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大学生形成人生目标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基于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实证分析发现:高校是大学生人生目标感发展的重要场域,同伴支持勉励、生涯规划教育、专业课程、课外讲座、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对本科生的人生目标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思政教育活动需以有效的教师引导为中介才能发挥显著作用,教师的榜样示范、言行一致可增强思政教育成效.此外还发现,教师引导的正效应明显小于同伴支持;说教灌输、功利主义等不当德育方式以及师生关系松散、交流深度不足是教师育人效果受限的潜在原因.“知识育人”和“榜样育人”应当成为高校人生目标教育的关键举措,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可以有力支撑其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