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特色分析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建筑已经日趋现代化,并不再是传统的建筑古迹。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潮汕居民建筑也已经渐渐地被现代化所取代。笔者针对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从现存的潮汕居民传统建筑中真切地感受到潮汕历史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潮汕民居 建筑文化 特色
  潮汕位于广东省,潮汕民居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还有着美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但可惜的是这段历史还没有得到重视,就已经随着时代的改革渐渐流逝在历史的洪流当中[1]。潮汕居民建筑可以说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因为它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色,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成为不少专家名流眼中的瑰宝,因此受到很多风流雅士的青睐。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多姿多彩
  潮汕民居建筑的格式和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相似,平面布局是严谨的,主要是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其每一个是单体独立的,或是多单元组合的。但是细分潮汕民居建筑的时候,类型众多,最基本的就是“下山虎”“四点金”,在潮汕民居建筑中,大型民居都是以“下山虎”或是“四点金”作为基础横向,或者是纵向扩大其民居的规模,被潮汕人民称之为“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并且潮汕民居的外部轮廓保留得十分规整,一般为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2]。在潮汕的一些地区,或者是乡镇,有一种狭长的平民居室,被称为“竹竿厝”。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被潮汕人民称之为“寨”,同时“寨”是清代潮汕地区军事化的产物。在潮汕,有一种集居式住宅被称为“图库”,“图库”从平面上看可以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的方式可以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汕地区,富贵人家所建的通常都是“四点金”,往往配有祖祠;潮汕乡村建筑普遍使用的是“下山虎”;而大宗大户,或者是富贵显达之家使用的是“四马拖车”。“下山虎”也可以称之为“爬狮”,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合而成的;“四点金”指的就是以前厅到天井再到后厅为中轴线,前后厅、东西两旁各有一房,并且占据着整座建筑的四个角,故称“四点金”。“四点金”相当于北京的四合院,都属于明朝京都的建筑风格;“三座落”有一个雅称就是“百凤朝阳”,而规模比较宏大的被称为“八厅相向”,都是由两座“四点金”纵向合并而成的,平面系中轴线对称布局;“四马拖车”也被称为“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属于一种大型复合单元,也是“四点金”扩充合并而成的。“竹竿厝”的特色是布局狭长,客厅、住房都排成狭长的一列,组合位置也没有特定的规则,与广府民居的“竹竿屋”类似。
  二、建筑材料
  早期的潮汕贫民民居多为草寮,是用木头、草组合成墙体的茅屋,或者是夯土。潮汕地区的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采用的是贝灰以及石材。在北宋的时候,潮汕民居就是开始烧制贝壳灰,贝壳为主的三合土版筑最为盛行,不仅被应用到房屋的建筑、高塔上,而且还经常被使用到堤防的加固上面。石材不仅被应用到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台阶、井圈上,而且还应用到石牌桥、石塔等大型建筑物上,并且在潮州城内,太平路上就有四十多座石牌坊。
  三、装饰特色
  潮汕民居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装饰,门楼、屋面以及厅堂是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潮汕民居装饰材质众多,其中包括:木雕、石雕、壁画等,其中最受人们青睐,并且独具特色的是潮汕的雕工。潮汕民居保留了有关于彩绘的类型和制度,一般都是以梁枋为主。枋被分为三部分,中间的堵仁是整个枋的三分之一,同时也占据枋的重要位置,给里面画画,题材不限,手法各异,其中包括:水墨彩绘、黑地泥金漆画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工艺,使得潮汕民居丰富多彩、金碧辉煌。潮汕民居内部的装饰有木雕、石雕等,再搭配上嵌瓷等,从而使得潮汕民居美轮美奂。潮汕民居建筑装饰博大精深,并且种类繁多。例如,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种类。五星脊饰、山墙、屋檐等都是使用瓷来进行镶嵌。嵌瓷是潮汕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指的就是使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山墙、屋檐等一些主要部位镶嵌出各种具有立体感的图像。例如,花草、鸟兽、虫鱼,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并且这些嵌瓷的造型十分传神,有的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当然,除了嵌瓷,潮汕民居还有雕刻,指的就是在建筑物的木质结构雕刻出图画,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富有美感。
  四、结语
  潮汕民居的建筑基本都是朝南偏东,主要以南为主。这么做的目的不仅在冬天可以抵挡严寒的北风,而且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吹着凉爽的南风。潮汕居民还有在家里种树的习惯,被潮汕居民称之为“镇宅树”,镇宅树多是以龙眼,或者是番石榴为主,这里龙眼又被称为桂圆,有着团团圆圆之意;番石榴有着早生贵子、多生贵子的意思。
  参考文献:
  [1]潘莹,卓晓岚. 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14(03).
  [2]赵美婷,王敏. 华侨建筑形态与宗族意义场所的重构——陈慈黉故居的建筑地理学研究[J].热带地理,2016(02).
