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历史与当代文艺理论中的主体性之争——重读《两种文学主体观》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着文学主体性问题展开的那场论争,按照通行的关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史的记忆,应当是肇始于1985年7月8日刘再复发表于《文汇报》上的那篇《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该文的基本看法是:“我们可以构筑一个以人为思维中心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研究系统,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学研究应当把人作为主人翁来思考,或者说,把人的主体性作为中心来思考。”①随后,刘再复又于1985年底、1986年初在《文学评论》杂志上连载刊登了他的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较为系统地阐发了他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论点和观念,并正式引爆了一场持续至1988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issue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vailing memory of the theore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rticle “On the Wen Wei Po” published by Liu Zaifu on July 8, 1985, Thinking center. “ The basic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We can build a system of research on 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history centered on human thought, that is to say, our literary studies should think of people as masters, or put people’s subjectivity As a center. “① Subsequently, Liu Zaifu published his long essay,” The Subjectivity of Literary Studies, “serially published in the literary review magazine in late 1985 and early 1986,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ing his work on literature Subjectivity ”issues and ideas, and formally detonated a until 1988
其他文献
<正>林木文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个69岁的老人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一边喝下半瓶农药。纸钱烧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他很久以前就开
渎职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公共管理职权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随着
以顾客满意为导向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是当今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课题。从顾客满意出发,在深入探索质量成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质量成本模型,将顾客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段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改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选择的意义。方法1999年1月~2004年6月,将13例(16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设为选择组,患者均已出现关节
全媒体的信息环境为新闻报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从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现状出发,提出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指出未来全媒体新闻
本研究调查了在我国留学,并学习汉语的母语为英语、俄语以及韩语的学习者对于关于关系从句的习得状况进行分析,为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将母语为汉语的非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作为对
介绍了稀土永磁电机结构特点、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代表未来电机发展方向之一的稀土永磁无铁心电机的结构及应用、控制技术以及推广面临的问题。
方程式赛车转向沉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考虑轮胎非线性侧偏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双横臂悬架主销内倾角的计算公式,确定了转向回正时残余横摆角速度与主销定位角度的数学关
我国劳务派遣已经进入了满足劳动力市场的一般需求阶段,从经济社会方面来讲,占据了愈发重要的地位。这几年间,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逐步完善,但劳务派遣用工中仍然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