拟煤矿井下的实际需求,分别是MQ-7一氧化碳传感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HC-SR04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用来实时检测煤矿井下的一氧化碳浓度、空气中的温湿度和煤机设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等关键信息,当监测到的数据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报警,因此可以用来预防煤矿井下的一氧化碳超限、透水事故或煤机设备碰撞事故等。利用CC2530芯片和Z-Stack协议栈,可以完成对上述传感器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从而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
  2.3 电源模块
  由于使用ZigBe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速率不是很高,在正常工作时CC2530芯片的功耗也较小,因此若使用两节5号AA电池的情况下,理论上就可以使CC2530芯片维持长达六个月的使用时间。考虑到煤矿井下特殊恶劣的环境,可选择容量大、可靠性高、便于更换的高性能电池。本文使用的所有终端设备,均选用两节5号AA电池来供电。
  三、通信软件部分
  由于芯片选用的是TI公司研发的CC2530芯片,因此需使用该公司的Z-Stack协议栈来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使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SC-51 V8.10作为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开发环境,简称IAR,是知名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符合C语言标准的要求。
  Z-Stack协议栈一般情况下采用事件循环机制来运行。具体来讲,Z-Stack协议栈的每一层都会使用一个任务事件处理函数,能够用来处理该函数所在层中的各种事件[6]。这些函数可以看作是每层相对应的一个任务,由OSAL(操作系统抽象层)负责总体的调度,这通常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由于Z-Stack协议栈的操作信息都被封装在相应的库中,因此技术开发者在使用Z-Stack协议栈构建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仅需要调用相应的API接口即可。
  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方式为单播通信,这意味着所有的终端设备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接受模块的网络地址,然后将传感器的数据发送到该接受模块,即本系统中的协调器模块。 在ZigBee网络中,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来发送传感器数据,该函数名为AF_DataRequest()。在这个函数中包含有很多重要的参数,包括目标节点的地址信息、端点信息、集群ID和数据长度等。   协调器模块接收到来自其他节点的传感器数据后,将根据aflncomingMSGPPacket_t结构体提取接受到的传感器数据。应该注意的是,这个结构体包含诸如事件、端点、集群等信息。在协调器模块上安装一个TFT屏幕,可以用来显示来自其他节点的传感器数据,如果数据高于预设的临界值,则蜂鸣器会报警。
  四、通讯距离及远程监控
  假设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处在理想的真空介质下,并且发射天线和接受天线均设为一样的增益,根据射频传输理论,如果设定ZigBee节点的发射功率为2.8mW,在2.4GHz的频段下进行通信,两个ZigBee节点之间的传播距离经计算可以达到200米。 然而,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ZigBee网络的传输距离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在煤矿井下的实际应用中,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能会受到不规则巷道、煤机设备或其他电磁干扰的影响,使电磁波发生绕射,进而影响其信号传播的能力。 此外,如果终端设备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时,产生的多普勒现象也可能会影响ZigBee网络的传输距离。
  本文使用了TI公司开发的Packet Sniffer软件和CC2531芯片(基于 CC2530芯片的基础上增加了USB 2.0接口),能够获取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时的数据包,因此可用来进行抓包实验。在井上空旷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两个CC2530模块在100米的范围内可以提供稳定的传感器数据传输,而传输距离超过100米后,ZigBee网络会出现一些数据包的丢失。由于ZigBee网络容量大,在煤矿井下使用时,可以增加CC2530模块的数量,以弥补节点之间传输距离的损失。
  基于ZigBee協议的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中,这需要通过网关在不同协议之间进行切换,然后使用上位机软件即可实现煤矿的远程监测,如图1所示。
  因此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网络,通过网关可以将ZigBee网络嵌入到目前主流的通信网络中,这正好可以弥补ZigBee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五、结束语
  本文使用CC2530芯片和Z-Stack协议栈,选择了能够模拟煤矿井下实际需求的传感器,开发了一个“多对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设备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现场的数据,然后通过CC2530芯片和Z-Stack协议栈中相应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函数,可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经过测试,所有终端设备均能够准确地采集三种传感器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无线传输到协调器模块中。经过通信距离的测试和ZigBee技术自身组网的大容量、功耗小、成本低等特性,使得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适用于煤矿井下,可实现对煤矿井下的远程监测。
  参  考  文  献
  [1]宁传文.ZigBee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中的设计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20,49(12):182-184.
  [2]肖紫阳.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目标跟踪系统研究与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6.
  [3]李航. 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停车场关键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14.
  [4]刘涛涛. 基于ZigBee技术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2014.
  [5]莫莉,喻洪平,赵悦,宫霞霞.基于ZigBee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J].煤炭技术,2018,37(09):319-322.
  [6]伍迎节.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的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设计[D].华东交通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开设有计算机实操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Office类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并阐述了建立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平台融合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任务设计、平台选择、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方法,以及混合式教学为教学带来的改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微视频 混合式教学 考试系统  引言:  20
【摘要】 近年来基于三大运营商的宽带覆盖工程,中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尤其是走在经济前沿的广东地区,行政村通光纤已基本覆盖98%以上农村地区。本期应相关政策措施要求,讨论采用光纤到户(FTTH)覆盖方式,解决韶关市怀化县20 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偏远地区网络深度覆盖,实现宽带覆盖100%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20户以上自然村 光纤到户 光网建设方案  
【摘要】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将从经典技术迈进到量子技术的新时代, 量子信息技术突破了经典技术的物理极限, 也开拓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各国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计算 发展建议  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 科学家们将量子力学投射到信
【摘要】 為提供Volte短号码呼叫,本文比较了中国联通各种短号码的呼叫方案,分析了Volte最终优选的SBC和关口局变换方案,并且提供了SBC数据智能缩减方法。  【关键词】 Volte 短号码 SBC 关口局  一、概述  手机呼叫短号码,要就近接入,也就是在A县的用户呼叫119要转接到A县的接警中心2010119,这样才能保证火警被迅速处理和正确的辖区管理。同样的还有110、120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多媒体这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地显示出诸多的特征,并逐渐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有效地实现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对我国现代化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广泛地应用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也逐渐地突出一些教学上的误区,
【摘要】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为医院的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但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网络安全管理,尤其是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和防护方面,部分医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医疗信息,给患者造成隐私权益方面的损失,也危害了医院的信誉。本文论述了网络安全防护及其在医院信息建设、医院信息安全、安全数据保护手段、抗故障产品的选择与应用、应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度不断上升,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应用的范围也得到拓宽。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以互联网为依托,走进了信息技术时代。本文以“互联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小学 科学教学 创新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
【摘要】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是高新技术的根源,渗透在各行各业,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尤其是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在这个人才市场资源倍增的时代,由于审核员工的指标在新时期有了新的概念和标准,不能单纯地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大数据技术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支持和完成效率的便利。本文正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结合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
【摘要】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将初中体育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一个关注,也成为了一种创新的体育教学变革模式。“互联网+”时代指的是在传统的信息时代上的一个升级,它主要是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平台,将各方资源以及各种领域结合在一起,在多元素的文化交汇中形成更大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的角度中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