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体制改革下看教师如何引导青少年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从调节应试竞争氛围、改变授课方式、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指出教师在这关键时期要引导青少年健康积极发展,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下的真正人才。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 引导 青少年发展
  
  钱学森曾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由此可见,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在教育领域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把教育摆在战略地位上,围绕着以“科教兴国”的方针,我国逐渐取得了普及大众化教育的进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匀、城乡差距依旧很大等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我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因此,我国必须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求发展。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快慢。那么,在此改革之际,教师该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积极发展呢?
  一、调节应试竞争氛围,鼓励青少年多方发展
  中国教育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以分为主。学生依照学习成绩被分为“好生”和“差生”;班级依综合及平均水平被分为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等;就连学校也因为升学率被划分不同级别。在如此的级别划分要求下,教育部门给学校下达指标,学校给老师分任务,老师顺势给学生施压。与此同时,社会上的种种攀比又要求学生考出好成绩。如此大的压力,使学生成为了挣分的机器。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将不仅仅局限在分数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淡化“依分数定级别”的传统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兴趣,鼓励学生依照兴趣爱好乐观发展、多元化发展。这既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需要,又是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需要。
  二、改变授课方式,加强青少年思维与操作能力的锻炼
  现今,中国的教育方式依旧是以应试教育为前提,普遍重视课本知识讲解。就拿现今的课本来说,每门课程都有目录,这节课学习完了以后下节课改学习什么知识,学生心里都很清楚。他们要做的就是提前预习,课堂学习解疑,以及课后巩固练习,并不断加强应试技能。而真正当青少年在实践操作或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时,就显得思维与能力上的欠缺。因此,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授课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围绕着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进行实用性教育和灵活性教育,另一方面,在平时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中,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动手。这样,青少年的教育才能被做活、做灵,他们的思维与操作能力才能得到逐步锻炼,培养的目的才逐渐与社会的需求一致,教育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
  三、关注青少年成长,控制调节青少年的情绪
  青春期处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其情绪往往体现出很矛盾的特点。一方面,青少年处于性格的塑造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对社会也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热情,如果此时不加以适当引导,很有可能走弯路。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很大,有时高亢强烈,充满欢乐激情,有时却近乎冷漠,让人束手无策。所以教育者应该细心关心青少年成长,关心青少年的感情变化。
  1.青少年在享受成功的体验时,都会表现出很积极很乐观的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文艺活动,让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成长,塑造健康积极的情绪。
  2.在平时的生活中,青少年难免会因一些事而愤怒、生气、烦恼。在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青少年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化消极为积极,化悲痛为力量,并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幽默成分,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分解压力烦恼的能力。
  3.青少年对社会充满着好奇,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性格形成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对人对社会有多方面的认识,培养他们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与时俱进,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类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实用性人才的基本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作用。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型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中利用各种机会开发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多举办一些科技活动及动手设计等项目类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不断挑战新事物,并不断向所接触的事物中注入有时代特色的成分,让青少年与时俱进,让青少年在以后的创业奋斗中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而游刃有余,笑傲职场,笑傲社会,笑傲生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放眼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21世纪的青少年要想在社会上站住脚,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荆棘,乘风破浪,一心向前。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能力建设,拥有一个良好的自身素质,去应对以后生活及工作中的种种挑战。“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而作为引领青少年健康积极成长的主导力量,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传道授业”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加深自身的人格魅力建设,不断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使自己的思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转化,确保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不断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明显,《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农村为44.60%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青少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早期诊断与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肌组织特征追踪成像是一种心脏磁共振(CMR)
为促进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英语教育教学新理念,在成功举办第九届“新标准杯”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的基础上,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
目的探讨儿童Nuss手术中使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临床经验及预防钢板移位效果。方法以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8年12月930例Nuss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在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与胸壁肌肉、筋膜包埋缝合固定方法的602例患儿(对照组)与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侧固定片附加钢丝固定改良方法的328例患儿(改良组)比较
气腔播散(STAS)是肺腺癌一种新的侵袭模式,与微乳头型和实体型肺腺癌关系最为密切,也与性别、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肿瘤实性成分含量等因素相关,也是影响肺腺癌病人术后
目的调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在儿童肝移植患儿中的定植与感染率,分析CRE感染的预后及高危因素。方法纳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于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接受肝移植术的患儿共152例,其中男65例,女87例,平均年龄为7个月;37例为器官捐献全肝移植,113例为活体左外叶肝移植,2例为辅助性肝移植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年至2019年6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出生体重为1 750~3 500 g,平均2 930 g;均为Ⅲ型食管闭锁;2例为十二指肠膜式闭锁,3例为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有2例首诊于外院,入院时已行开胸食管吻合手术;另3例生后即首诊于我
摘 要: 在高考改革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影响的逐渐扩大的今天,新课程理念必然会全面渗透到高考试题中。根据2010年江苏省历史高考的总的特点和历史新高考发展的趋势,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构建“点、线、面、体”复习新思维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考历史复习 思维模式 “点、线、面、体”    一、高考历史复习思维模式中“点”、“线”、“面”、“体”的内涵。  所谓的“点”,即对每一个知
面对中考物理试题题小、量多、覆盖面广,而导致的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时间紧的问题,能否提高中考前的复习效率,切实提高中考成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复习方法的优劣。传统的复习方法是按课本章节一章章地过,或按复习资料顺序逐单元过。结果教师轻松,复习效果却不好,学生负担加重。那么,如何结合校情和学情提高复习效率,从而确保复习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突破章节找相似,反复
摘要: 每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总有一些以高等数学背景立意的题目,此类题视角新颖,能力要求高,既考查考生的思维力水平和继续学习能力,又体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链接。本文以四川省2009年高考文科第16题为例,分析题目中用到的高等数学线性变换知识点,从不同角度体会其命题立意,使读者能对此类题目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线性变换 初等数学 基本概念教学    1.试题与背景  (四川高考09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