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枢敏化和和外周敏化在瑞芬太尼诱发炎性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1只,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7):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枢敏化和和外周敏化在瑞芬太尼诱发炎性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1只,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7):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1组)和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2组),3组均采用左侧跖底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100 μl的方法制备大鼠炎性痛模型.R1组和R2组于造模前5 min至造模后25 min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30 μg·kg-1·min-1,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 h、3 h、1~7 d时测定双侧机械缩足阈值(PWT);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 h、4 h、1~7 d时测定双侧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 h,4 h、1~7 d时测定左侧后爪跖底的厚度.结果 与C组比较,R1组和R2组在造模后1 d时双侧PWT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组在造模后2、4~7 d时右侧PWT降低(P<0.05);3组间双侧PWL和左侧后爪跖底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枢敏化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炎性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和维持,而外周敏化未参与.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 LA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HBV P区基因突变模式及基因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7例临床诊断为LAM耐药
目的 探讨大鼠真菌性角膜溃疡和细菌性角膜溃疡中P物质(sP)的表达变化过程与差异,以及其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 探讨凸轮型(Cam型)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患者股骨头颈比例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异,并对测量方法及此结论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探讨FA
目的 探讨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视频脑电、脑磁图定位致痫灶、功能区,手术中联合应用立体定向引导、术中B超、术中皮质电刺激等技术治疗继发癫痫的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H19-7/IGF-IR神经细胞在无酚红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72h后,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染料木素、
目的 探讨股动脉插管暂时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股动脉插管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治疗的23例骨盆骨折大出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观察阿司匹林对hs-CRP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81例,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血栓性脑梗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观察胸腺肽α1干预的效果.方法 测定6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和34例老年肺炎非重症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将66例老
目的 观察低砷饮水人群血管内皮损伤早期效应标志物的改变。方法 在江苏省盱眙县沿河村,选择90名当地居住1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家庭饮水含砷量将其分为3组,即< 10
磺胺米隆又名甲磺灭脓,是对位氨甲基磺胺药物,因此其抗菌作用不受脓液和坏死组织的影响,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破伤风杆菌有效,能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中,并能促进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