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同患Kearn-Sayre综合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双胞胎,10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夜盲,伴双上眼睑逐渐下垂4年,双侧耳聋、双上肢震颤伴行走无力1年,于2011年8月11日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两例患者同时患病,表现几乎完全相同,其中弟弟耳聋略重.家族中无其他人有类似症状.因患者耳聋,语言交流困难,依靠书写交流.眼科检查:哥哥右眼视力为0.15,左眼为0.25,右眼眼压9 mmHg(1 mmHg =0.133 kPa),左眼为12 mmHg;弟弟右眼视力为0.3,左眼视力为0.1,眼压不能配合检测.两人双上眼睑均下垂(图1),遮盖瞳孔上方1/2,眼位正,各方向运动受限;双侧瞳孔等大等网,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前节无异常,晶状体透明.两例患者眼底检查(图2):视乳头界清,色略黄.视网膜血管细,后极部视网膜色泽灰暗,视网膜普遍变薄,可见脉络膜大血管。

其他文献
患者女,33岁,因发现右颈部肿物1年余,于2002年4月2日入当地医院治疗.体检: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杏大结节,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颈部无肿大淋巴结.全身无其他异常发现.B超检查:甲状腺囊实性占位.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结节剜除手术。
期刊
恶性肿瘤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据WHO统计,2008年全球死于癌症的人数为760万人,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13%[1].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甚至治愈的关键,探索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显得非常重要.癌基因的过表达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针对癌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判断和预后评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靶向治疗则有可能使患者获得生命的
期刊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发病率仅为女性乳腺肿瘤0.3%~1%的少见疾病.这种二相性纤维上皮性肿瘤由良性上皮细胞与大量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等间质互相包绕而成,病变不典型时与具有分叶形态的乳腺纤维腺瘤相似.此病一般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3种类型,均易复发,且复发后易进一步恶化.了解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机制从而准确诊断是降低复发与恶化风险的主要手段.目前对该肿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分子标志物与基因变化,
期刊
期刊历年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和期刊本身引用的总次数,表明了该期刊在科学交流中被使用的程度.我们在对<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论文在1998~2001年间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12月公布的<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论文在2002年间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动态地了解<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主要被哪些期刊引用,是哪些作者的论文在被引用,及有哪些作者引用了这些
期刊
目的 探讨调节幅度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眼作用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进行角膜塑形术治疗的49例(49只眼)7 ~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分别进行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调节幅度以及眼轴的检查,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予以配戴,并在戴镜后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及调节幅度.将调节幅度的均值作为分割点将患者分为2组:调节幅度低于均值组和调节幅度高于均值组,比较两组的眼轴增长速度及调节幅度变化.对相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细胞凋亡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及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AD老年斑形成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AD尸检材料及4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的老年尸检材料作为对照,进行白细胞介素1α(IL-1α)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DNA末端转移酶技术(TUNEL)双重标记及淀粉样β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双重标记.结果 AD组静止的小胶质细胞数与
近年来自内障屈光手术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白内障疾病的临床诊疗中,让患者恢复更优秀的视觉质量,是白内障手术医师的更高追求。更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与设备、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以其不断完善的临床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生的关注。
我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49例乳腺癌组织进行了蛋白激酶A的Ⅰ型α调节亚单位(PKAR Ⅰα)mRNA水平的检测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脂酰肌醇蛋白3(GPC3)在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方式和诊断意义.方法 制作5个含54例肝母细胞瘤(病例收集于2000至201 1年)的组织芯片,其中包括3例肿瘤组织活检标本、33例穿刺活检标本、5例一期手术切除标本、13例介入治疗后二期手术标本.54例肝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单纯胎儿型22例,混合性胎儿和胚胎型24例,混合性上皮和间叶型8例.另选10例同龄瘤旁肝组织作为对照.全部病例采用免
患儿男性,3岁.父母发现患儿白幼右侧下眼睑肿胀,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于201 1年9月15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光感.可见右下眼睑隆起,表面呈青蓝色,眼球表面结构不清楚,触诊可扪及眶内软性肿物.左眼角膜直径小,前房浅,瞳孔小,晶状体透明,眼底未窥入.患儿父母均身体健康,母亲否认孕期服用致畸形药物史,患儿足月顺产.患儿行彩色多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