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与相关学术研究的关系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b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知网数据库“学生体质”为篇名的各类文献数量变化规律和同时间段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数据及变化规律,发现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学生体质上升的“黄金十年”,但体育学界未能及时总结经验,此阶段“学生体质”类文献数量增速低于“体育”类文献平均增速;由于科研的前瞻性、敏锐性不够以及学界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有限,以至于在1995年13、14岁少年机能、耐力指标出现明显下滑之时,学界未能及时警醒并予以应对;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的学生体质最先大幅滑坡,但是直到2000年成长为大学生后才被重视,说明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体育科研参与的必要性和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深入基层不足;2002年教育界虽然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但是学生体质滑坡却在加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没有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独生子女体质滑坡在1995年初显,2000年加剧,到2010年势头都未能得到遏制,表明独生子女已成为“国民体质拐点”人群,这也拷问计划生育政策变革为何踟蹰不前。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学生体质;知网数据库;体育课程改革;学术研究;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49;G8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5-0069-06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attern of changing of the number of all sorts of literature whose titles contain “student fitness” and the pattern of changing of the data of Chines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in the same period,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1980s were the “Golden Decad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student fitness, ye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cademic circle failed to summarize experiences in a timely fashion, in this period, the speed of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in the “student fitness” category wa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speed of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ategory; due to inadequate foresight and acu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circle’s limited influence on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making, the academic circle failed to issue a warning and act accordingly in a timely fashion when the function and endurance indexes of teenagers aged 13-14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significantly in 1995; the fitness of students of the “single child” generation significantly declined first, but the situation was not regarded seriously until they became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2000, which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orker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deficiency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ers to go deep into the grass roots; although the education circle implemente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2002, the decline of student fitness accelera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 failed to achieve the goal to promot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he decline of the fitness of “single child” students started to show in 1995, and became comprehensive in 2000, but the trend of declining was not completely contained even in the year 2010, which indicates that “single child” students have become a group of people at the “national fitness inflection point” since 1982, also questions why birth control policy reform falters.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student fitness;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Integrated Database;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academic research;China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全国学生体质监测,1995年以来,学生(青少年儿童)体质处于持续滑坡状态,某些指标至今未见止跌回升[1]。政府目前非常重视国民体质健康,针对以前学校在学生体质测试中造假报假,以及新兵体质合格率下滑和肥胖率增加等现象推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教育部教体艺[2014]3号文件规定,2014年开始我国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上报测试数据随机抽测复核[2],四总部2015年联合颁发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实行军人体重强制达标,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等政策[3]。这些政策、措施出台都表明新一届政府将会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因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直接关系到当今的国防安全和国家未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科学研究日益重视,有关学生体质的文献数量增长迅速。知网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文献数据库之一,借助这一数据库,研究我国学生体质相关文献的数量变化和体质健康变化规律的内在关联性;研究报纸、期刊、研究生论文等文献对学生体质的关注程度、关注的时间节点,分析政府、社会和学界对学生体质健康关注度的关系。
  查阅有关“学生体质”研究的文献时,主要使用“学生体质”、“青少年体质”、“大学生体质”、“中学生体质”和“中小学生体质”等5类篇名,并全部视为“学生体质文献”。鉴于知网收录的是自1915年以来的期刊,自1985年以来的会议文献,自1999、2000以来的学位论文和报纸,本研究对学生体质研究文献的数量及内容进行分析时予以区分对待,即追溯2000年以前文献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期刊为准,而对2000年以后不同类别文献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则兼顾各类文献(含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和会议文献)。由于在知网检索时,同样的检索条件,不同界面的检索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故本研究对每次检索的条件都给予了说明。
  1 研究时间起始点选择的依据
