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丽西藏建设的四重认知维度——基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思考

来源 :西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是新时代治藏方略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目标任务之一,凸显了美丽西藏建设的重要地位。可从四个维度深化对“美丽西藏”的认识: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高度认知和建设美丽西藏,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认知和建设美丽西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认知和建设美丽西藏,从特殊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出发认知和建设美丽西藏。
其他文献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即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比例结构日趋合理、大力选拔培养女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素质能力不断提升。70年来,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给予我们如下启示:必须坚持党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干部制度保障体系、必须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不断提高西藏教育质量、必须继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代边疆危机内涵下的“西藏问题”是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议题之一,国民党治下的国民政府一再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人民政府却一举重整在藏治权,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结束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极不正常的状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因应,反映了两党在面对相同问题时的不同取向,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政党革命性问题。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以来的民族工作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改革调整期、稳步发展期、成熟完善期的发展过程。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西藏特点的民族工作之路,其发展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分析西藏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价值追求、制度保障、核心内容和底线思维,能够让我们把握西藏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客观规律。在新时代语境下展望西藏民族工作的时代走向,凝结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西藏智慧、打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西藏模式、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西藏典范,有助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西藏力量。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为了更好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执行“十七条协议”中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除出西藏的任务,各路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在进军西藏过程中完成了在各边境要地的驻防。通过换防、平叛、垦荒生产,同时配合外事工作,印度在中国西藏的特权得以消除,现代边防体系得以建立。西藏边防的巩固,保卫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为新生政权的稳固提供了战略支撑,为西藏地区进入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军事保障,为西藏后来的守边、固边、兴边、强边的实施奠定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