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监测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E/A)、心电图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ECG)监测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科首次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无恶性肿瘤病史,无心脏病史,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未行放射治疗。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ACT(即环磷酰胺+吡柔比星4个周期,多西他赛4个周期)、CAF(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6个周期)或TE(表柔比星+多西他赛6个周期)方案化疗,对其化疗前、后的心电图、CPK、常规EC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监测化疗前基本正常94例,化疗后基本正常77例,化疗过程中出现改变37例;CPK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常规ECG监测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LVEF、LVFS较化疗前下降(P<0.05);化疗后E/A较化疗前下降(P<0.01)。结论 ECG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有价值的临床监测手段。
其他文献
均质压燃(HCCI)燃烧方式是目前内燃机燃烧领域的研究焦点.因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主要由可燃混合气的化学动力学所控制,故很难在全负荷范围内控制它的着火时刻和燃烧放热率.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植骨、联合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5年1月确诊为四肢长骨骨囊肿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1~26岁,平
目的初步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1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根据年龄、病理匹配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来曲唑5mg&#183;d-1治疗和给予安宫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