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改性Fe-Mn/TiO2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硫中毒及热还原再生研究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Ho改性Fe-Mn/TiO_2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评价和一系列表征技术对其低温抗硫性能和催化剂的热还原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NH_4)_2SO_4)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以及活性组分硫酸化(MnSO_4)是催化剂硫中毒的主要原因。当烟气中的SO_2体积分数低于0.04%时,Fe_(0.3)Ho_(0.1)Mn_(0.4)/TiO_2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抗硫性。在此条件下,当切断SO_2的供应时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可获得显著恢复。当通入的SO_2体积分数增加至0.1%时,催化剂会发生不可逆失活。在体积分数5%NH_3气氛下,失活催化剂经过350℃的热还原再生处理60 min后,其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能够得到明显恢复,且NO_x转化率可以回升至80%左右。
其他文献
日本Mitsubishi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更有效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改善了双酚A(BPA)的生产工艺。Mitsubishi公司自1997年起就在Kashima一套70kt/a的设备中采用CT-BISA工艺。该工厂使用一种
选择四种不同配位基团的双齿配位分子乙二胺(EN)、乙醇胺(EA)、乙二醇(EG)和丙二酸(MA)对CoMo/γ-Al_2O_3催化剂改性,比较了它们对二苯并噻吩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活性
期刊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iWO_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混合煅烧法成功地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NiWO_4/g-C_3N_4。采用XRD、FT-IR、EDS、SEM、BET和XPS表征了NiWO_4/g-C_3N_4的形貌和结构特
扬子石化公司现有芳烃抽提装置产能为390kt/a,是我国最大的芳烃抽提装置。自1989年10月原290kt/a芳烃抽提装置投产以来一直使用进口环丁砜溶剂。为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关于“三剂”国产化的
对SCR连铸连轧铜合金电车线坯的成分和性能进行测定,以其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模拟样本.结果表明:Cu合金线坯中Cu-Ag的电学性能优于Cu-Sn,而力学性能较差;所选用的BP神经网络模
用ZF-Ⅰ型覆盖剂覆盖球化剂,延长球化剂的起爆时间、反应时间、吸收路程,提高球化剂的吸收率,使球墨铸铁的球化级别稳定在2级以上,既提高了球墨铸铁的球化级别,又减轻了对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