  检索知网数据库发现:最早探讨我国青少年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并有确切体质数据的文献为1978年发表在《体育教学与训练》(后更名《体育师友》)上的《农村中小学生体质抽样调查》。1978年青少年体质指标分两类,分别是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和素质指标(60 m跑、800 m跑、立定跳远、立定纵跳、立卧撑30 s、引体向上(男)、俯卧撑(女))。与现在的指标分4类有所不同,测量的细化指标特别是素质指标测试内容,与现在也有较大差异。
  1979年的16省(市)学生儿童体质调研是我国第1次大规模的体质调研,其指标分类和细化指标与现在基本相似,包含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只是未纳入健康指标。1984年我国确立了涵盖健康、形态、机能、素质等沿用至今的体质健康标准,并规定了5年1次的全国性体质测量[4]。第1次全国性的体质测量始于1984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历时3年,于1986年完成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2岁学生的体质调查。因为之后5年一测,故本研究期刊文献数量的变化规律以5年跨度的总数计。为方便期刊文献数量比较,本研究比较自1980年始,2014年止,时间跨度35年。
  2 1980年以来学生体质研究期刊文献的数量和学生体质的变化
  检索知网数据库统计显示:自1980年以来,对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在2000—2004年形成“拐点”,其后10年增速加大(表1)。笔者在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统计1980年以来期刊文献,将其数量变化规律视为“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并与“学生体质”研究比较。
  鉴于“体育”类期刊文献数量远多于“学生体质”类,线形图制图时两者高度差距太大,“学生体质”类期刊文献的曲线必然非常接近横坐标且接近于直线,故本研究分别以1980—1984年期刊文献总数(60篇)和体育文献总数(4 303篇)为基数(q0),将1985—2014年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数量(q1)与之相比获得的百分数(即定基比=q1/q0×100%)建立文献增长的动态数列,以便更直观地凸显两类文献的增速差(表1)。
  1980年以来,“体育”科学研究期刊文献数量呈增长态势,也在2000—2004年期间形成增长拐点。但是相对于同时期“学生体质”研究的期刊文献增长速率,可以认为前者是“小拐点”,后者是“大拐点”,因为相对于学界2005—2009年对“体育”问题研究的环比增速翻倍来说,“学生体质”研究在此时间段环比增速达到394%,与对“体育”总体研究的期刊文献增速迅速拉开差距(表1)。
  为准确比较“学生体质”与“体育”期刊文献的总体增速是否存在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予以比较,求得Fisher的精确检验值对应的P值(见表1)。卡方检验显示,“学生体质”与“体育”期刊文献数量在1990—1994、2005—2009、2010—2014年,与上一个5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其中,1990—1994年“学生体质”期刊文献增速(负增长)低于“体育”期刊文献,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则反之,说明在各类体育研究中,1990—1994年学界对“学生体质”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而2005-2014年学界对学生体质问题的重视程度较高。
  为了解“学生体质”的文献增速与学生体质变化关系,结合1980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的变化规律与“学生体质”文献数量变化规律予以分析。1986年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2岁学生的体质调查显示:我国学生自1980年以来生长发育加速并提前,青少年儿童体质水平明显提高,与日本差距缩小,其中形态、机能发育增长速度快,素质增长速度较慢[5]。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学生体质健康又有明显提高,身高、体重明显增长,低血红蛋白等疾病检出率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明显提高,但是耐力出现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6]。数据显示,我国1980—1990年间,除视力持续下降,耐力指标后5年略有下降外,体质健康各类指标持续向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教育、体育、卫生工作得到加强,我国学生体质出现10多年持续好转。其中1980—1990年可以说是我国学生体质上升的“黄金十年”,但体育学界对这10年学生体质向好的经验总结不足。因为相对于前5年(1990—1994年)“学生体质”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出现了负增长,与体育研究文献数量的正增长背离。   图2、表2还显示,2006至2007年,有关学生体质的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报道数量连续两年基本上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其中2007年有关“学生体质”的新闻报道是2006年的近4倍。2007年有关学生体质报道出现“井喷”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又称“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实际上,由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只是提出“要在3年内使85%的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13],却未规定应为“连续一小时”,故不少中学的阳光体育“一小时”是由20 min的大课间、35 min的课外体育活动和5 min的眼保健操组合成的,不少学生根本达不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要求。因为体育课程包含准备、基本和结束3部分的结构特殊性,要使学生运动强度和密度达到要求,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阳光体育一小时”须规定为连续的一小时才合乎体育教学规律。2014年,江苏省政府要求各学校每天增加一节体育课,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14],这种直接增加体育课的办法应该能更好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总之,正是因为体育学界对学生体质滑坡的严重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积极撰文倡议、献计献策,社会、政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引起重视并切实采取行动。正是学界关注和呼吁,政府“体育课程改革”、“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2007“中央7号文件”政策才相继出台。而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后,大量体育科研工作者及时跟进,研究探讨如何落实政策措施、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办法和促进机制,如随后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大课间”的政策或研究都是围绕“增强学生体质”这一中心而展开。这说明科研工作先行,有助于政府发现问题,也说明上层设计能够为学界指明研究的重点方向,让学界为政府解决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性解决办法。
  政府、体育学界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上升阶段未能及时总结成绩、经验,对第1代独生子女的体质健康滑坡的关键拐点(1995年)未能及时警醒,直到2000年学生体质全面滑坡时才引起重视,说明政府制定政策和学界选择研究课题时敏感性、前瞻性不够;2002年全面启动的体育课程改革不但未遏制住学生体质的继续滑坡,滑坡甚至有所加速,既与学校工作只围绕考试“指挥棒”转,对有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消极执行有关,也与课程改革设计者与基层学校脱节,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师资、场地数量了解不足有关;2007年出台“阳光体育计划”和“中央7号文件”,学生体质部分指标在2007年以后还是继续滑坡,地方政府、学校对政策的执行力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江苏省率先实现的增加体育课的周课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少年强则国家强,“独生子女”成为国民体质拐点人群,并长期不能纠偏,也在拷问国家计生部门“独生子女政策”长期不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11,18(5):1-3.
  [2] 教育部. 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Z]. 2014-04-21.
  [3] 张治华,刘化迪. 四总部:实行军人体重强制达标,军体训练与认识挂钩[N]. 解放军报,2015-02-13.
  [4] 于可红,母顺碧.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研究综述[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4-16.
  [5]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报告(摘要)[J]. 人民教育,1987(3):10-11.
