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务协作 深化对口扶贫

来源 :中国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來,江苏省南通市认真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就业扶贫决策指示,继续深化实化东西部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机制,推动人社扶贫取得积极成效。1至5月,共组织到中西部多个省份开展招聘活动11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0143个,新增输入中西部劳动力来通就业4412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2610人。
   苏陕劳务协作深入推进
   包机接工跑出“加速度”  疫情趋稳后,第一时间与汉中进行劳务对接,两地对来通务工人员实行体检、护送、接站、入职“一条龙”服务,让务工人员实现零成本就业、放心就业。针对疫情期间人员组织难、出行难、就业难叠加局面,通汉人社部门紧密协作,即时开通返岗复工“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调集两地人社部门60多名工作人员,快速摸清岗位需求、整合劳动力资源、安排包车包机接运等一系列工作。疫情期间,两地包机3架次、接运汉中籍务工人员546人,包车37辆接运758人。
   逆行招聘按下“快进键”  3月初,充分把握外地劳动力“出不去、走不远”的有限窗口期,下好企业招工“先手棋”,坚持市县、部门联动,共派出11个组70余名工作人员奔赴陕西汉中、安康、宝鸡等16个市(县、区),克服交通管控、酒店歇业等困难,深入汉中区县、乡镇开展招聘活动,主动下沉村庄社区,直接将岗位信息送户到人,成功帮助517名陕西劳动力来通就业。
   技术支撑“提速加力”  为应对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的困难,紧急完善了赴外招聘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岗位信息。让务工人员可以通过扫描南通城市宣传片中的二维码,进入系统查询岗位,登记个人信息,足不出户了解南通企业岗位需求,线上与招聘企业互动。出发前,各个工作组就与对方劳务基地积极联系对接,委托将宣传片进行推送宣传,有效保障招聘效果。稳就业政策“暖人心” 引人的关键在于用心,而留人的关键在于留心。稳就业才能促发展,也才能更好的稳收入。为了鼓励汉中贫困劳动力在南通市的企业稳岗就业,南通市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同等享受本地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保补贴、就业补贴政策共计32.26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务工人员稳岗留通的积极性。据抽样调查,汉中在通就业人员稳定稳定性提高了30%。
  
  中西部多省份协作齐头并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让企业和贫困地区务工人员走出“两难困境”,南通市加强与中西部多个省份对接,全力保用工、促就业。
   2月18日如皋市主动与曲靖对接,迅速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发展,常务副市长亲自挂帅,组织10家缺工企业奔赴云南曲靖进行劳务洽谈,达成意向1000多人,通过点对点包大巴车将427人接回企业上岗。
   3月3日南通市就管中心带队赴贵州黔南州罗甸县开展劳务协作洽谈,与罗甸县人社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直接深入斛兴街道的怀恩社区和思源社区宣传3家缺工企业信息,共带回47名务工人员。此外,南通市还与贵州遵义、铜仁、安顺、六盘水等地通过线上推送岗位信息,请人力资源公司代招等方式,招聘人员277人。
   2月25日与临夏州劳务办联系,将147名在通务工人员分批通过专机、包车等方式接回企业。3月3日,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科员王益年带队赴陇南宕昌县开展劳务对接,与宕昌县人社局签订合作协议,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转换五次交通工具先后带回务工人员78人。
   3月3日南通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沈志和主任带队赴山西长治、运城、临汾三个老劳务基地进行劳务对接,在当地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分别与人力资源公司、职业学校召开座谈会,针对当地职业院校多的特点,双方达成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劳动力资源的意向,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不对口,后期培训成本高的问题。
   2月底主动对接对口援助地区新疆伊宁县人社局,并协调包车接机,帮助13名在江苏金秋集团工作的员工及1名管理干部及时返工返岗。4月以来,南通市又积极驰援湖北省,按照“尽力尽快帮助湖北籍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与咸宁市、黄石市开展定向招聘活动,采取线上推送岗位信息、线下集中面试、统一组织体检、点对点输送到岗的方式,有组织帮助150多名湖北籍劳动力来通实现就业。
  
