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好美容觉轻松美到老

来源 :问健康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都会的生活节奏恨不得赶超高铁,“加班-熬夜-失眠-肌肤问题”的常态让不少白领、金领OL们连轴转、忙不迭,最后心灰意冷。相比保养品、护肤品的化学魔力,安安稳稳睡个“美容觉”无疑更健康绿色。
  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从午夜至清晨,人体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最活跃,此时皮肤细胞会进行再生,肌肤同步自我调整。而此时若熬夜,则将影响细胞再生的速度,导致肌肤老化、“增龄”。对此,古老的中医睡眠理论其实也与之不谋而合。
  据《黄帝内经》载,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盛之时,也是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的时刻。阴气盛时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并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夜半长眠,此乃中医养生、美容之奥义所在,不仅能为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储备能量和精力,更是恢复疲劳、养颜驻颜、走出亚健康的一剂“良方”……
  心神受扰、五脏失养则可致“不寐”
  营卫运动乃睡眠之“枢纽”
  “月正中天,辗转反侧难入眠,听窗外寒风呼啸,平添心头三分愁绪,”战国时齐威王曾对名医文挚如是说。言语间谈及自己的养生之道将睡眠放在了头等位置,并认为失眠一夜则损精耗气。虽然夜半难寐,自古多愁,但幸好得益于祖先的遗产,中医药自古就呵护着众多难寐之人。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调节主要是靠阴阳。阴和阳是两种相互对立且统一的调节力量,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而人体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也是由阴阳之气调节力量的变化、消长所产生的。”据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陈丽云介绍,中医古籍其实早有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说,当阳气衰落、阴气上升时,就会引起睡眠;而阳气强盛、阴气衰弱时,人就会觉醒。
  “其实,这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当人渐渐衰老,身体阳气虚弱、生理活动功能下降时,往往表现为不爱活动、喜卧、嗜睡等。而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则是由人体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来决定的。”
  失眠多因阴阳不和、气化无力
  那失眠究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专科主任医师储利胜教授看来,心神受扰就是诱因之一。
  “当我们的心神受到干扰、动摇不定时,即会造成失眠。从营卫和气血运行的层面看,就是指卫气始终停留在人体外部,行使保护作用,使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换言之,卫气因不能进入体内与营气汇合,即导致了不寐。比如有不少家长由于担心子女高考成绩而整日心神不宁,进而发展为失眠,就是这种情况。”
  此外,五脏失养,导致阴阳不和、气机运化失去了原动力,或过虚过实等,亦可导致失眠。
  【心肾不交致不寐】
  心在人体上部,中医将其归属于五行中的火;肾在人体下部,归属于五行中的水。心中之阳气下降至肾,对肾的阳气具有温养作用;肾中阴气上升至心,则能滋润涵养心的阴气。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互相升降,保持着动态平衡,就如同自然界的气候,雨水下降后受热而蒸发到天空中,然后下降,从而形成循环。而一旦肾水不足,不能上升制约心火,或者火气太盛导致不能下降温暖肾中水气,临床即表现为失眠。通常老百姓讲的“阴虚火旺”即属于此种类型。此类病人往往自感身体易发热出汗,且容易冈小事而生气。
  【肝气郁滞致不寐】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体多虑、压力过大、用脑过度等,便易造成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能导致多种病理产物产生,进而导致失眠。比如有些女患者也在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她的失眠就是“被气出来的”。
  【胃失和降致不寐】
  很多人都知道养生需要食疗调理,却不知饮食过饱或过少都可以导致失眠,而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谓“胃不和”即胃部感到不舒服。因此,专家建议我们平时吃饭时也要掌握一个原则,即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晚饭后最好出门散散步,或者做一些轻度的运动,这对提高夜里的睡眠质量很有好处。另外,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则应避免食入过多的肥甘厚味,以免进一步损伤胃的功能而加重失眠。对此,现代西医学的临床研究也发现,患者的胃溃疡症状和失眠常常相伴发作。
  养生驻颜养气血 “美容觉”也大补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系统的平衡,所以,睡眠可以说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而且,睡眠的质和量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对保养皮肤而言也十分重要,睡眠不足或者质量不佳,就可能造成皮肤干燥缺水、色素沉积、色斑、痘痘、肌肤粗糙等等。而睡对“美容觉”,对于养生、养颜皆是事半功倍,而且也不失为最有效、最省钱的保养秘诀……
