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BP)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BM患儿33例(BM组)及VM患儿46例(VM组),并选取同期脑脊液WBC正常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测定3组患儿入院第1天的脑脊液HBP、有核细胞计数(N)、单个核细胞计数(MN)、多个核细胞计数(PMN)、总蛋白(TP)、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GLU)、氯化物(CL)、乳酸脱氢酶(LD
【机 构】
:
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BP)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BM患儿33例(BM组)及VM患儿46例(VM组),并选取同期脑脊液WBC正常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测定3组患儿入院第1天的脑脊液HBP、有核细胞计数(N)、单个核细胞计数(MN)、多个核细胞计数(PMN)、总蛋白(TP)、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GLU)、氯化物(CL)、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3组患儿脑脊液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脑脊液各检测指标对BM和V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儿脑脊液HBP、N、MN、PMN、TP、ADA、GLU、CL和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脊液HBP水平与脑脊液N、MN、PMN、TP、ADA、LDH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7、0.565、0.642、0.767、0.430、0.687,均P<0.01),与GLU、CL水平均呈负相关(r=-0.647、-0.317,均P<0.01).各检测指标用于诊断BM的AUC最大为HBP(AUC=0.995),当脑脊液HBP为22.88 nmol/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1.00.各检测指标用于鉴别诊断BM和VM的AUC最大同样是HBP(AUC=0.968),当脑脊液HBP为48.38 nmol/L时,其鉴别诊断灵敏度为0.85,特异度为1.00.结论 脑脊液HBP对鉴别诊断BM和VM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在分析旅游人才需求变化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竞赛+孵化”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出以培养“新思维”和“新技术”为目标的“互联网+双创”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旅游“双创”人才的全流程培养.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目的 采用鼠胚实验(MEA)检测新建体外受精(IVF)实验室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体系是否符合辅助生殖技术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的要求,并探讨不同培养环境(O2浓度)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 利用ICR小鼠进行体内受精和IVF实验,观察不同受精方式来源的早期胚胎的受精及发育情况,并比较不同O2浓度下体内受精/IVF早期胚胎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体内受精组共获卵1387个,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6.37%、94.74%和91.72%;IVF组共获卵1345个,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
目的 评估国产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兔眼后的短期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用健康白毛黑眼兔10只,右眼为实验眼.予以全身麻醉后,植入眼行晶状体联合玻璃体切除,将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眼内视网膜上,并用视网膜钉固定.术中观察角膜是否透明、前房出血、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电极芯片的位置;分别于术后1、7 d,1、3、6个月观察角膜是否透明、前房出血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症情况),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眼底照相及B超检查评估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电极芯片与视网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