  [6] 本刊记者. 五部委公布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耐力有所下降,近视眼和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J]. 中国学校体育,1992(4):10-12.
  [7] 本刊记者. 一九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1996(3):41-42.
  [8] 陈善. 独生子女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 福建体育科技,2003(4):45-48.
  [9] 赵建英.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布[J]. 中国学校体育,2001(6):4-5.
  [10] 梅建. 青少年儿童1985—2005年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和对策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1):22-26.
  [11]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 中国学校体育,2006(10):6-8.
  [12]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 中国学校体育,2011(10):16-17.
  [1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 2006-12-20.
  [14] 王晶卉. 江苏小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N]. 南京晨报,2014-09-18(A06).
其他文献
颈部拉伤 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颈部、后背疼痛,通常是性生活姿势不当引起的,如头部一直顶在床头,长时间拉伸脖子等,此时要变换姿势,放松颈部。  腿部抽筋 最常见的是大腿外侧或小腿发生抽筋,可能与性生活时动作过于剧烈及肌肉过度拉伸有关。身体缺水、疲劳,甚至房間的温度过高,均可能成为诱发因素。平时应多按摩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关节扭伤 在男上位时,男性长时间支撑身体重量容易出现膝盖、肘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由此可知萝卜与姜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当然这句话说得有点夸大,不过从中医的观点看来。也具有一定的道理。  萝卜原产于中国,在古书《说文》、《尔雅》上早有出现,古称“芦菔”,又称“莱菔”。《本草纲目》说它:“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而在中医药书上记载的功效是:消谷和中,顺气化痰,有散瘀解毒、利尿止渴、化痰定喘之效。由此看来,萝
醋蛋保健 疗法漫谈(二)  王继华    醋蛋液以酿造米醋、蜂蜜、鸡蛋、大枣等们所公认的传统营养品为基础精心调配而成,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也已经得到证实。  酿造米醋中含有多种有机酸、糖类、氨基酸以及还原糖、钙、铁、锌和维生素等,其中有机酸参与人体三羧酸循环,可使体内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和顺利进行。有机酸还能使食物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所以用醋烹调佐餐既可以保持食物中营养、帮助消化,又可预防肠道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却能把历史和地理知识讲得头头是道,还写得一手好字,最让我佩服的是他自制并自拉二胡,一拉就是20年。  6岁那年,我亲眼目睹了父亲做二胡的经过。父亲先是托人从县城带回两根琴弦,又到土产购销部买来十几厘米长的蛇皮和一团尼龙钓鱼线。接着,父亲先锯了节碗口粗的毛竹,两边去掉竹节,形成空心筒状,在竹筒侧面上下钻两个1厘米的圆洞,再插上一段长50厘米、直径1.5厘米、上方下圆的木柱,
主持人: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嘉宾:  黄利锋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蔡立铿 广东省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    提出问题:网络资源如何为我所用    资源共享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教师在备课、写教案、写论文、做课件的过程中,难免要借助网络,寻找需要的素材和资源。网络的普及使我们对资源的获取更多地依赖于它,也早已习惯了从网上取得我们需要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大多数时候
培根,是位酷爱科学事业的英国哲学家。他一生中有众多成就,但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而为世人所熟悉,这位当过检察总长和大法官的哲人爱好科学研究,他曾发现热是一种运动形状。  在17世纪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培根刚从外面回到家里,就脱去外衣,急急忙忙去院子里抱回一大堆雪。亲自动手把雪满满地塞进死鸡的体内。他想好好观察一下雪的保鲜作用究竟如何,想知道冷却在保存尸体方面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可是他过于兴奋也过于
【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城市之间文化竞争的加剧,如何利用现代的视觉媒介形式进行城市的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是每一座城市进行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的顺应潮流之举。本文试图对文化符号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符号的视觉媒介传播的原则与路径进行阐述,希望对城市对外传播中文化符号的提炼与视觉化呈现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引导城市传播者真正找到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突破口与转折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瓦匠。  瓦匠本是平常的,他们与所有的农民一样,成天泡在风雨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有那样一手绝活。他们在展示这手绝活的时候,让人发现他们原来还有那样一种潇洒的气质,在他们干粗活的时候,种地、挑担、挖土,他们都是笨手笨脚的,什么气质和灵性都表现不出来,可一旦让他们施展这种技艺的时候,一个个变得那么挥洒自如,气质非凡。  有一年初夏,麦收之
柠檬汁有助排除肾结石    如果患有肾结石的人在怨老天爷,还不如泡杯柠檬汁来喝喝。最新研究显示,喝柠檬汁是有效且味道不差的一个方法,能让有着肾结石倾向的人,较慢生出新的结石。  曾经体验过肾结石痛苦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在腰际两侧那突发、剧烈的疼痛;有些患者把它比作和分娩一样痛苦。对于易于罹患肾结石的人,医师通常会开柠檬酸钾,它可以药丸或。服液的方式给药;不过,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柠檬汁中摄取天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治理大气污染成为政府一项急迫的任务。环境绩效审计是政府治理环境的重要手段,其依据环境审计标准,运用绩效审计方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做出评价,进而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环境绩效审计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绩效审计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对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