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FNAB)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浅表淋巴结组织FNAB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以术后石蜡病理切片结果为最终标准,对以上两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40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FNAB的正确诊断率为45%(18/40),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7.5%(31/4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22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被FNAB诊断为“可疑阳性”、“取材不够”及“淋巴结炎”者中17例显示端粒酶
其他文献
由于生物学的学科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就生物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可靠性的有力保障。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通过论文可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也便于查阅者的了解、评价和引用。因此,在论文中要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要打破以往教师机械讲解、幼儿死记硬背的状况,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采