  胆损肝郁则皮肤成斑或暗古代养生家认为:“睡觉为养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补不来”。其实不止养生,美容也是如此,熬夜一次看似无碍,对皮肤的损伤却已经很大。“《黄帝内经》有记载说,‘气以壮胆’‘十一脏腑取决于胆’,意思是说,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都取决于胆,生理活动也依靠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够生发起来,身体就不会受到影响。而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此时若睡眠就能蓄养胆气,不睡则会消耗胆气。如此以来,不仅会造成胆汁新陈代谢不利,引起贫血、供血不足,还会因为胆虚上不明目、血虚下不养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之症,对于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陈丽云教授如是介绍。
  当然,胆气受损也会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胆气损则肝郁结,疏泄功能失调,不仅人会看起来郁郁不乐、愁眉苦脸或是烦躁易怒,对于女性而言,更会出现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皮肤长斑,或毛孔粗大、暗疮、经前长痘等症状。“肝藏血,调节血量、濡养双目、爪甲、筋腹,还参与月经形成。肝血充盈,则双目明亮、爪甲红润饱满、关节活动灵活、动作敏捷;肝血不足,则面色光白、目色无神、爪甲干枯、体态变老、关节屈伸不利、动作迟缓。”据陈丽云说,肝胆湿热还可见带状疱疹、白带异常,或面部皮肤蒙垢不洁、面色发黄等,非常影响皮肤、体态。生痘疮   美容觉时间宜在“亥时至寅时”
  正是因为睡觉与肌肤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美容觉”一说才应运而生。专家建议,最佳的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说,在晚上21点睡下,第二天早晨5点起床。因为中医认为,亥时三焦经旺,而三焦又通百脉,所以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帮助养生、驻颜。比如那些百岁老人、神清气朗面色红润者,大多都有这个共同特点,即亥时左右睡下、寅时起。另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所以,如果能在亥时至寅时保证睡眠,则第二天少阳之气就能升起,人也不易困乏,精神好、脸色也更加光泽明朗。
  利用“美容午憩”护肤养生
  或许对于大多数忙碌的白领、金领一族而言,需要每天保持亥时至寅时的完整睡眠要求真的太过“苛刻”,那偶尔有几个夜晚需要加班、应酬没能保证“美容觉”睡眠是否可以补救呢?答案是肯定的,而利用第二天的午睡小憩补足美容觉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记者此前曾在日本银座的街头发现过多家“午睡商店”。某家店铺的老板前川恒久曾介绍说,所谓“午睡商店”,即是给日本白领提供午睡美容服务的特殊美容店,而这种“午睡美容”的服务理论则是来源于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中专门研究午睡的专家松雅小岛教授。松雅认为,人体在午睡时会比夜间睡眠分泌大量激素,能使皮肤得到保养,使眼睛更有神采,而此时进行护理,皮肤的吸收也会更好。所以在“午睡商店”里,睡眠美容服务主要包括颈部防皱和双手、双脚保湿护理,即在午睡时,让顾客戴上保湿护颈,双手、双脚抹上精油,然后戴上手套、睡眠袜。保持40分钟的睡眠,能让营养物质充分渗入皮肤,同时又不会造成毛孔堵塞,长期坚持能起到很好的护肤效果。
  对此,储利胜教授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虽然午间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没有晚上高,但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的增加却远远高于夜间,能够充分有效地促进皮肤血管开放,补充皮肤养料和氧气,带走排泄物,保持皮肤细嫩有弹性。“按照中医的理论,午时 (中午11点~下午1点)是心经最旺的时间,此时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午睡片刻对养心大有好处;而未时(下午1点~3点)则是小肠经最旺的时候,能对人体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即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从而改善调理身体阴阳平很,带走毒素和有害物质,清洁肌肤。”
  穴位按摩
  为美容觉助力
  美容觉对皮肤的益处多多,也是身体内部自我调整的最佳时间,因此令不少女性心驰神往,但往往事与愿违,而熬夜后失眠、多梦、起夜多往往正是“罪魁祸首”。究竟怎样才能安安稳稳地睡足美容觉呢?专家建议不妨按摩如下穴位来帮助更好地进入梦乡,唤醒鲜活靓丽的面容:
  【鸠尾穴】
  穴位所在: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方义解析:忙碌了一整天,身心疲惫却遭遇失眠困扰,睡个美容觉难道也成了“奢侈”?须知,失眠往往是由于神经过于兴奋所致,不妨常按压鸠尾穴,以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具体按摩方法,主要是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期门穴】穴位所在: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方义解析:熬夜是美容的大敌。所以,调理肝脏是让美容觉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所在。建议一旦熬夜,可在睡前按摩期门穴,以疏肝养血,解除胸闷惊悸的症状,促进优质睡眠。具体按摩方法是,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侧的期门穴上,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巨阙穴】
  穴位所在:在体前正中线,肚脐上六寸处。
  方义解析:夜间是大肠排毒的黄金时间,如果排毒不畅便会导致便秘、腹泻等肠胃问题和痤疮、皮肤暗哑、有黄斑等皮肤问题。建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睡前加按此穴,促进肠胃运动,益于大肠的排毒。具体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压此穴,每按压10作圈状按摩10次,如此交替4~5个。
  【关元穴】
  穴位所在:位于肚脐下3寸处。
  方义解析:多梦也是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一大症结。身体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元气不足、脏腑不调,身体虚弱、气色不好。建议多梦者可以按摩关元穴,以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具体按摩手法是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连续60次。
