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宠姑息,百依百顺,这种过分溺爱使有些青少年一旦生活遇到挫折时,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针对这些现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消除这些不健康心理因素。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验证明,用音乐这门艺术学科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在学校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实施教学手段,充分地发挥音乐的审美、德育及教育等功能,让音乐以“美的使者”的身份潜入到中学生的心灵中去,来净化其心灵,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能力,为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自己的本职职责上,常规的学科教学中,怎样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乐观接受新生事物提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初中生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那么,即使他的智力再好,成功也将和他无缘。兴趣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每一个人从事各类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的乐趣,因此要做到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这一点并不是很难。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美的化身;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老师应该是爱的使者。音乐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会给学生的音乐兴趣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首先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其次,要对每个学生施以爱心,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一句话,音乐教师要用自己的身教和言教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再次我们要有认真的设计,充分利用这一个有利的因素,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认知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青春舞曲》前,先用多媒体来展示新疆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更多的从视觉上去感受新疆的美丽,然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歌曲。在创编教学环节中,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创编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做到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自信是人的自我肯定,是克服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在现今的社会里,有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的溺爱给了孩子很多负面的影响,尤其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在意志和情感上的脆弱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呈现。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主要是进行真诚的赞扬、中肯的分析,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不断鼓励学生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学生都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要多关注那些胆小、怕羞、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对于他们暂时的“失败”,我们要理解,要宽容。尽量让他们从教师鼓励的目光中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排除因“失败”而带来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让他们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教师鼓励和赞扬学生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自信,众多的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词中频显完美。因为学生的进步,往往源自于教师给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缺乏胆量,甚至感到有些自卑的学生更要关注,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集体对他们的肯定,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保持积极而平稳的心态,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在交流中感受师生真情
  在普通中学里,音乐教师不能像班主任那样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与大多数学生在一周内仅有一课时的课堂交往时间。怎样充分利用有限时间,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呢?关键是“爱”字。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爱学生,学生就会有所反应,有所表示。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会心领神会。因此,音乐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很重要。教师进入课堂时因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在学生唱错音调、歌词或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做到耐心指点或给予帮助鼓励。课堂上,音乐教师应该用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情感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欣赏课教师要引导诱发学生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贝多芬的了解,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贝多芬的生平、作品以及在音乐史上的贡献等相结合,使学生对贝多芬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的性格所敬佩,被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和平、博爱”感染,被他宽广的胸怀所感动。在一种相互的情感引导下,师生之间温馨交流的过程中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在这种交流的平台上学会沟通,走出精神困境。
  四、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普通音乐教育不只是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是育人。音乐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功能。据统计,世界各大领域的1000位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创造灵感。音乐教育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学生可以从反映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中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或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中了解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等。通过音乐锻造的艺术形象,展开的故事情节,从而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及情感的体验,并将这一类体验上升为理想的道德判断。我们如果能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以外的“弦外之音”,那才是成功的教育。
  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魅力
  好的教材、好的作品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教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提高心理素质。有魅力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人格上的魅力,其次是要具备学识上的魅力,这样的教师,才是幸福的魅力教师。音乐教师是以美好的音乐形象去感化、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是用音乐特有的教育功能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真心诚意地与他们平等交往和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为人师者,要用高尚的人品、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感染学生,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才是最有魅力的教师。教师还应让睿智与学识并存。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严格的要求。音乐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初中学生这一阶段性的心理特点,再有效地利用新教材,结合各种科学的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使他们都成为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逐步完善的心理素质的人,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其他文献
美国USF磨粒开发公司的vaqua湿喷丸机是专门为“最现代”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处理而开发的。该工艺提高叶片在制造时的疲劳强度,也可在定期维修时将疲劳性能恢复到满足制造商
众所周知,我国土地资源辽阔且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对我国的土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所以对土地进行整治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这不仅在我国战略转型
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材料学部基金课题、科学院和化学所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董金勇的课题组经过通力合作,在高分子仿生
为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指针式仪表读数,采用机器视觉技术,结合减影法和Hough变换法对仪表读数进行智能识别。对指针式仪表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化、形态学处理和边缘检测预处理;利
乡村工匠将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农村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对策: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就业
在装饰性和PCB电镀中,酸性光亮镀的阳极最佳含磷量为0.035-0.070%,磷化铜(Cu3P)黑膜的生成对于阳极性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猪伪狂犬病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妊娠母猪和仔猪的危害性比较大,许多成年猪没有临床症状。妊娠母猪在染病后会出现流产、死胎的情况,而且仔猪的发病死亡率比较高,在养殖过程
河蟹微孢子虫病严重影响河蟹产量,以下将针对河蟹微孢子虫病的病症、诊断、病因以及预防四方面内容进行着重论述,并结合对河蟹微孢子虫感染研究数据分析,其在养殖期间,影响河
第八届全国发明展部分项目介绍溴氟菊酯溴氟菊酯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新农药,是我国获得专利的结构完全新型拟除虫菊酯品种,它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