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如归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运北京——中国网通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帆船赛事,迎来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和随队的官员,住宿需求达到一千多人次,青岛市共有17家酒店承担了本次帆船赛的接待任务,范围从五星级到三星级不等。
  17家酒店在医疗和安全保障方面执行了严格的标准,每个酒店都设置有专业的医疗服务站点,如果运动员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可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治疗;安保方面,每个酒店都设有安保的几个警点,有专人负责24小时的安全保卫工作。为了方便来青人员更好地了解青岛,奥组委提前将四千余份中英文地图、《青岛指南》、服务手册发放至各住宿酒店,所有资料都备有英文版本。此外,组委会还特别为每位参赛人员准备了青岛市惟一的双语外宣杂志《走向世界·帆船之都》,杂志除围绕帆船运动主题外,更加详尽地介绍了帆船之都一青岛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为所有来青人员,特别是外国友人更加深入地认识青岛、感受青岛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在医疗、安保等整体统一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各酒店还根据不同国籍运动员、官员的习俗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海情大酒店这次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入住,他们印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区)旗,与中国国旗一起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并设置了按中国时间和运动队本国时间调整的时钟,为队员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居住环境。酒店还为每个运动队都配备了专门的联络员,收集各运动队的信息。当遇到运动员过生日,酒店方面会特别准备生日蛋糕和鲜花;香格里拉大饭店专门为参赛的外籍运动员设立了临时宗教场所;在海景花园大酒店,英国代表队人数最为庞大,50多人占据了酒店整整一栋小楼。早在英国队来之前,酒店方面就根据英国队的人数,对房间的床位进行了调配,并将小楼内的会议室改为休息区域。本来英国队就餐是在酒店的西餐厅,但考虑到西餐厅位置离英国队住宿的小楼太远,酒店特意将小楼旁边的一个日式料理餐厅整体划归英国队使用,还专门在餐厅内增加了烤箱、洗碗机等设施。酒店的精心安排让英国队喜出望外。除英国队外,美国队、西班牙队和阿根廷队也住在海景,考虑到美国队队员身材比较高大,酒店还特意从广东订做了床尾凳。香格里拉大饭店、海景花园大酒店、邮电宾馆、府新大厦等饭店为运动员准备了专门餐饮区域,并提供了外语服务、外币兑换等服务项目,提升了亲和力。此外,不少酒店还在大堂设立了邮箱,让那些喜欢收集明信片的运动员和官员们足不出户就能发信。
  


  为给各国参赛队员带来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本次大赛组委会和17家负责接待的酒店没少花心思,同时他们在接待媒体和其它相关工作人员上也下足了功夫。本次赛事的媒体指定酒店——贵都大酒店的有关负责人说:“对于记者们来讲,通讯畅通是他们工作的首要条件,因此酒店除了在记者所住的每个房间都安有网线外,还特别安排酒店的商务中心为记者工作服务。”大赛的媒体接待中心设在贵都大饭店,为保障媒体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酒店专门在三楼辟出了一问会议室,配备了传真、电话、电脑等设施。为了能更好地为各国媒体服务,酒店还对服务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尤其是对英语常用语的培训。
  在国际帆联技术官员入住的青岛饭店,“我们把最好的楼层、最好的房间都留给了国际帆联的技术官员,在房间里,他们就能看见奥帆中心。”青岛饭店副总经理张彦昌告诉记者。为了接待好本次大赛的相关人员,青岛饭店在每个楼层都增加了服务人员,并在技术官员们入住的三个楼层配备了全天候的服务人员和安保人员。“不管是洗衣服务还是送餐服务,我们保证只要电话一响,立刻上门。”张彦昌说。为了提升服务人员语言水平,成为指定酒店后,青岛饭店特意招收了一批英语水平较高的服务员,并进行了严格培训。
  负责本次大赛接待任务的所有酒店,都把这次接待运动员作为他们酒店的光荣,“这次接待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酒店的声誉,更关系到青岛的形象,甚至是中围的形象。”贵都大酒店公关部经理,表达出承担此次大赛接待任务的全体酒店工作人员的心声。为此,酒店向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力图用自己最优质的服务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打造回家的感觉。
  无论从整体的布局把握,还是从人性化、细节化的设置上,本次大赛17家酒店的接待工作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称赞与肯定。国际帆联包括北京奥组委的分管领导,以及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对酒店的住宿条件和服务都非常满意。通过此次大赛充分证明了青岛市有能力办好2008奥帆赛的接待工作,同时这次的工作也为2008奥帆赛积累了经验,相信2008年他们会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以前,很多人买的是毛坯房,尽管价格要相对便宜一些,但买房后的装修让买房者“脱一层皮”。一趟趟去找装修公司、到各个市场买材料,然后在装修的一两个月内不得不当采购员、监工,耗时耗力不说,由于装修公司水平、信誉不一,买房者又对装修建材不熟悉,结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002年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精装修成品房逐渐成为商品房发展的方向,中国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倡
