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党的民主建设目标的科学设计及其实践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对党的民主建设目标的设计是他长期思考探索党建理论、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这一设计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党所处地位变化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丰富的党的民主内容。尽管它一度在实践中受扭曲,但并不影响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至今仍然是党章总纲中的基本规定。 Mao Zedong’s design of the party’s goal of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is the result of his long-term thinking of exploring Party-building theory and 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is design has a wide range of practical foundation and profound social background, reflecting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s position chan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cluding profound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rich party democracy. Although once distorted in practice, it does not affect its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esent era, and is still the basic stipulation in the general pla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so far.
其他文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
"文化大革命"过去已经整整30年了,如何正确地评述这段历史,从它一结束开始,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期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文革"后的许多讲话和文章中
人文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供学者们讨论的人文知识 ,我们还必须将其体之行之 ,用于我们实际的生活 ,这样才能达到讨论的最终目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过程中
正确理解和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事关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我国发展与稳定的和谐统一,现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这是针对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任务而提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分别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对于落后国家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上半叶,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率先建立起社会
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赋予爱国主义崭新的时代内容。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邓小平关于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主要有:在总结国际共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兴系的基本原则;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标准是各国的实践;对国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