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郑州四十四中坚持面向未来规划创客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富于创新、敢于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学校目前承担了“中学创客课程的实践研究”“中学STEAM课程的实践研究”两项省级课题,汇编有《创客,向未来出发》两册,开发校本教材十余种。
  一、创客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创客课程的目标契合核心素养的理念导向
  在现代社会,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客课程通过多样化、信息化的教育手段,体现了教育与学习的本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2.创客课程的现代化趋势契合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
  创客理念是发达国家推行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孩子的探索与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学科融合的课程建设,强调前沿技术的应用与整合,使创意融入教育,推动教育创新。创客课程正是以科技与学科融合为导向的现代化趋势,同六大“核心素养”高频共振。
  3.教师队伍的创客性契合教师素养的专业要求
  开发创客课程要以教师创客为基础,没有教师的“创客”,创客教育便是镜中花、水中月。重新认识学科核心价值,变“讲授为中心”为“学习为中心”,成为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打造专业创客教师队伍,落实核心素养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4.创客课程的信息化契合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趋势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核心素养就实践创新提出了问题解决与技术运用方面的能力要求。
  二、基于课程融合,规划、实施与评价创客课程
  1.在课程规划中设置融合课程
  学校根据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培养勇于担当、自信、阳光,有创新精神与公民意识的现代人”。整体规划创客课程,设置了“学会悦纳与认可、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探究与创新、具有国际视野”五个目标及三类课程:
  一是学科发展课程。包括“语言文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关注兴趣与爱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增强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开阔视野,突出个性与品质的培养,侧重学科素养、学科拓展、合作交往、心理健康、個性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培育。
  二是特色发展课程。包括“德育特色课程、空乘特色课程、艺体特色课程”。充分发挥特色德育课程的影响力,以德促智,以智养德,德智相融,彰显空乘、美术、播音主持等艺术特色。
  三是融合探究课程。包括“拓展探究课程、STEAM融合课程”。“拓展探究课程”以探究创新为主,强调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动手操作等深度学习方式。“STEAM融合课程”以学生小组合作形式,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通过设计、分析、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侧重培育理科创新型人才。
  2.在课程开发中倡导融合理念
  在课程开发上,我们一是针对创客理念与学校课程规划开展通识培训,促进观念转变,选择合适路径开发课程。二是组建“教师创客俱乐部”,实施“多元共享、文理渗透、资源整合、链接互通、智慧互联、项目牵引、思想交融、创新复合”等融合策略,使课程开发由普及走向融合。
  3.在课程实施中体现融合样态
  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课程可选的基础上力求体现跨界与融合。《幸福烘焙时光》《探秘百草园》《未来工程师》《3D打印》《魔法化学》《创意设计与制作》等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学科融合思维。
  4.在课程评价中提升融合品质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将定性与定量、过程和成果有机结合,对教师、学生和课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仅能显示学生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体现学生创造意识、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应变能力等的提升。如《3D打印》课程评价包括:课程活动日志、学生总结和反思等过程资料,中期展示学生做出的桥梁基本构架、模型等阶段性成果,终期对3D打印出的桥梁进行承重能力、外观、实用性等方面展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习意志力、自信心、认同感等进行评价,并反馈结果。我们通过多元评价、及时反馈、正向激励,保证学生在学科融合中实现健康成长。
  三、基于课程设置,搭建创客空间
  1.实施国家课程,搭建基础性创客空间
  创客教育需要“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体现课改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知识的迁移,使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对此借助电子白板、优教通、人人通平台和微课等现代技术,让学生线上与线下学习互补。打造“三段五环”生长课堂,课前、课堂、课后三段发力,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致力改进课堂教学、激发课堂活力、重建课堂生态。
  2.创新德育课程体系,搭建情商性创客空间
  学校德育也是创客教育资源,学生不仅有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分享与展示,也应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我们积极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创新德育内容与形式,将众创文化渗透到德育中,积极开展“二横四纵”德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二横”即以《弟子规》和文明礼仪为抓手,横向确立德育基点;“四纵”即以团队、课程、活动、文化为内容,纵向确立德育着力点,从而构建以“学科德育、潜在德育、活动德育、综合德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3.开发实施校本创客课程,搭建广泛性创客空间
  我们从开发出的130余门校本课程中遴选出50多门课程,在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实施,实现了网络选课、走班上课,打破了学科壁垒,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创意与创新需求,使大家的创客能力得到提升。
  开展创客教育,关键是教师创客,我们积极树立创客思维,塑造创客精神,加强学科融合,研发普适性课程,同时加强创客校本研究,促进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校的创客实验室也别具一格,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原有“3D打印与激光雕刻”实验室,开展DIY方面的创意项目学习;另一方面建设“比特”实验室和“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比特”实验室重在进行“物联网 STEAM”创客教育,实施数字化实验、积木化教学和游戏化过程的相关课程。“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凭借先进处理器和软硬件,汇聚了一批爱好机械类、智能机器人的创客人才。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濮阳市油田第十二中学于1979年建校,先后荣获“全国特色学校”“河南省教育名片学校”“濮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2006年,学校确立了“责任、发展、幸福”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责任教育”, 致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责任意识,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责任教育”的总目标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特
目的:制备黄药子凝胶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黄药子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药子中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ech C18,流动相为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鹤壁市第二中学自2015年秋季起,启动了以“运用教育智慧,打造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新一轮课改实验。3年来,鹤壁二中精心进行课改顶层设计,合理规划课改进程,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课改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课改道路。  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核心  凡是优秀的学校,都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关键,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率为灵魂。在不断的探索中,学校逐渐明晰了建构
变传统为多样  为什么教师喜欢课改?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幸福。  课改之后的课堂,教师以管理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从原来的学科知识讲授者转化为现在的课程管理者,从“要我教”转向“我要教”。  课改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样化的读本,让传统单一的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  我认为,课改也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原来的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師生互为课堂主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
在新产品协同设计趋势的影响下,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将从优秀的供应链管理逐渐转移至有效的设计链管理.设计链运营参考模型(DCOR-model)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框架,使企业可以对最难
目的:研究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及给予单瓶串联输注营养成分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方法:收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96例临床资料,术后48h
走进众意路小学校园,一楼文化墙上古朴的文字取自经典美文,如《千字文》《弟子规》《古今贤文》《三字经》等;二楼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展示区,中国功夫、朱仙鎮年画、传统服饰、戏曲等展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楼是二十四节气介绍,华夏民族的历史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绵延;四楼是“一带一路”区域版图,它见证着昨日的辉煌,也见证着更精彩的现在。近年来,我校以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为突破口,以经典诵读、书法练习
从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技成果管理的工作特点出发,分析高校科技成果具有的教学价值,阐述高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高校实现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的
在一年四季中,女士们最不可缺少的饰品之一就是丝巾。法国品牌Hermes(爱马仕)丝巾建立于高档、高质原则和法兰西浪漫风格,并在其中融入了流行元素,使得该品牌产品独具恒久魅力。自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压力下,从必要性角度分析河南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缺陷,客观评价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促河南区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