期刊
从1892年张裕诞生的那天起,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创造了百年的传奇品质,铸就了百年的品牌辉煌,从此,张裕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在外商的夹缝中生存,它带给中国近代民族产业希望和智慧,它让西方世界震惊,它使世界关注中国,使国人充满力量,张裕,演绎了一段历久弥香的传奇。    张弼士——葡萄酒之父    谈起张裕,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创始人,一位出生在广东大埔的客家骄子,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近
期刊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何晓正是这样一位感动很多人的平凡的美女英雄。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历下支行的一名普通的综合柜员,业务副经理,何晓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看到“济南市文明市民标兵”,建行山东省分行“十大杰出青年”、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突出贡献奖、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等等不胜枚举的荣誉时,才发现何晓的业绩是不平凡的。以何晓名字命名的“何晓工作法”,被总行评为服务文化成
期刊
昼夜涛声相伴,四季树木常青,山巅灯塔耸立,不见烽火塔台依然。这样的景象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自然的承予,这座海拔只有42米、面积只有24公顷的小山,虽然不高不大,却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现今。烟台山一一烟台的象征,三面环海,岗峦兀立,林木葱茏,清秀幽雅,位于烟台市区的北面,伴着潮起潮落的海浪声,这座走过沧桑历史的山脉向祖祖辈辈们娓娓地诉说着那些精致、厚重的故事。  烟台山原是明代狼烟墩台的所在地,据史
期刊
历届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向来被主办国所重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安保方面的投入更是开历史之新河,12亿欧元的投入,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12.5倍,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15倍,让人们无需质疑东道主在安保方面所下的功夫,也让人们拭目以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作为2008年奥帆赛的一次预演,更让世界关注青岛赛事的安全保卫工作,而本次帆船赛安全保卫工作圆满、
期刊
依山势而建,随山形而逐。坐落在山坡上的淄博市第一医院,厚重而有灵气。门诊楼、病房楼、科技楼挺拔轩昂,与一片片翠绿相互掩映,几声清脆的鸟鸣,衬托出了远离尘嚣的幽静。置身其中,让人感到舒缓和恬适。在这温馨的院区里,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宋晓东院长。    人性化服务抚平病痛    本刊记者:在医院里,我们看到一些充满人文服务理念的标识,病人渴了送上一杯水,为行动困难者推来轮椅,将需入院者送到病房区,
期刊
                 
期刊
8月20口晚的青岛,海风送爽,万众欢腾。“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开幕式在青岛奥帆中心奥运纪念墙码头旁专门搭建的大厅内举行。为体现“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开幕式放弃了以往大型赛事邀请同内外著名艺人,举行大型歌舞晚会的传统方式,仅进行了40分钟。  开幕式由青岛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委、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组委会执行副主席臧爱民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
期刊
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让青岛成为世界的焦点,海内外主流媒体大举前往青岛奥帆基地对为期14天的比赛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报道,据统计正式注册记者200多名,之后陆续来到奥帆基地进行采访的记者达400多名。  Richard simmonds是英国BBc体育频道强势栏目的编导,这次他和他的同事一行四人,“重装上阵”来到青岛对本次帆船赛进行报道。谈到青岛给他们的感受,Richard脸上的疲劳一扫而光:“这是
期刊
8月31日晚7时30分,“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闭幕式晚会在冷焰火表演后拉开了帷幕。国际帆联副主席大卫·凯利特在颁奖致词中说:“国际帆联对本次比赛非常满意,对成功举办奥帆赛充满信心。我想向所有的政府官员和青岛人民道一声感谢,谢谢你们热情周到的款待。我们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我还要向五百余名出色完成任务的志愿者朋友们表达我诚挚的谢意。你们灿烂的笑容和亲切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