  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随着国外疫情影响加重,南通市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家居消费品、机械加工、汽车配套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均受到冲击,在外部需求大幅缩减、订单严重不饱和、出口呈断崖式跌幅的背景下,企业开工不足,员工就业不充分,部分企业开始放假,有的开始减员,失业风险明显加大,南通市稳就业促就业的责任更加繁重。下一步将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力保就业局势稳定。
  定期推送就业岗位信息  密切关注企业用工动向,及时采集缺工信息,鼓励缺工企业多吸纳西部贫困地区劳动力,并结合贫困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意愿,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同时,做好来通务工的组织保障工作,实施统一面试、体检、护送的劳务协作机制。
  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和指导  监测企业批量退工减员情况,组织开展对西部地区务工人员较集中企业的走访工作,掌握留通在岗人数及人员培训、参保、工资待遇等情况,引导、劝导企业尽可能不裁减西部贫困地区务工人员,协助处理好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纠纷。
  落实好稳就业相关政策  积极发挥政策效应,精准落实好稳岗返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企业招聘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有效稳岗、共渡难关。
其他文献
为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根据全省“四进一促”专项活动部署,黄山市人社局创新思路,扎实开展了一次“就业服务直通车走进黄山学院——2020年黄山市大学生就业指导空中宣讲会”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当地就业、服务基层,受到黄山学院籍高校毕业生们的欢迎。此次活动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思路创新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为保障黄山市高校毕业生特
期刊
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人社局在做好疫情期间企业复工用工保障中,开创了一系列贴近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实际的“专项”服务,开出复工“专列”、出台专项惠政、专员入企破解难题等,种种点对点、心贴心的举措,加快了企业复工复产步伐。  疫情发生以来,常州市开展全天候“线上+线下”招聘求职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万家企业参与网上招聘,发布岗位27万余个,求职人数20万人次。加强全市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与中
期刊
典型劳务品牌专题  品牌简介:“石首建筑防水工”是湖北十大劳务品牌之一。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地处鄂南湘北,素有“湘鄂门户”“鄂南明珠”之称。全市总人口67.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57万人,农业劳动力24.95万人,人均常用耕地仅0.83亩。近年来,石首市围绕建筑防水行业就业门路广、农民增收快、创业潜力大等特点,深度开发劳务经济产业,着力创建劳务经济品牌,推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务工型向
期刊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育,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浓厚氛围,年轻一代创新创业热潮逐渐形成,大学生人才也成为全县调结构、促增长的新生经济动力。   日前,在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里,23岁的章淑雨正忙着对公司产品进行拍照上传淘宝网店。作为襄阳一个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淑雨每天忙着统计发货订单、推广店铺运营、上传产品文案、在线解答顾客咨询等工作,个性化的订制产品通过网
期刊
今年以来,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精神,建立“党建+”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和就业创业、脱贫攻坚工作联系起来,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推进全市就业创业和就业扶贫工作顺利进行。截至5月末,银川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5亿元。   “党建+基础台账” 摸清就业需求  充分利用 “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系统”“宁夏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系统强
期刊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省安陆市人社局坚持战“疫”与战“贫”两手抓,坚决把完成减贫任务、防止返贫和新致贫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的首要任务,聚焦“五类”重点户,采取一户一台账、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一户一帮(包)责任分类建立管理台账,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挂牌督战,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聚焦未脱贫户    突出“兜底政策+就业+产业”脱贫   洑水镇有未脱贫户1户3人,其中因病返贫(致
期刊
“真没想到招工能这么迅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566名新员工就已经全部上岗,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呀。”一家企业的人资经理如是说。据了解,该企业复产需要大量一线工人,但受疫情影响招工进展缓慢,随即该企业依托山东省内东西劳务协作机制,向聊城市发出协助招工的函,山东省聊城市充分发挥“就业直通车”作用,迅速将招聘信息向县、乡镇、村发布出去,短时间内就为企业解决用工566人,有力保障了企业复产。   招
期刊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主城西部,是重庆教育高地,有重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等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约13万人,每年毕业生约3.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尤其是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工需求大幅缩减,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沙坪坝区人社局积极应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人社主播上场 当好政策宣讲人   推出“渝创渝新
期刊
2020年以来,广西贺州市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聚焦深贫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全面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紧盯深贫地区群众“能脱贫”   为有效攻克“土瑶”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极度贫困村的脱贫最后堡垒,贺州市人社部门多举措实施就业帮扶。   将就业技能授予深贫群众 平桂区组织
期刊
典型勞务品牌专题  品牌简介:“环滁就业超市”是皖东地区就业创业创新品牌。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已连续四年在全省考评中位居第一,带动了滁州的经济发展,站稳了第一方阵,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广袤的皖东大地上铺展出一幅幅就业创业的新画卷,环滁就业超市就是其中一个经典创新品牌。  品牌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