  睡不好老得快 3种睡法“伤不起”
  误区一:微醉入睡
  如今年轻女性的“夜生活”愈发丰富。特别是那些高层OL们,应酬太多,伴着微醉入睡似乎也是常态。虽然饮酒入睡后睡眠很深,但酒精在人体入睡后可大量、迅速代谢,增加皮肤水分的流失,进而导致脱皮的角质化现象,出现皮肤老化、粗糙等。酒精对皮肤的影响和尼古丁对皮肤的影响相似,同属氧化剂,一旦摄入过量马上入睡,则会通过一整夜的体内代谢、分解加速皮肤的衰老,产生面部色斑或是在脸部和身体上形成红斑、红血丝等。
  误区二:带饰品入睡
  很多女性却往往忽略了在睡觉前摘下饰物的细节。有时候加班晚归,或是聚会至凌晨,必定是沾到床沿、倒头就睡,殊不知,这些被忘记摘下的金属饰品,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悄磨损了皮肤,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磨损而引起人体皮肤的慢性吸收性蓄积中毒(如铝中毒、铂重度等等)。
  误区三:带妆入睡
  如今不少年轻女性睡觉前都有不卸妆的坏习惯,殊不知,皮肤上残留的化妆品非常容易堵塞毛孔,造成汗腺分泌障碍,不仅容易诱发粉刺,而且时间长了还可能会损伤皮肤深层,加速衰老。
  专家告诉我们,不卸妆就睡觉的话,化妆品的油份往往会在熟睡时酸化,形成过酸化脂质,导致皮肤的老化和粗糙。而且,没卸妆即是代表没洗脸,那么一整天下来,多余的皮脂就会留在脸上,皮脂堵塞了毛孔进而就形成了痘痘。
其他文献
不同的维他命养分对健康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原来各种维他命对肌肤也有不同功效,如可帮助肌肤抗衰老、抗氧化、促进体内骨胶原增新、补充肌肤水分等,今期就为大家介绍4种对肌肤较重要的维他命元素,重拾肌肤的健康美丽。  维他命的分类  维他命分为”脂溶性维他命“与”水溶性维他命“,主要常见的脂溶性维他命有A、D、E、K,水溶性的维他命则有B 群(B1、B2、B3、B5、B9、B12)、维他命C。  其中除了
期刊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属于中国武术的一种,也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STEP 01双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沈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期刊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如果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期刊
九州面积超过4200平方公里,约等如40个香港大,加上景点散落在不同地区,若以自驾的方式旅游,由一个景点开车到另一个景点动辄要2、3小时。其实九州的铁路网络非常完善,加上新干线全线开通,博多(福冈)往熊本由1小时13分钟缩短至33分钟,大阪往熊本由3小时57分钟缩短至2小时59分钟,建议可以铁路作为基本的交通工具,再配合巴士或租车游览各地,既舒适又省时。  竹林深处  独霸5米长风吕  竹ふえ位于
期刊
形体芭蕾是借助芭蕾的基本元素,力求简单、有效地分解芭蕾动作,将芭蕾的几个特性,如开、绷、直、立等有机地融入到形体训练规则的套路中,有重点地锻炼人体的形态。虽然动作强度不大,但能锻炼身体内部肌肉,从而塑造出挺拔、优美的形体。特别适合办公室的白领来松弛紧张的肩背。  学芭蕾的8大作用  1.端正肩膀  练习芭蕾形体,要求颈部保持上挺,肩膀自然下垂。这样的姿势有助于锻炼颈椎,减少肩颈部疾病。  2.校正
期刊
天然生长的野山参大概是中国最广为人知又最为珍贵的中药材。中国人参的主产区在东北,而东北参又以吉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抚松、长白、靖宇、集安等地的人参都是赫赫有名。在集安,买参人卖参人总是提到秋皮,这个村子就是我们此行寻药的目的地。  在人参的主产区东北,当地人管它叫“神草”、“地精”,从别名可见其不同于一般草药的地位。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人参种植到了农田,昔日的“百草之王”已不再神秘,只留下那些神
期刊
【杨炳初教授】  秋季,金桂飘香,气候宜人,人们普遍胃口大开,活动增多。但此时燥气当令,易耗气伤阴以致阳气弱阴气长,人体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更注意养胃护胃。  秋冬季节更换之时,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容易干扰脾胃虚弱和患有慢性胃肠疾病人群体内的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使其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胃酸分泌失调,容易引起烧心、反酸
期刊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黄帝问)何者?(岐伯言)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对中医“神”的认知  “神”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
期刊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其包涵的文学价值无可估量,还因为它事无巨细地为我们还原了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而其中蕴含的医学知识、养生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不如今天就让我们偷师一回,穿越到两百年前,看达官贵人是如何解读“养生”二字的。  红楼中的女中医 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虽不及风流婉转、灵气充溢的黛玉惹
期刊
人类和所有哺乳动物一样,从出生开始就以奶类为食物,维持生命。其中以牛奶食用最为普遍,但是对于牛奶的各种“传言”却一直影响着我们对它的正确判断。  谣传一: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  有传言说,牛奶是西方人的“水”,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中国人喝牛奶会胀气、腹泻。甚至还有人摆出“确凿”的证据,说中国人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耐受牛奶中的乳糖,所以不适合喝牛奶。  其实,中国人从三千年多年前的商代开始,就学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