  (作者简介:褚成阳,男,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研究)(责任编辑 王芳)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市里的读书会组建了一个普通话培训班,请来了很多专业的老师义务为大家培训,地点则选在了沔阳小学。在培训的课堂上,好几次老师叫人发言,我都很积极地在参与,尽管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顺溜。培训的现场有来自全市各个行业的朗诵爱好者,还有沔阳小学的老师们,其中就有一位是我初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别老师,她还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我看到她的时候,她也看到了我,大家都会心地笑了笑,她对我说:“我当年教
暗恋  冬天刚刚过去  收藏的雪  可以煮一壶水  将我年轻的恣意  浸泡成茶  我的思绪  在春天的原野上奔跑  可我只是与你对座举杯  我镇定得近乎勇敢  让你以为  我很遥远  躲避  躲进山里  是想远离一件  尘嚣旧事  躲得开  旧事的皮毛  躲不开  旧事的暖意  山中太凉  敌不过那人赠送的  滚烫难耐的红衣  守望  我在庙里守望着我的爱情  我的爱情  像后院的井水一样甘冽  
期刊
项羽手植槐  项羽故里,一棵项羽手植槐高耸入云  高大威武如项羽  只不过,项羽倒下了2300年  而这棵树一直站立到了今天  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沧桑  还有凄美的爱情故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风从远处走来  歌声从树上飘过  一直飘向遥远的楚国  大雁飞过  从唐诗里飞出的一群大雁  似乎只停留记忆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看不到雁群飞过已多年  今日再次看到
期刊
席慕蓉说过:“心情好像一种很柔软的东西,经常因为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或是人世间的阴晴冷暖,剧烈波动着,蛛丝般震颤飘荡,无所依傍。”  我与作者有同感。情绪波动时,便有看尽人世冷暖的感叹,本能地想要逃避世界。对待生活,愈发感到迷茫,这时候,就开始思索。越长大越容易感到孤单,时常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喜欢探究新事新物的本质,也喜欢回忆。喜欢独自一人待在安静的地方,随着思绪漫无目的地飘荡,飘至远方。
时光并不会把所有的记忆都拨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不是每一段记忆都会渐行渐远,淡出脑海。当它被流逝的时光打磨掉了细密的枝节,模糊掉了精确的繁琐,当它被涓涓不绝的情感增添了深深浅浅的色彩、明明暗暗的光影,它就被赐予了另一种美——写意、印象,人如此,事如此,景象也如此,像一幅精心创作过的画,静静地悬挂在心的客厅里,默默澎湃,滋养我的心灵。  我爱旅行,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到处走,妈妈跟我说,旅行的意
在2001年的赤口村,天空很干净,池水很清澈,日子简朴而平淡。  那天是大年初四,天气很明朗,村里还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春儿准备去村后找好朋友玩,在走过石头妈家窗户的时候,听到了石头妈的声音。  石头妈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春儿对她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她一个人住在背阳的房子里,老伴则很早就去世了,儿子石头常年在外面打工,很少回来。  石头妈家有个新奇的东西——蜂桶。  据说早些年她和老伴去砍柴的时候
题记:喝嘉陵江水长大的我,唱首歌,给我的嘉陵江。  童年的岸  脚一伸,岸摇摆不定  那时不需要防洪堤  我把我裸身  交给夏日的午后  童贞玩下半身  让阳光在我的根上点水  做初春的游戏  浪在我的上半身听风声  细品柳腰摆渡的诗韵  说些似懂非懂的词汇  想一条鱼游近我  密谈鱼跃龙门的捷径  讲娃娃鱼在水的心情  演绎童话的精深  岸牵着我的童年  蹒跚过沙滩湿润的梦境  吹过的风,路过的
期刊
虎皮鹦鹉个头只有麻雀大小,名字叫得威武是因为它的羽毛纹路色泽很像壮美傲人的老虎皮毛。这种以高贵的蓝颜、生动的绿彩为本色的飞禽确是鸟中尤物。个中还有羽翼花纹似云朵的谓云斑鹦鹉,又有白化或黄化的称珍珠鹦鹉、蛋白鹦鹉……虎皮鹦鹉又名娇凤,溢美之名多矣,皆因小精怪长相太抢眼夺目,美得令衣冠楚楚的人类自惭形秽。那小东西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却害得多少精心打扮的美女自叹弗如而黯然神伤。  我这么夸奖虎皮鹦鹉,不
一座古城有多少记忆,匆匆过客来者不详,往者不向。而城里的人自知其味,城外的人望城兴叹。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我与一座古驿的相遇就是如此短暂,它是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旅途中的一景。虽说目睹多少回了,但那光影之间的相遇,仍引我期待。每次我都贪婪地向窗外张望,希望透过厚厚的玻璃,窥见过去,触摸历史。古驿是古人旅途中的家,是家的期盼、家的象征。与古人相比,同是
凌晨一点钟,窗外仍是一片片明亮,霓虹灯、路灯、彻夜做生意的商店灯以及各栋楼里露出的灯光,一直闪亮着,不知要照亮什么东西。偶尔尖锐的喇叭声也来凑个热闹,硬生生钻进每一个可以到达的角落,甚至远处还隐隐约约传来人的笑声吆喝声。似乎每个繁华的城市都一样,夜里不开灯、不出声就没法证明有人气儿一般,扰得人分外头痛。  翻来覆去都有莫名的声音不停在耳边绕,一睁眼又有白色的光,李凌气愤地踢开被子,也不开灯,光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